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45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上下分别有进烟口与出烟口,塔体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折流板除雾器,除雾器下方安装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分布管、喷淋管和螺旋喷头,塔体容腔内的下部设置了若干个搅拌器,塔体的外面设置有浆液循环泵,循环泵的循环管分别连接了塔体内的脱硫剂与喷淋装置的分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可在塔体内有效降低烟气温度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以避免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塔内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也可大大减少酸性废水与石膏雨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脱硫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
本技术发电厂锅炉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且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为防止二氧化硫的有害影响,大多数国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0.05PPM以下,超过这个数值就认为构成了大气污染,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其浓度。在如今现有的工业生产中,烟气脱硫最常用的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湿法脱硫装置中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是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种脱硫方式,其特点是二氧化硫脱除率高,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能适应大容量机组、高浓度二氧化硫含量的烟气脱硫。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进行锅炉烟气脱硫的系统中,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是该系统的核心装置,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最主要的塔型是喷淋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大多采用逆流喷淋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烟气从喷淋区下部进入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与均匀喷出的吸收浆液流接触,烟气流速为3~4m/s左右,液气比与煤含硫量和脱硫率关系较大,一般在8~25L/m³之间。喷淋塔的优点是塔内部件少,故结垢可能性小,压力损失小。逆气流运行有利于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中除了浆液洗涤系统外,还有除雾器和氧化系统。干净烟气出口设除雾器,通常为二级除雾器,在塔的圆筒顶部或塔出口弯道后的平直烟道上。并设置冲洗水,间歇冲洗除雾器。冷烟气中残余水分一般不能超过100mg/m³,现在大多要求不超过74mg/m³,否则会玷污烟道和风机等。湿法烟气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采用的除雾器主要为折流板除雾器。在现有的多数湿法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中,因烟气温度过高,溶解度下降,会使脱硫效率降低,同时,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的水蒸发变快,湿度增大,易造成石膏雨的产生,烟气与水雾接触会产生大量酸水,也容易腐蚀塔内设备,更会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可有效降低烟气温度的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了一种设置有垂直喷淋管的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该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可在塔体内有效降低烟气的温度,以避免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塔内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也可大大减少酸性废水与石膏雨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脱硫的效率。具体为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的除雾器和喷淋装置,所述除雾器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波形板片与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的竖板,所述竖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波形板片,所述波形板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竖板或塔体内壁。所述波形板片的弯折部分分别设置有雾滴收集囊。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塔体底部外侧的浆液循环泵,所述浆液循环泵为离心泵,所述浆液循环泵连通有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通所述塔体容腔内底部,所述第二循环管沿所述塔体向上并连通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位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所述分布管包括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两侧连通有若干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下侧连通有若干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为螺旋式喷头结构。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竖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槽,所述槽两侧的翼板分别位于腹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横管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上,所述槽的下侧的翼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喷淋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横管连通。其中,所述喷淋管设置有若干设定长度使所述喷淋管为若干长短不一的纵向直管,构成所述喷头按设定高度分层布设。靠近所述塔体容腔内壁的所述喷头设置的角度朝向偏向于所述塔体的中心,其余所述喷头均垂直朝向所述塔体底部。所述塔体容腔内底部设置有若干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侧入式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桨叶、传动轴。其中,所述桨叶位于所述塔体容腔内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塔体外部。所述塔体侧面下部设置有进烟口,所述塔体顶端设置有出烟口。进一步地,在所述浆液循环泵和第一循环管之间,或在所述所述浆液循环泵和第二循环管之间设置有石灰水冷却装置。原烟气通过塔体下部的进烟口进入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内,烟气顺塔体上升,进入到喷淋装置内,此时浆液循环泵内的叶轮在电机带动下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塔体内的脱硫剂获得能量,即脱硫机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能得到提高,从而使脱硫剂能够被浆液循环泵通过管道输送到高处的喷淋装置的分布管横管内,分布管通过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均匀分布,并输送至喷淋管内,脱硫机通过喷淋管的分配作用又均匀分布在每个喷头,由螺旋式喷头喷出生成极细的雾滴,与逆向流动的烟气充分接触,二氧化硫污染气体在此被吸收。烟气上升被喷淋的同时,因喷淋管内脱硫剂温度较低,可使温度较高的烟气与喷淋管和波形板片交换热量,以达到降低烟气温度的作用。同时,浆液循环泵的入口处形成了负压,脱硫剂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吸进叶轮补充,由于离心泵不停的工作,将脱硫剂吸进压出,便形成了连续流动不停的将脱硫剂输送进去。被脱硫和降温后的烟气通过喷淋装置后继续上升,到达除雾器装置,当含有水雾的烟气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水雾与波形板片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波形板片表面上,波形板片表面上水雾的扩散、水雾的重力沉降使水雾形成雾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波形板片弯折处的雾滴收集囊中,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波形板片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液体表面张力、雾滴收集囊的收集作用,使得雾滴越来越大,直到积聚的雾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雾滴就从波形板片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通过除雾器后的烟气上升至塔体顶端并随出烟口排出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竖板的下端与第二横管的连接方式,使第二横管里的水能不断带有波形板片的温度,从而使下方的烟气在温度降低的波形板片间被除雾;同时也分担了管的负荷,提供了喷淋装置的强度。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在塔体内有效降低烟气的温度,以避免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塔内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也可大大减少酸性废水与石膏雨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脱硫的效率。喷头设置为螺旋状,可使喷淋量增大,螺旋式喷头生成极细的雾滴为烟气与脱硫剂的充分混合提供了巨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气液两相进行充分的传质和传热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二氧化硫的有效脱除。靠近塔体内壁的喷头角度朝向偏向于塔体中心,可以避免脱硫剂被喷淋到塔体内壁上加快塔体的消耗,也减少脱硫剂的消耗浪费。喷淋管设计为垂直状管,可使烟气经过喷淋管时通过换热达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喷淋管长度不一,也使烟气与脱硫剂喷淋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脱硫剂的浪费和烟气脱硫不充分。搅拌器设置在塔体底部,用来搅拌石灰石石膏脱硫剂,防止产生沉淀,还可以促进氧化空气的均匀,有利于脱硫剂内反应的进行。除雾器是该系统中使气液分离必不可少的装置,除雾器波形板片的多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的除雾器和喷淋装置,所述除雾器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波形板片与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的竖板,所述竖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波形板片,所述波形板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竖板或塔体内壁;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塔体底部外侧的浆液循环泵,所述浆液循环泵连通有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通所述塔体容腔内底部,所述第二循环管沿所述塔体向上并连通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位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所述分布管包括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两侧连通有若干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下侧连通有若干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竖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槽,所述槽两侧的翼板分别位于腹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横管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上,所述槽的下侧的翼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喷淋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横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的除雾器和喷淋装置,所述除雾器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波形板片与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在同一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的竖板,所述竖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波形板片,所述波形板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竖板或塔体内壁;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塔体底部外侧的浆液循环泵,所述浆液循环泵连通有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通所述塔体容腔内底部,所述第二循环管沿所述塔体向上并连通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位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所述分布管包括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两侧连通有若干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下侧连通有若干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竖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槽,所述槽两侧的翼板分别位于腹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横管位于所述槽下侧的翼板上,所述槽的下侧的翼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喷淋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横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尾气除硫的逆流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蕾张瀚艺李旭同张兵兵李振张行马委孙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