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687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干冰及运输用水,干冰的投加量为2g/L-3g/L;S2、将需要进行运输的鲜活水产品放入至活体运输箱内浸泡1-2min;S3、再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一定量的运输用水,至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1g/L-1.5g/L,保持5-10min;S4、在运输过程中,维持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此时处于昏迷状态的水产品开始逐渐复苏,运输时长为3-8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方法简单,水产品应激反应小,对水产品有很好的麻醉作用,且没有任何的食品安全隐患,运输成活率高,且运输成本低。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鲜市场的需求增加,鲜活水产品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目前,同城鲜活水产品配送仍是以氧气包或塑料箱曝气增氧的模式为主,其中也有一些改进,如设计智能保温增氧运输箱,保障活鱼在箱体内的溶氧需求和温度控制,降低运输途中的损耗。而在水产品活体运输过程中,通过采用降温和化学药物麻醉的方式使运输的水产品处于半昏迷的状态,降低水产品的新陈代谢,减少水产品的耗氧量和排泄物,显著提高水产品的运输成活率,降低运输成本。
[0003]降温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冰块或是蓄冷材料,将温度控制在生态临界温度至结冰点温度范围,使水产品保持冬眠状态而进行运输,但此种方式存在温差变化过大,运输成本较高,对水产品的后续暂养造成影响的问题。化学药物麻醉的方法是指采用镇静类药物辅助进行水产品运输,是指向水产品运输的水体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相关的化学药物,化学药物进入到水产品体内后能强制改变水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生理状态,使水产品进入类似休眠状态,对外界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活动量大大减少,但是由于使用麻醉剂等化学药物对于食品安全必然存在潜在的风险,且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相对较长,麻醉剂使用量难以控制,价格昂贵,并不适用于商品鱼类的运输。
[0004]本专利技术选用作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的干冰,其温度在-78℃以下,将其投入水中形成的二氧化碳溶液,对鱼类有很好的麻醉作用,且没有任何的食品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干冰在水体中形成二氧化碳溶液对水产品活体产生麻醉效果的运输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干冰及运输用水,关闭盖体,将干冰与运输用水充分进行溶解,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其中,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2g/L-3g/L,优选的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浓度为2g/L;
[0009]S2、将需要进行运输的鲜活水产品放入至活体运输箱内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中浸泡1-2min,水产品快速进入至昏迷状态;
[0010]S3、再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一定量的运输用水,至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1g/L-1.5g/L,保持5-10min,使活体水产品维持在半昏迷状态,即可进行运输;
[0011]S4、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活体运输箱内安装的水体溶氧量检测仪实时检测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通过位于活体运输箱内的供氧管向运输用水中供氧,此时处
于昏迷状态的水产品开始逐渐复苏,运输时长为3-8h,由于水产品在复苏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活体运输箱内环境,不会再表现处强烈的应激性;
[0012]S5、到达目的地后,直接从活体运输箱内捞出水产品,若水产品还未完全复苏,将水产品放入配有曝气装置的养殖箱内待其复苏即可。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一定量的运输用水后,再加入直径为10cm的圆形蜂窝状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活体运输箱内的水产品仍会进行较低的新陈代谢,产生排泄物,加入的活性炭可以对运输用水中水产品新陈代谢产生的氨氮物及排泄物进行吸附,净化水质,同时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水产品进行复苏处理,加入的活性炭会逐渐吸收运输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而逐步减少运输用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便于水产品逐渐复苏,且水产品在复苏过程中表现稳定,提高水产品的运输成活率。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维持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在5mg/L-8mg/L。在运输过程中,维持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在5mg/L-8mg/L,保证了箱体内水产品的鲜活以及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0015]优选地,所述运输用水采用盐度为12-15的清水,优选地采用盐度为13-14的清水。
[0016]优选地,所述水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鱼类、虾类、贝壳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在对水产品活体运输过程中,将干冰与运输水混合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预先对水产品进行浸泡,使水产品快速进入至昏迷状态,降低水产品由养殖箱进入到活体运输箱内的应激反应,且没有任何的食品安全隐患,再向活体运输箱中加入运输水,使活体水产品维持在半昏迷状态,即可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维持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在5mg/L-8mg/L,水产品进行逐渐复苏,且水产品在复苏过程中表现稳定,提高水产品的运输成活率,保证了箱体内水产品的鲜活以及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而,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方法简单,适合于水产贸易企业流通配送环节的水产品运输,能够显著提高水产品的运输量,具有水产品应激反应小,对水产品有很好的麻醉作用,且没有任何的食品安全隐患,运输成活率高,经过运输后,水产品成活率为100%,且运输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20g干冰及10L运输用水(盐度为13.8的清水),关闭盖体,将干冰与运输用水充分进行溶解,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
[0022]S2、将需要进行运输的50只鲜活的南美白对虾放入至活体运输箱内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中浸泡1min,南美白对虾快速进入至昏迷状态;
[0023]S3、再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10L运输用水(盐度为13.8的清水),至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1g/L,再加入直径为10cm的圆形蜂窝状活性炭,保持5min,使南美白对虾维持在半昏迷状态,即可进行运输;
[0024]S4、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活体运输箱内下部安装的水体溶氧量检测仪实时检测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通过位于活体运输箱内底部的供氧管向运输用水中供
氧,维持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在8mg/L,此时处于昏迷状态的南美白对虾开始逐渐复苏,运输时长为3-8h;
[0025]S5、到达目的地后,直接从活体运输箱内捞出南美白对虾,若南美白对虾还未完全复苏,将南美白对虾放入配有曝气装置的养殖箱内待其复苏即可。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24g干冰及10L运输用水(盐度为12的清水),关闭盖体,将干冰与运输用水充分进行溶解,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
[0029]S2、将需要进行运输的50只鲜活的南美白对虾放入至活体运输箱内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中浸泡2min,南美白对虾快速进入至昏迷状态;
[0030]S3、再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10L运输用水(盐度为12的清水),至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干冰进行水产品活体运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干冰及运输用水,关闭盖体,将干冰与运输用水充分进行溶解,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其中,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2g/L-3g/L;S2、将需要进行运输的鲜活水产品放入至活体运输箱内高浓度二氧化碳溶液中浸泡1-2min,水产品快速进入昏迷状态;S3、再向活体运输箱内加入一定量的运输用水,至活体运输箱内干冰的投加量为1g/L-1.5g/L,保持5-10min,使活体水产品维持在半昏迷状态,即可进行运输;S4、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活体运输箱内安装的水体溶氧量检测仪实时检测活体运输箱内运输用水中的溶氧量,通过位于活体运输箱内的供氧管向运输用水中供氧,此时处于昏迷状态的水产品开始逐渐复苏,运输时长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迎波童怡博董丁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