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68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包括箱体和分别装设在箱体内部的空气压缩机、分子筛、气液混合泵、纳米气液混合器,箱体上设有箱体进气口、箱体进水口和箱体出水口,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分子筛的分子筛进气口相连接,分子筛的分子筛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进气口相连接,箱体的箱体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进水口相连接,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纳米气液混合器的混合器进水口相连接,纳米气液混合器的混合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的箱体出水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效率高,可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大大提高了增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体增氧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
技术介绍
增氧装置可应用于养殖业、河湖增氧等领域,以改善渔业水域或海底缺乏氧的环境。现有的增氧装置的结构大多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且产生的气泡只能达到微米级,容易在水中不断上升,最后浮出水面破裂,无法在水中长期存留,增氧效果仍有待加强。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增氧效果好、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包括箱体、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气压缩机、用于使高压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来产生高浓度氧气的分子筛、用于将氧气和水混合成高压高氧水气混合物的气液混合泵和用于产生高氧纳米气泡水的纳米气液混合器,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子筛、气液混合泵和纳米气液混合器分别装设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上设有箱体进气口、箱体进水口和箱体出水口,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分子筛的分子筛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分子筛的分子筛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箱体的箱体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混合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纳米气液混合器的混合器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纳米气液混合器的混合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的箱体出水口相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纳米气液混合器包括大身壳体、进水口座、纳米气泡切割片组、底板和出水口座,所述进水口座装设在大身壳体顶端的壳体进水口位置处,所述出水口座装设在大身壳体的底端开口处,所述纳米气泡切割片组装设在大身壳体的腔体内部,所述底板装设在纳米气泡切割片组的底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纳米气泡切割片组由至少一个纳米气泡切割片组成,每块纳米气泡切割片均包括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所述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所述切割上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所述切割下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所述切割上片的上切割通孔与切割下片的下切割通孔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对应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与切割下片之间形成多个供水气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所述下盖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盖进水通孔。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切割通孔和下切割通孔分别设置成六边形通孔或其他形状的通孔。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切割通孔和下切割通孔的数量设置要保证水气混合物中的水泡的撞击次数在五次以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纳米气泡切割片组的顶部与大身壳体之间装设有连接圈。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大身壳体、进水口座、纳米气泡切割片组、底板和连接圈上分别开设有螺丝安装孔,所述大身壳体、进水口座、纳米气泡切割片组、底板和连接圈通过安装在螺丝安装孔中的螺丝固定组装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箱体内部设有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气压缩机、用于使高压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来产生高浓度氧气的分子筛、用于将氧气和水混合成高压高氧水气混合物的气液混合泵和用于产生高氧纳米气泡水的纳米气液混合器,在各个装置的配合工作下,高氧水气混合物中的纳米级气泡能够从箱体出水口流出,长期存留在水中,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效率高,可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大大提高了增氧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纳米气液混合器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纳米气液混合器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多个纳米气泡切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单个纳米气泡切割片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切割上片和切割下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水气混合物在纳米气泡切割片中的流向图(一侧部位);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水气混合物在整个纳米气液混合器中的流向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包括箱体1、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气压缩机2、用于使高压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来产生高浓度氧气的分子筛3、用于将氧气和水混合成高压高氧水气混合物的气液混合泵4和用于产生高氧纳米气泡水的纳米气液混合器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箱体1上设有箱体进气口11、箱体进水口12和箱体出水口13。其中,箱体进水口12和箱体出水口13可以分别通过水管通入到水体中。如图2所示,空气压缩机2、分子筛3、气液混合泵4和纳米气液混合器5分别装设在箱体1的内部,空气压缩机2和气液混合泵4由电源供电,空气压缩机2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分子筛3的分子筛进气口相连接,分子筛3的分子筛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气口相连接,箱体1的箱体进水口12通过水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水口相连接,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进水口相连接,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1的箱体出水口13相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纳米气液混合器5包括大身壳体51、进水口座52、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底板54和出水口座55,进水口座52装设在大身壳体51顶端的壳体进水口511位置处,出水口座55封住大身壳体51的底端开口,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可以直接装设在大身壳体51的腔体内部,也可以通过位于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的顶部与大身壳体51的内顶壁之间的连接圈58装设在大身壳体51的腔体内部,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的进水部位与进水口座52的壳体进水口11对应连通。根据实际需要,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可以由一个纳米气泡切割片或多个纳米气泡切割片(如图5所示)组成。如图6所示,每个纳米气泡切割片均包括上盖531、切割上片532、切割下片533和下盖534,上盖531、切割上片532、切割下片533和下盖534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如图6所示,上盖531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5311,切割上片532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532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532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气压缩机(2)、用于使高压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来产生高浓度氧气的分子筛(3)、用于将氧气和水混合成高压高氧水气混合物的气液混合泵(4)和用于产生高氧纳米气泡水的纳米气液混合器(5),所述空气压缩机(2)、分子筛(3)、气液混合泵(4)和纳米气液混合器(5)分别装设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上设有箱体进气口(11)、箱体进水口(12)和箱体出水口(13),所述空气压缩机(2)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分子筛(3)的分子筛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分子筛(3)的分子筛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箱体(1)的箱体进水口(12)通过水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1)的箱体出水口(1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空气压缩机(2)、用于使高压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来产生高浓度氧气的分子筛(3)、用于将氧气和水混合成高压高氧水气混合物的气液混合泵(4)和用于产生高氧纳米气泡水的纳米气液混合器(5),所述空气压缩机(2)、分子筛(3)、气液混合泵(4)和纳米气液混合器(5)分别装设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上设有箱体进气口(11)、箱体进水口(12)和箱体出水口(13),所述空气压缩机(2)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分子筛(3)的分子筛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分子筛(3)的分子筛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箱体(1)的箱体进水口(12)通过水管与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4)的混合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纳米气液混合器(5)的混合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1)的箱体出水口(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液混合器(5)包括大身壳体(51)、进水口座(52)、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底板(54)和出水口座(55),所述进水口座(52)装设在大身壳体(51)顶端的壳体进水口(511)位置处,所述出水口座(55)装设在大身壳体(51)的底端开口处,所述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装设在大身壳体(51)的腔体内部,所述底板(54)装设在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产生纳米气泡的高效水体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切割片组(53)由至少一个纳米气泡切割片组成,每块纳米气泡切割片均包括上盖(531)、切割上片(532)、切割下片(533)和下盖(534),所述上盖(531)、切割上片(532)、切割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怡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