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856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及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光栅和法布里‑珀罗F‑P腔,电子束在二者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金属光栅的表面激发出SSP,通过SSP与自由电子束注‑波互作用实现SSP的放大,功率流到达F‑P腔的一个反射镜时,部分功率流会被反射回到F‑P腔中,继续注‑波互作用,剩余部分功率流从F‑P腔与金属光栅的空隙输出,通过再生放大机制,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F‑P腔有效地延长了互作用距离,能够在较短的互作用电路上获得较高的互作用效率,特别是电子束电流较弱的片上太赫兹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有效,不仅仅能够用于太赫兹器件中,也能够用于其他的基于自由电子束的真空电子器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电子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自由电子束与周期结构表面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poofsurfaceplasmon,SSP)产生太赫兹辐射源是最近几年来一直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这种机制的互作用效率较低,如何提供互作用效率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目前,提高自由电子束与SSP互作用效率的方法大致方法分为以下几类:一、群聚电子束,相比连续电子束而言,群聚电子束与SSP更易获得高效的互作用,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超辐射。二、增加电子束通道的电场强度。互作用效率与互作用区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改变结构,如双栅等结构可以将增加电子束通道区域的电场而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三、增加电子束的电流密度,互作用效率与电子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提高电流密度可以获得高效的互作用;四、延长互作用电路长度,电子束与SSP的互作用距离越长,能量交换就越多,互作用效率就越高。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办法,如多注电子束互作用等结构也可以增加互作用效率。但这些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包括:金属光栅和法布里‑珀罗F‑P腔;其中,在金属光栅之上设置法布里‑珀罗F‑P腔;所述F‑P腔与金属光栅之间的空隙为g,小于SSP垂直于金属光栅方向的衰减距离,大于等于电子束的宽度;所述金属光栅的单位周期长度为p,金属宽度为a,槽深为h;法布里‑珀罗F‑P腔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长度为Lc;电子束在F‑P腔与金属光栅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金属光栅的表面激发出SSP,电子束的工作电压为U,电流为I;根据金属光栅的单位周期长度、金属宽度和槽深,得到金属光栅的色散线,并得到色散线的中点对应的波失和频率,位于色散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腔加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包括:金属光栅和法布里-珀罗F-P腔;其中,在金属光栅之上设置法布里-珀罗F-P腔;所述F-P腔与金属光栅之间的空隙为g,小于SSP垂直于金属光栅方向的衰减距离,大于等于电子束的宽度;所述金属光栅的单位周期长度为p,金属宽度为a,槽深为h;法布里-珀罗F-P腔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长度为Lc;电子束在F-P腔与金属光栅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金属光栅的表面激发出SSP,电子束的工作电压为U,电流为I;根据金属光栅的单位周期长度、金属宽度和槽深,得到金属光栅的色散线,并得到色散线的中点对应的波失和频率,位于色散线的中点以前的区域为前向波区,位于色散线的中点以后的区域为返向波区;根据电子束的工作电压得到电子束的色散线;电子束的色散线与金属光栅的色散线的交点为互作用点,互作用点所对应的频率即为SSP的频率;通过调节电子束的工作电压,调节电子束的色散线的斜率,从而调整电子束的色散线与金属光栅的色散线的交点,调整互作用点位于前向波区或者返向波区,如果互作用点在前向波区,SSP处于前向波模式时,电子束与SSP满足互作用条件,如果互作用点在返向波区,SSP处于返向波模式时,电子束与SSP满足互作用条件;电子束以第一方向,从第一反射镜端在F-P腔与金属光栅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金属光栅的表面激发出SSP;当调节电子束的工作电压使得互作用点位于返向波区时,此时SSP的功率流与SSP的传播方向相反以第二方向传播,SSP处于返向波模式,SSP与电子束进行注-波互作用,在功率流传播的过程中功率流不断的增加,当功率流传播到第一反射镜时,受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之后继续以第一方向传播,此时功率流的方向反向,SSP处于前向波模式,由于在前向波模式中电子束与SSP不满足互作用条件,因此功率流的幅值相对稳定,当功率流到达第二反射镜时,部分功率流会被反射回到F-P腔中,重新参与下一轮的注-波互作用,剩余部分功率流从F-P腔与金属光栅的空隙输出,在第二反射镜产生一个太赫兹脉冲包络,这样一次来往的反射过程为一个回合,功率流在F-P腔中经历相同的多次来回反射过程,每当功率流到达第二反射镜时,都会产生一个脉冲,这些输出的脉冲形成一个脉冲序列;当调节电子束的工作电压使得互作用点位于前向波区时,此时SSP的功率流与SSP的传播方向相同以第一方向传播,SSP为前向波模式,SSP与电子束进行注-波互作用,在功率流传播的过程中功率流不断的增加,当功率流传播到第二反射镜时,部分功率流会被反射回到F-P腔中,重新参与下一轮的注-波互作用,剩余部分功率流从F-P腔与金属光栅的空隙输出,在第二反射镜产生一个太赫兹脉冲包络,反射回F-P腔的功率流继续以第二方向传播,此时功率流的方向反向,SSP处于返向波模式,由于在返向波模式中电子束与SSP不满足互作用条件,因此功率流的幅值相对稳定,当功率流到达第一反射镜时,被反射以第一方向传播,这样一次来往的反射过程为一个回合,功率流在F-P腔中经历相同的多次来回反射过程,每当功率流到达第一反射镜时,都会产生一个脉冲,这些输出的脉冲形成一个脉冲序列;脉冲序列的周期由工作电压与F-P腔的长度调节;从而通过SSP与电子束注-波互作用获得SSP的放大的再生放大机制,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光栅的色散线方程为:其中,为SSP的n次谐波沿传播方向的波矢,β0为SSP的0次谐波的传播波矢,k=2πf/c为自由空间波矢,c是光速,f为频率,通过解上述色散线方程,得到色散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的色散线由以下公式获得:ω=2πf=veβ其中,ve为电子束的速度;β为电子束的传播波矢,f为频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其特征在于,S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朝海朱娟峰包路遥刘濮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