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80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包括滤波器腔体以及筒夹,滤波器腔体的左端设置有顶杆,顶杆内嵌与滤波器腔体内部,筒夹设置在滤波器腔体的两侧,滤波器腔体与筒夹之间相互接触,筒夹的具体型号为ER20‑10,筒夹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活塞与筒夹之间相互接触,筒夹的左侧设置有垫片,垫片的左侧设置有副弹簧柱,副弹簧柱平行设置,垫片的左侧设置有前端盖,垫片以及副弹簧柱均设置在前端盖的内侧,前端盖设置在滤波器腔体的两侧,前端盖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盖板,加工设备加工时更加方便,良品率大大提高,使用这种方法较为方便,效率大大提高,组装更换快捷方便,稳定性优良,此外价格优,可广泛运用于各种压铸和型材类加工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
,具体为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
技术介绍
2014年依据市场对通讯基站小体积高功率的要求行业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当时由于市场需求量有限导致市场可使用资源非常有限;在当时的市场背景下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但是由于腔体壁薄和筋位窄,这就给压铸带来极大的困难,现有的通讯铝合金滤波器腔体,要么是腔体重,要么是带散热齿,在成型后的散热效率低,本身制造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要么就是做挤压型材,整体工序繁多,成本太高。所以,如何设计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通讯铝合金滤波器腔体,要么是腔体重,要么是带散热齿,在成型后的散热效率低,本身制造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要么就是做挤压型材,整体工序繁多,成本太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包括滤波器腔体以及筒夹,所述滤波器腔体的左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内嵌与所述滤波器腔体内部,所述筒夹设置在所述滤波器腔体的两侧,所述滤波器腔体与所述筒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包括滤波器腔体(17)以及筒夹(7),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左端设置有顶杆(1),所述顶杆(1)内嵌与所述滤波器腔体(17)内部,所述筒夹(7)设置在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两侧,所述滤波器腔体(17)与所述筒夹(7)之间相互接触,所述筒夹(7)的外侧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4)与所述筒夹(7)之间相互接触,所述筒夹(7)的左侧设置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的厚度为3mm,所述垫片(12)的左侧设置有副弹簧柱(13),所述副弹簧柱(13)平行设置,所述垫片(12)的左侧设置有前端盖(2),所述垫片(12)以及所述副弹簧柱(13)均设置在所述前...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包括滤波器腔体(17)以及筒夹(7),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左端设置有顶杆(1),所述顶杆(1)内嵌与所述滤波器腔体(17)内部,所述筒夹(7)设置在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两侧,所述滤波器腔体(17)与所述筒夹(7)之间相互接触,所述筒夹(7)的外侧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4)与所述筒夹(7)之间相互接触,所述筒夹(7)的左侧设置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的厚度为3mm,所述垫片(12)的左侧设置有副弹簧柱(13),所述副弹簧柱(13)平行设置,所述垫片(12)的左侧设置有前端盖(2),所述垫片(12)以及所述副弹簧柱(13)均设置在所述前端盖(2)的内侧,所述前端盖(2)设置在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两侧,所述前端盖(2)与所述筒夹(7)之间通过垫片(12)相接触,所述前端盖(2)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盖板(16),所述滤波器腔体(17)的右侧设置有主弹簧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式多通道滤波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永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