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565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挡板;挡板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操作台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第一L形板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第一L形板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推杆;第三电推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四根第一圆管;四根第一圆管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测量箱,解决了现有的轴承采用手工对轴承内圈检测问题;通过设置电推杆,解决了现有的手工检测还需要检测人员搬动轴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轴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滚动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其中径向接触轴承为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为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轴向接触轴承为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为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轴承。目前,对轴承内径检测一般采用手工对轴承内圈检测,手工检测有着明显的缺点,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对于轴承精度较高领域,测量误差较大会导致轴承安装失败;手工检测还需要检测人员搬动轴承,同时手工检测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测量箱,解决了现有的轴承采用手工对轴承内圈检测问题;通过设置电推杆,解决了现有的手工检测还需要检测人员搬动轴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包括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挡板(2);所述挡板(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3);所述第一电推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4);所述操作台(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5)和第二L形板(6);所述第一L形板(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推杆(7);所述第二电推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8);所述第一L形板(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推杆(9);所述第三电推杆(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圆管(10);若干所述第一圆管(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1);所述第二L形板(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挡板(2);所述挡板(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3);所述第一电推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4);所述操作台(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5)和第二L形板(6);所述第一L形板(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推杆(7);所述第二电推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8);所述第一L形板(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推杆(9);所述第三电推杆(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圆管(10);若干所述第一圆管(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1);所述第二L形板(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推杆(12);所述第四电推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推板(13);所述第二L形板(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电推杆(14);所述第五电推杆(1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测量箱(15);所述操作台(1)一表面开有若干测量槽(16);若干所述测量槽(16)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圆管(17);若干所述第二圆管(17)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片(18);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通过固定架(19)固定连接有若干第六电推杆(20);若干所述第六电推杆(2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盘(21);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舍有水
申请(专利权)人:常山县康乐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