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424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除尘控制装置,主要用于碳酸钙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气体处理箱、储气罐,储气罐固定设于气体处理箱的上侧面;气体处理箱的底侧壁内穿设有用于由制冷机构驱动工作的制冷管道,气体处理箱具有用于盛放过滤液的内腔,气体处理箱内腔设有浸入过滤液内的棉絮层;气体处理箱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进气管,进气管设有第一增压泵;进气管的一端从气体处理箱的上部延伸至气体处理箱内腔之内,并且该端往下贯穿棉絮层、延伸至气体处理箱内腔的下部;气体处理箱的内腔与储气罐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增压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除杂效果及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酸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碳酸钙一般都是由石灰石经过煅烧、消化、碳化、分理、干燥、粉碎等工序制造而成。石灰石在煅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一般都会被储存进储气罐内,以便用于后续的工序。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过高,并且携带大量的杂质。目前二氧化碳的一般都是采用简单的除尘器来去除杂质,目前的除尘器除尘效果有待提高,并且除尘器一般不具有对二氧化碳进行降温的功能,造成二氧化碳储存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其具有较好的除杂效果及降温效果。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气体处理箱、储气罐,储气罐固定设于气体处理箱的上侧面;气体处理箱的底侧壁内穿设有用于由制冷机构驱动工作的制冷管道,气体处理箱具有用于盛放过滤液的内腔,气体处理箱内腔设有浸入过滤液内的棉絮层;气体处理箱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进气管,进气管设有第一增压泵;进气管的一端从气体处理箱的上部延伸至气体处理箱内腔之内,并且该端往下贯穿棉絮层、延伸至气体处理箱内腔的下部;气体处理箱的内腔与储气罐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增压泵。进一步地,进气管的端部延伸至气体处理箱内腔的下部后,继续横向延伸形成一段横向延伸的管段,该横向延伸的管段的端部密封,该横向延伸的管段的圆周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排气孔沿该横向部段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棉絮层设有至少两层,两棉絮层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棉絮层内部穿设有两根铁杆,两铁杆对称设于棉絮层相对的两侧,铁杆的端部固定于气体处理箱内腔的侧壁。进一步地,棉絮层自由悬浮于过滤液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气体处理箱集成在储气罐的底部,储气罐由气体处理箱支撑,结构设置合理,结构集成度高;气体处理箱内的过滤液可以对二氧化碳气体降温、除尘;制冷管道可以降低过滤液的温度,使防止过滤液的具备较好的降温能力;棉絮层能进一步地进行除尘除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储气罐100,气体处理箱200,制冷管道201,连接管300,第二增压泵301,进气管400,第一增压泵401,棉絮层500,支撑杆6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公开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气体处理箱200、储气罐100,储气罐100固定设于气体处理箱200的上侧面,一般地,储气罐100位于气体处理箱200的正上方,储气罐100与气体处理箱200之间通过至少两根竖向的支撑杆600固定连接,优选为四根,四根支撑杆600沿气体处理箱200上侧面的圆周边缘等间距设置,在支撑杆600的支撑下,储气罐100底面与气体处理箱200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用于安装其他的零部件。气体处理箱200的底侧壁内穿设有用于由制冷机构驱动工作的制冷管道201,制冷机构至少包括有压缩机(图中未显示)、散热管道(图中未显示),制冷管道201弯曲地设在气体处理箱200的侧壁内,散热管设在气体处理箱200之外,散热管道及制冷管道201均与压缩机相连,三者形成一个制冷系统(冰箱的制冷原理)。由于压缩机、制冷管道201、散热管之间的工作原理为现有冰箱常用的技术,因此,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法在此不做详述。气体处理箱200具有用于盛放过滤液的内腔,气体处理箱200内腔设有浸入过滤液内的棉絮层500,棉絮层500优选为多孔的海绵材质,一般地,棉絮层500可以自由悬浮在液体内,棉絮层500内穿设有铁丝或铁杆,棉絮层500通过铁丝或铁杆固定于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侧壁。由于气体进入液体内时,会产生气泡,棉絮层500可以起到分散气泡的作用,把大气泡分解层多个较小的气泡,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另外,棉絮层500还具有过滤杂质、除尘的作用。气体处理箱200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进气管400,进气管400设有第一增压泵401,第一增压泵401是用于对气体进行增压,以使气体能够进入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进气管400的一端从气体处理箱200的上部延伸至气体处理箱200内腔之内,并且该端往下贯穿棉絮层500、延伸至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下部,这样可以使气体从下往上移动,使气体充分与液体接触,并且充分与棉絮层500接触;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与储气罐100通过连接管300连通,连接管300上设有第二增压泵301。第二增压泵301通过螺丝固定于气体处理箱200的顶部侧壁。本技术的气体处理箱200集成在储气罐100的底部,储气罐100由气体处理箱200支撑,结构设置合理,结构集成度高;气体处理箱200内的过滤液可以对二氧化碳气体降温、除尘;制冷管道201可以降低过滤液的温度,使防止过滤液的具备较好的降温能力;棉絮层500能进一步地进行除尘除杂。进一步地,进气管400的端部延伸至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下部后,继续横向延伸形成一段横向延伸的管段,该横向延伸的管段的端部密封,该横向延伸的管段的圆周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的孔口朝上,各排气孔沿该横向部段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这样可以使气体在液体内的排出位置分布得更均匀。进一步地,棉絮层500设有至少上下方向设置的两层,两棉絮层500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除杂效果。进一步地,棉絮层500内部穿设有两根铁杆,两铁杆对称设于棉絮层500相对的两侧,铁杆的端部固定于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侧壁,具体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侧壁设有凹槽,铁杆的端部镶嵌进凹槽内,棉絮层500通过铁杆固定在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进一步地,棉絮层500自由悬浮于过滤液内,不需要对棉絮层500进行定位,节省了制造成本。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体处理箱(200)、储气罐(100),所述储气罐(100)固定设于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上侧面;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底侧壁内穿设有用于由制冷机构驱动工作的制冷管道(201),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具有用于盛放过滤液的内腔,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设有浸入过滤液内的棉絮层(500);所述气体处理箱(200)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进气管(400),所述进气管(400)设有第一增压泵(401);所述进气管(400)的一端从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上部延伸至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之内,并且该端往下贯穿所述棉絮层(500)、延伸至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下部;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与所述储气罐(100)通过连接管(300)连通,所述连接管(300)上设有第二增压泵(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体处理箱(200)、储气罐(100),所述储气罐(100)固定设于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上侧面;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底侧壁内穿设有用于由制冷机构驱动工作的制冷管道(201),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具有用于盛放过滤液的内腔,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设有浸入过滤液内的棉絮层(500);所述气体处理箱(200)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进气管(400),所述进气管(400)设有第一增压泵(401);所述进气管(400)的一端从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上部延伸至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之内,并且该端往下贯穿所述棉絮层(500)、延伸至所述气体处理箱(200)内腔的下部;所述气体处理箱(200)的内腔与所述储气罐(100)通过连接管(300)连通,所述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德兴市龙兴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