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及具有该卡箍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一种卡箍及具有该卡箍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上很多零部件间采用管路连接结构,为保证管路间连接的密封性和可靠性,一般设计橡胶软管与PP硬管或者金属管的配合结构。通常橡胶软管的内径小于PP硬管和金属管的外径,PP硬管或者金属管插接在橡胶软管内与橡胶软管形成过盈配合。此外,为了保证橡胶软管与PP硬管或者金属管的连接可靠性,在橡胶软管的外侧还需要设置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箍及具有该卡箍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保证管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卡箍,包括本体和锁紧部件,所述本体的两端通过所述锁紧部件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限位孔。优选地,所述限位孔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限位孔为腰形孔。优选地,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U形孔和第二U形孔,所述第一U形孔与所述第二U形孔通过第一过渡孔连通,所述第二条形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U形孔和第四U形孔,所述第三U形孔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锁紧部件(2),所述本体(1)的两端通过所述锁紧部件(2)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限位孔(3);所述限位孔(3)包括第一条形孔(4)和第二条形孔(5),所述第一条形孔(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U形孔(6)和第二U形孔(7),所述第一U形孔(6)与所述第二U形孔(7)通过第一过渡孔连通,所述第二条形孔(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U形孔(8)和第四U形孔(9),所述第三U形孔(8)与所述第四U形孔(9)通过第二过渡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锁紧部件(2),所述本体(1)的两端通过所述锁紧部件(2)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限位孔(3);所述限位孔(3)包括第一条形孔(4)和第二条形孔(5),所述第一条形孔(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U形孔(6)和第二U形孔(7),所述第一U形孔(6)与所述第二U形孔(7)通过第一过渡孔连通,所述第二条形孔(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U形孔(8)和第四U形孔(9),所述第三U形孔(8)与所述第四U形孔(9)通过第二过渡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为腰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孔(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U形孔(7)的宽度,所述第三U形孔(8)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U形孔(9)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孔(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U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许郭民,丁吉民,左炜晨,胡光辉,何竹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