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687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的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上盖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切割上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切割下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切割上片的上切割通孔与切割下片的下切割通孔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对应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与切割下片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可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提高了增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
本技术涉及气泡发生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
技术介绍
气泡发生器可应用于养殖业、污水处理、河湖增氧等领域,以改善渔业水域或海底缺乏氧的环境。现有的气泡发生器都是动态形式的,即需要通过旋转切割方式产生较小的气泡,其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且产生的气泡只能达到微米级,容易在水中不断上升,最后浮出水面破裂,无法在水中长期存留,增氧效果仍有待加强。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可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增氧效果好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包括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所述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所述切割上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所述切割下片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所述切割上片的上切割通孔与切割下片的下切割通孔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对应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与切割下片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切割通孔和下切割通孔分别设置成六边形通孔或其他形状的通孔。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切割通孔和下切割通孔的孔径分别为2mm~50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切割通孔和下切割通孔的数量设置要保证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的撞击次数在五次以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割上片和切割下片分别设置为塑胶片、亚克力片、金属片或由其他材料制成的切割片。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切割上片、切割下片和下盖的厚度分别为2mm~50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上切割通孔、下切割通孔和下盖上分别开设有螺丝安装孔,所述上盖、上切割通孔、下切割通孔和下盖通过安装在螺丝安装孔中的螺丝固定组装在一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盖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盖进水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切割上片的上切割通孔与切割下片的下切割通孔上下交叉对接,切割上片与切割下片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当气水混合物每经过一个转向位置后,水中气泡经过一次撞击分裂成若干个小气泡,如此以来经过多次撞击以后,气泡能够裂变成纳米级别的气泡,长期存留在水中,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效率高,可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大大提高了增氧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切割上片和切割下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水混合物在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中的流向图(一侧部位);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与螺丝的装配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应用在气泡发生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包括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上盖31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311,切割上片32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32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32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322,切割下片33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33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33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332。在本实施例中,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332可以分别优选设置成六边形通孔,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正方形等,非本实施例为限。具体实施时,上盖进水通孔311、上片进水通孔321和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332的孔径根据出水量而定,需要出水量大时,孔径大,需要出水量小时,孔径小。在本实施例中,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332的孔径可以分别优选设置为2mm~50mm。具体实施时,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332的数量设置要保证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的撞击次数在五次以上。其中,上盖31和下盖34可以分别设置成圆形的片状结构。上盖31、下盖34、切割上片32和切割下片33可以分别设置为塑胶片、亚克力片或金属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具体实施时,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的厚度可以根据出水量而定,需要出水量大时,厚度大,需要出水量小时,厚度小。在本实施例中,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的厚度可以分别优选设置为2mm~50mm。如图2所示,组装后,切割上片32的上切割通孔322能够与切割下片33的下切割通孔332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322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332对应连通(比如:一个六边形的上切割通孔322能够与三个下切割通孔332相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32与切割下片33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如图3所示,当高压气水混合物从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中部进水通孔进入后,会进入切割上片32与切割下片33之间,最后从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侧边向外流出,高压气水混合物每经过一个转向位置后,水中气泡经过一次撞击分裂成若干个小气泡,如此以来经过多次撞击以后,气泡能够裂变成纳米级别的气泡,而纳米级别大小的气泡会在水中做布朗运动,长期存留在水中。如图4所示,上盖31、上切割通孔322、下切割通孔332和下盖34可以通过螺丝7固定组装在一起,上盖31、上切割通孔322、下切割通孔332和下盖34上分别开设有螺丝安装孔35。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如焊接、粘接等。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多个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能够组装成纳米切割片组,每个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下盖34上可以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盖进水通孔341,这样气水混合物能够流经每个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只要最后在最底层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下盖底部加装一块底板封住下盖进水通孔即可。当然,若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单独使用,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的下盖34则无需开设下盖进水通孔3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可以实际应用于气液混合器或发生器中,高效纳米气泡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所述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所述上盖(31)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311),所述切割上片(32)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32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32)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322),所述切割下片(33)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33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33)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332),所述切割上片(32)的上切割通孔(322)与切割下片(33)的下切割通孔(332)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322)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332)对应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32)与切割下片(33)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所述上盖(31)、切割上片(32)、切割下片(33)和下盖(34)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组装在一起,所述上盖(31)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盖进水通孔(311),所述切割上片(32)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上片进水通孔(32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上片(32)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上切割通孔(322),所述切割下片(33)上开设有位于中部的下片进水通孔(331)和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切割下片(33)表面且呈蜂窝状排列的下切割通孔(332),所述切割上片(32)的上切割通孔(322)与切割下片(33)的下切割通孔(332)上下交叉对接,从而使每个上切割通孔(322)分别与多个下切割通孔(332)对应连通,以致于切割上片(32)与切割下片(33)之间形成多个供气水混合物中的水泡形成撞击分裂的转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332)分别设置成六边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纳米气泡切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通孔(322)和下切割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怡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