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51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左侧设有横柱,所述横柱的中心位置设有瓶体,所述瓶体的底端设有瓶口,所述横柱的左侧内部设有电机,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左侧设有直筒,所述直筒通过横轴与第二伞形齿轮相连,所述横轴的中心位置外壁套接有凸轮。该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可以周期性地工作,达到了周期性地出胶的好处,也实现了对出口进行疏通的好处避免了胶将出口堵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边机
,具体为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同类产品当中,折边机变速系统为手动调节,其执行力度不强,影响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自动上胶折边机将原有手动调节改为杠杆式全电脑控制,操作时无噪音,系统功能稳定,变速快,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原有产品折边系统由两个轴承带动,易损坏,噪音大,结构复杂导致维修不便,本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自动上胶折边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多个部件,立柱、弹簧、拨杆、钢销、偏心套等功能性部件,解决了原有产品易坏,噪音大,维修不便等缺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率,例如申请号为:201020212414.8的专利,包括机身及机身上所设置并依次连接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变速系统,折边系统,所述机身中间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下面安装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该专利解决了易坏、噪音大,维修不便等缺点,但无法达到周期性地出胶的好处,也不能实现对出口进行疏通的好处避免了胶将出口堵住的问题,无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左侧设有横柱,所述横柱的中心位置设有瓶体,所述瓶体的底端设有瓶口,所述横柱的左侧底端设有箱体,所述横柱的左侧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左侧设有直筒,所述直筒通过横轴与第二伞形齿轮相连,所述横轴的中心位置外壁套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底端设有轮框,所述轮框的内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轮轴与轮框相连,所述轮框的下方设有横杆,所述横杆通过竖杆与轮框相连,所述横杆的右侧顶端设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内部设有拉抻弹簧,所述拉抻弹簧通过连接块与转轴相连,所述横杆的右侧顶端设有插杆。优选的,所述瓶体的通过夹垫与横柱相连,所述夹垫的右侧设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侧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设有垫块。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前方设有竖垫。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块。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顶端设有圆套。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塑胶套。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右侧设有海绵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电机转动通过轴承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带动横轴转动,凸轮也周期性地转动,凸轮非凸出部分转至底端时,凸轮凸出部分转至底端时,凸出部分顶住滚轮,将滚轮进行下压,滚轮下压时将竖杆下压,竖杆将横杆下顶,横杆下压时插杆从瓶口内拔出,电机继续转动,横杆不对横杆下压时,插杆继续插入瓶口的内部,可以周期性地工作,达到了周期性地出胶的好处,也实现了对出口进行疏通的好处避免了胶将出口堵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横柱,4、瓶体,5、夹垫,6、支柱,7、电机,8、轴承,9、转轴,10、横杆,11、插杆,12、瓶口,13、直筒,14、横轴,15、凸轮,16、第一伞形齿轮,17、第二伞形齿轮,18、连接块,19、空心筒,20、拉抻弹簧,21、竖杆,22、轮框,23、轮轴,24、滚轮,25、螺筒,26、把手,27、螺杆,28、塑胶套,29、海绵垫,30、圆套,31、竖块,32、竖垫,33、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包括底座1,底座1起工作台作用,底座1的右侧顶端设有支柱6,支柱6对横柱起支撑作用,支柱6的顶端左侧设有横柱3,横柱3可以放置瓶体4,瓶体4的底端设有瓶口12,横柱3的中心位置设有瓶体4,瓶体4的底端设有瓶口12,胶通过瓶口12流出,瓶体4的内部盛放胶,横柱3的左侧底端设有箱体2,箱体2内部搭载传动结构,横柱3的左侧内部设有电机7,电机7提供动力,电机7的底端设有转轴9,转轴9转动起传动作用并带动第一伞形齿轮16转动,转轴9通过轴承8与电机7相连,轴承8起到了媒介作用,转轴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6,第一伞形齿轮16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7转动,第一伞形齿轮16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7,第一伞形齿轮16与第二伞形齿轮17啮合相连,第二伞形齿轮17转动使横轴14转动,第二伞形齿轮17的左侧设有直筒13,直筒13使横轴14定点转动,直筒13通过横轴14与第二伞形齿轮17相连,横轴14转动带动凸轮15转动,横轴14的中心位置外壁套接有凸轮15,凸轮15周期性转动,凸起15凸出部分顶住滚轮24,凸轮15的底端设有轮框22,轮框22搭载滚轮24,轮框22的内部设有滚轮24,滚轮24在凸轮15非凸出部分顶住时可以使其滑动且不向下顶,滚轮24通过轮轴23与轮框22相连,轮框22的下方设有横杆10,横杆10搭载竖杆21,横杆10通过竖杆21与轮框22相连,竖杆21起到了连接作用,横杆10的右侧顶端设有空心筒19,空心筒19的内部设有拉抻弹簧20,拉抻弹簧20的弹性系数为10N/CM,拉抻弹簧20将横杆10向上拉抻,拉抻弹簧20通过连接块18与转轴9相连,横杆10的右侧顶端设有插杆11,插杆11可以插入瓶口12内,瓶体4的通过夹垫5与横柱3相连,夹垫5将瓶体4夹住,夹垫5的右侧设有螺筒25,螺筒25的内部设有螺杆27,螺杆27在螺筒25内部转动进行推进或则回拉,螺杆27的左侧设有把手26,把手26可以控制螺杆27,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设有垫块33,垫块33防止底座1磨损,支柱6的前方设有竖垫32,竖垫32保护人的手部,电机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块31,竖块31防止电机7晃动,插杆11的顶端设有圆套30,圆套30保护插杆11,把手26的外壁套接有塑胶套28,塑胶套28增加摩擦力,螺杆27的右侧设有海绵垫29,海绵垫29防止对夹垫5造成损坏。将装有胶的瓶体4放在横柱3上,胶可以流出,接通电机7的外接电源,电机7开始工作,电机7转动通过轴承8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转动带动第一伞形齿轮16转动,第一伞形齿轮16转动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7转动,横轴14也随之转动,由于直筒13的作用,横轴14做定点转动,凸轮15也周期性地转动,凸轮15非凸出部分转至底端时,滚轮24在轮轴23的作用下转动且不能下压,凸轮15凸出部分转至底端时,凸出部分顶住滚轮24,将滚轮24进行下压,滚轮24下压时将竖杆21下压,竖杆21将横杆10下顶,横杆10由于拉抻弹簧20向上拉抻,横杆21下压时插杆11从瓶口12内拔出,电机7继续转动,横杆21不对横杆10下压时,插杆11继续插入瓶口12的内部,可以周期性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顶端设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顶端左侧设有横柱(3),所述横柱(3)的中心位置设有瓶体(4),所述瓶体(4)的底端设有瓶口(12),所述横柱(3)的左侧底端设有箱体(2),所述横柱(3)的左侧内部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底端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通过轴承(8)与电机(7)相连,所述转轴(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6),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6)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7),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6)与第二伞形齿轮(17)啮合相连,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7)的左侧设有直筒(13),所述直筒(13)通过横轴(14)与第二伞形齿轮(17)相连,所述横轴(14)的中心位置外壁套接有凸轮(15),所述凸轮(15)的底端设有轮框(22),所述轮框(22)的内部设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通过轮轴(23)与轮框(22)相连,所述轮框(22)的下方设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通过竖杆(21)与轮框(22)相连,所述横杆(10)的右侧顶端设有空心筒(19),所述空心筒(19)的内部设有拉抻弹簧(20),所述拉抻弹簧(20)通过连接块(18)与转轴(9)相连,所述横杆(10)的右侧顶端设有插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口自动上胶折边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顶端设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顶端左侧设有横柱(3),所述横柱(3)的中心位置设有瓶体(4),所述瓶体(4)的底端设有瓶口(12),所述横柱(3)的左侧底端设有箱体(2),所述横柱(3)的左侧内部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底端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通过轴承(8)与电机(7)相连,所述转轴(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6),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6)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7),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6)与第二伞形齿轮(17)啮合相连,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7)的左侧设有直筒(13),所述直筒(13)通过横轴(14)与第二伞形齿轮(17)相连,所述横轴(14)的中心位置外壁套接有凸轮(15),所述凸轮(15)的底端设有轮框(22),所述轮框(22)的内部设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通过轮轴(23)与轮框(22)相连,所述轮框(22)的下方设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通过竖杆(21)与轮框(22)相连,所述横杆(10)的右侧顶端设有空心筒(19),所述空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