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769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包括尺身、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圆柱块、受力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尺身为等腰三角形片状,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尺身的其中一腰的侧面的两端,两个圆柱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正中央表面,受力片架设在两个圆柱块上,受力片和尺身之间的间隙填充软质塑料;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分别和信号处理装置相接。还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传统检测手段不足,测量精度高,消除人工观察等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属于电梯安全检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出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电梯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有些事故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恐慌。如何确保电梯的安全,满足人们对安全出行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检规和标准的要求,电梯多个项目对安全间隙值提出了要求,其中,直接暴露在人们乘坐电梯过程中,极易对乘客产生伤害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梯轿门或层门的门扇之间或门扇与周围静态结构之间的间隙。根据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的检规要求:电梯门关闭时,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对于乘客电梯不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不大于8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达到10mm。根据杂物电梯的检规要求: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达到10mm。另一类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梯级或踏板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根据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检规要求: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两侧,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不应大于7mm。如果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的之上时,则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所测得的垂直间隙不应超过4mm;踏板或胶带产生横向移动时,不允许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两类间隙都直接暴露在乘客乘坐电梯的过程中,特别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梯级与围裙板之间间隙,在乘客整个乘坐的过程都可能对乘客造成伤害。如何确保两类间隙的值满足检规的要求,对于防止伤害乘客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检验机构对两类间隙的检测手段往往是通过采用塞尺或钢直尺人工测量,尚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塞尺或钢直尺检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读数困难,特别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间隙位置低且被防夹装置阻挡;2、读数误差大,特别是数据接近临界值时容易影响判定结论;3、测量位置不是间隙夹人位置,违背了标准和检规对间隙测量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且读数方便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和方法。该检测仪器弥补了传统检测手段不足,实现对电梯安全间隙夹人位置处的间隙进行测量,并且通过显示装置直接显示测量结果,携带便捷,提高检验精度和效率,保障乘客乘梯安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包括尺身、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圆柱块、受力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尺身为等腰三角形片状,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尺身的其中一腰的侧面的两端,两个圆柱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正中央表面,受力片架设在两个圆柱块上,受力片和尺身之间的间隙填充软质塑料;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分别和信号处理装置相接。作为一种优选,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优选,信号处理装置为IC芯片,信号处理装置接收两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处理结果传输到显示装置。作为一种优选,信号处理装置封装在尺身的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显示装置安装在尺身的等腰三角形的表面。作为一种优选,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尺身的侧面、压力传感器、受力片相互平行。作为一种优选,尺身的材质为金属,尺身密封。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方法,采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将尺身插入电梯安全间隙中,其中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对应的两个侧面顶在间隙的两边,向尺身的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施加垂直的力,两个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得出间隙数值,最终在显示装置显示间隙数值。作为一种优选,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启测量仪器,将尺身插入间隙,并给尺身施加垂直的力;2)点击测量仪器的测量按钮,信号处理装置采集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信号,通过公式计算得到间隙测量值,并且将测量结果显示到显示装置上,其中X为间隙测量值,X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X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F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F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3)将测量仪器拿起,观察和记录显示装置的数值,完成单次测量。作为一种优选,将尺身插入间隙时,将尺身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插入,且该顶角保持在间隙的中部位置。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检测仪器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过显示装置直接显示测量结果,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2.测量精度高,消除人工观察等带来的测量误差。3.该仪器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提高质监行业科技及装备水平,对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及乘客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质监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的受力原理图。图3是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的计算结构简图图4是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为尺身,2为压力传感器,3为圆柱块,4为软质塑料,5为受力片,6为显示装置,7为信号处理装置。X为间隙测量值,X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X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F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F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包括尺身、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圆柱块、受力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尺身为等腰三角形片状,本实施例中,等腰三角形的高度为100mm,底边长度为15mm,尺身厚度为10mm,整体呈现出长尖结构。尺身的材质为金属,尺身防水防尘密封,内封装有信号处理装置。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尺身的其中一腰的侧面的上下两端,两个圆柱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正中央表面。受力片为条形薄片状,架设并固定在两个圆柱块上,将侧面受到的力F分配给两个压力传感器。受力片和尺身之间的间隙填充软质塑料,本实施例中,软质塑料可以防止受力片和尺身之间进入其它杂质,同时自身非常柔软,减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信号处理装置为IC芯片,IC芯片集成了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装置封装在尺身的内部。显示装置安装在尺身的等腰三角形的表面。信号处理装置接收两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处理结果传输到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分别和信号处理装置相接。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开启测量仪器,将尺身插入间隙,并给尺身施加垂直的力。2)点击测量仪器的测量按钮,信号处理装置采集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信号,通过公式计算得到间隙测量值,并且将测量结果显示到显示装置上,其中X为间隙测量值,X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X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处仪器的宽度,F1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F2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尺身、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圆柱块、受力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尺身为等腰三角形片状,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尺身的其中一腰的侧面的两端,两个圆柱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正中央表面,受力片架设在两个圆柱块上,受力片和尺身之间的间隙填充软质塑料;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分别和信号处理装置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尺身、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圆柱块、受力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尺身为等腰三角形片状,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尺身的其中一腰的侧面的两端,两个圆柱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正中央表面,受力片架设在两个圆柱块上,受力片和尺身之间的间隙填充软质塑料;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分别和信号处理装置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装置为IC芯片,信号处理装置接收两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处理结果传输到显示装置。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装置封装在尺身的内部。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安装在尺身的等腰三角形的表面。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尺身的侧面、压力传感器、受力片相互平行。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安全间隙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淡王葵代清友雷勇利闫宾林云莉佘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