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946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弹性端子、以及一导接端子;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部、以及一与容置部相通而位于绝缘本体表面上的穿孔,而弹性端子与导接端子则设于容置部内,弹性端子包含一接触件、一弹性件、以及一以包覆射出而结合于接触件与弹性件间的阻隔件。以阻隔于接触件与弹性件之间,导接端子与接触件作电性接触;其中,弹性件抵顶阻隔件令接触件突出于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一种连接器有关,尤指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按,伸缩端子通常设置在电子产品内的电池安装空间、电源安装空间或电子组件安装空间的一侧,主要用以电性连接电池或电源供应单元等,用以提供电子产品电能;或者用以电性连接电子组件,用以传递高频信号给电子产品。而习知的伸缩端子,主要包括一套筒、一顶针及一弹簧,套筒为绝缘材料所制成的组件,顶针与弹簧则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组件,且顶针滑接于套筒,弹簧安装在套筒内且抵顶顶针,以令电池、电源供应单元或电子组件够通过压接顶针,而与顶针及弹簧形成一导电通路,令电池、电源供应单元或电子组件内的电能或信号能够通过导电通路传递给电子产品。惟,习知的伸缩端子仍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弹簧为一螺旋弹簧且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组件,所以会和顶针导通,因此电池、电源供应单元或电子组件的电能或信号通过弹簧时会发生电感效应,使之传递高频电能或高频信号时,会因受电感效应的影响而导致传递效果不佳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其可避免产生电感效应,进而能够适用于高频信号或高频电能的传递上,且具有良好的传递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内具有一容置部、以及一与该容置部相通而位于该绝缘本体表面上的穿孔; 一弹性端子,设于该容置部内,并包含一接触件、一弹性件、以及一以包覆射出而结合于该接触件与该弹性件间的阻隔件,以阻隔于该接触件与该弹性件之间;以及一导接端子,设于该容置部内,与该接触件作电性接触; 其中,该弹性件抵顶该阻隔件令该接触件突出于该穿孔。进一步地,其中该容置部区分为一第一容置槽与一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对应该穿孔,而所述第二容置槽则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一侧,且该弹性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该导接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进一步地,其中该接触件包含一结合部、一突出于该结合部上的接触部、以及一形成于该结合部一侧的滑接部,所述滑接部即与该导接端子作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件包含一弹性部、一形成于该弹性部一端的结合端、以及一形成于该弹性部另一端的抵持端。进一步地,其中该抵持端上结合一固定座,以结合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部而定位。进一步地,其中该阻隔件即包覆射出而结合于该结合部与该结合端间。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触件与该弹性件为下料方式成型。进一步地,其中该导接端子包含一导接部,且所述导接部接触于该滑接部而作电性接触。进一步地,其中该导接端子更包含一固定部,所述导接部即由所述固定部一端延伸,且所述固定部嵌固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进一步地,其中该导接端子更包含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由所述固定部另一端延伸。本专利技术可避免产生电感效应,进而能够适用于高频信号或高频电能的传递上,且具有良好的传递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绝缘本体 I 对应面 10容置部 11 第一容置槽110第二容置槽111 穿孔12 弹性端子 2 接触件 20结合部 200 接触部 201滑接部 202 弹性件 21弹性部 210 结合211抵持212 阻隔件 22固定座 23 导接端子 3 固定部 30导接部 31 焊接部 32 对接端 4 电路板 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立体组合示意图及组合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一绝缘本体1、至少一弹性端子2、以及相对应该弹性端子2数量的导接端子3 ;其中: 该绝缘本体I为绝缘材质制成,用以供上述弹性端子2与导接端子3组设于其上。而在本专利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I具有一用以与对接端4 (即如图4所示)相面对的对应面10,而该绝缘本体I内则具有一中空的容置部11、以及一与该容置部11相通的穿孔12,所述穿孔12位于绝缘本体I的表面(即前述对应面10)上。另,所述容置部11可更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容置槽110与一第二容置槽111,其中的第一容置槽110对应所述穿孔12,而第二容置槽111则位于第一容置槽110 —侧,并邻近于绝缘本体I的一外侧内。该弹性端子2设于上述绝缘本体I的容置部11内,并包含一接触件20、一弹性件21、以及一以包覆射出而结合于该接触件20与该弹性件21间的阻隔件22,以阻隔于该接触件20与该弹性件21之间。而在本专利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该接触件20与弹性件21可通过下料方式成型,且该接触件20包含一结合部200、一突出于该结合部上的接触部201、以及一形成于该结合部200 —侧供作电性接触的滑接部202,而当接触件20位于上述容置部11内时,结合部200与滑接部202即位于上述第一容置槽110内,并可于第一容置槽110内随着弹性件21作往复的位移,以供该弹性件21抵顶该阻隔件22而始得令该接触件20突出于绝缘本体I的穿孔12。承上所述,该弹性件21又可包含一可呈S形的弹性部210、一形成于该弹性部210一端的结合端211、以及一形成于该弹性部210另一端的抵持端212,而该阻隔件22即以包覆射出的成型方式结合于该接触件20的结合部200与该弹性件21的结合端211间,以此避免接触件20与弹性件21因相接触而作电性导通,尤其该弹性件21亦采下料成型的方式,而可供下料的材质通常为金属,即具有导电性的材料等。此外,为便于弹性件21的定位,可于该弹性件21的抵持端212上结合一固定座23,以结合于第一容置槽110底部作定位。该导接端子3设于上述绝缘本体I的容置部11内,以与上述弹性端子2的接触件20作电性接触。而在本专利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导接端子3位于上述第二容置槽111内,并可包含一固定部30、一由固定部30 —端延伸的导接部31、以及一由固定部30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32,其中的固定部30用以供导接端子3能嵌固于第二容置槽111内,而使导接部31能朝向接触件20的滑接部202延伸并接触于滑接部202作电性接触,焊接部32则因邻近绝缘本体I的一外侧而由其底部延伸而出,以供焊接于一电路板5 (即如图4所示)上。是以,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据此,如图4所示,当对接端4欲作电性连接时,其触压于弹性端子2的接触件20上,也就是与接触件20的接触部201相接触而作电性导通;此时,接触件20因受对接端4的触压而于第一容置槽110内向下作位移,其虽对弹性端子2的弹性件21施压,但由于接触件20与该弹性件21间仍由阻隔件22作阻隔,因此在前述的电性导通上并不会通过该弹性件21,而仅会通过一侧的导接端子3作电性导通,且由于此电性导电的路径较短且直接,故可避免产生电感效应,进而能够适用于高频信号或高频电能的传递上,且具有良好的传递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内具有一容置部、以及一与该容置部相通而位于该绝缘本体表面上的穿孔;一弹性端子,设于该容置部内,并包含一接触件、一弹性件、以及一以包覆射出而结合于该接触件与该弹性件间的阻隔件,以阻隔于该接触件与该弹性件之间;以及一导接端子,设于该容置部内,与该接触件作电性接触;其中,该弹性件抵顶该阻隔件令该接触件突出于该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吾李星佑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