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23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上方设有相邻设置的设备安装区和工作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区内设有上辊、下辊和转运驱动器,上辊和下辊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工作区内设有前辊,柔性带的一端卷收于上辊上,柔性带的另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经前辊的外侧壁绕行后朝下辊所在位置延伸至卷收于下辊上,所述柔性带靠近前辊的部分经前辊换向后形成双层结构,上层柔性带的上方区域形成转运空间,所述转运驱动器通过驱动上辊或下辊转动使得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后退或前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床,其转运病患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病患的运动幅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运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
,具体地是一种转运床。
技术介绍
医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需要在不同床体之间转运的情况,例如普通病床与手术室病床之间,普通病床与检测室病床之间,急救病床之间与普通病床之间等,而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甚至于已经失去意识的危重病人,其遇到上述需要转运的情况时只能依靠医护人员进行抱抬,而依靠人为的抱抬即使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的风险,因此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用于使平躺的病人在不同床位之间进行转运的转运装置。例如专利名称为双向转运护理机器人(专利申请号为201611218398.1)的技术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简单来说是在环形的传送带38中间设置骨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使传送带38沿周向转动,并且配合传送带下方的行走机构使得病患转移到传送带38上,最终带动病患进行不同床位之间的转运。但是这一现有技术的转运机器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转运机构的驱动部分以及行走机构的驱动部分均集成在一起,因此势必导致所述的机器人沿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大,而当这一厚度较大的机器人逐步伸入病患的背部与床面之间的间隙内使得病患抬高时其必然导致病患身体的运动幅度较大,这显然达不到降低病患转运过程中身体运动幅度而减少二次伤害风险的目的。2)上述现有的机器人为双向机器人,其虽然可以选择从病患的任意一侧抬升病患,由此提高设备的灵活性,但是容易发生病患从一侧滑落的风险,其次,当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故障(例如位置传感器发生故障,电机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等)而导致过行程运动时极易使得病患从一侧抬升后从另一侧甩出,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医用设备中,尤其是针对危重病人使用的医疗辅助设备,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对于使用过程中病患的安全性是其设备使用过程中首要考量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转运床,其转运病患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病患的运动幅度小。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机架移动,所述行走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病人的工作区,所述的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紧绷形成用于托举病人的支撑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置于工作区一侧的设备安装区,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动辊组件,所述的工作区内远离设备安装区的一侧设有导向辊组件,所述的驱动辊组件与所述的导向辊组件相互协作以驱使绕于驱动辊组件和导向辊组件外的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位于支撑面上的病人随柔性带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驱动辊组件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的导向辊组件包括一前辊,所述的上辊和下辊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柔性带的一端卷收于上辊上,柔性带的另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经前辊的外侧壁绕行后朝下辊所在位置延伸至卷收于下辊上,所述柔性带靠近前辊的部分经前辊换向后形成双层结构,上层柔性带和下层柔性带之间留有间隙,上层柔性带的上方区域形成转运空间,用于容纳病人,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转运驱动器,所述转运驱动器通过驱动上辊或下辊转动使得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后退或前进。所述的工作区仅仅保留前辊即可,因此工作区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小,因此转运床插入到病患背部的整体厚度较小,故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转运机器人,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病患在转运过程中身体的抬升幅度大大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机架设有至少两个行走机构,全部的行走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两个行走机构,可以实现机架沿水平方向的转向,由此可以实现对于设备整体位置的调整,使得工作区可以更好的对准病患所在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的柔性带为多个,多个柔性带沿机架的宽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位于各柔性带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各自对应的上辊、下辊和转运驱动器,所述的工作区内位于各柔性带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各自对应的前辊。通过设置多个独立工作的柔性带,可以实现对于病患不同部位的差速搬运,这不仅可以在病患体姿歪曲的情况下调整病患身体的位置,而且可以在特定的场合下实现病患身体的重要部分先行抬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上辊上安装有上传动轮,所述下辊上安装有下传动轮,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均与转运驱动器的输出轴联动,所述的上辊与上传动轮之间以及下辊与下传动轮之间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其中任一单向轴承锁死则另一单向轴承自由转动。通过单向轴承的作用,可以使得上辊和下辊同步转动过程中由于外径变化产生的差速问题,因此通过单个驱动器即可实现柔性带的往复转动,并且柔性带不会由于差速问题而产生松弛,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可拆式的安装于上辊和下辊上。通过紧固件可以实现柔性带与上辊和下辊的快速拆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的导向辊组件包括支撑辊,所述的支撑辊安装于机架上靠近前辊所在的位置,所述支撑辊位于工作区内的柔性带的双层结构之间,所述的支撑辊与上层柔性带的下端面相抵靠,使得上层柔性带沿厚度方向弯曲形成导向段和支撑段,上层柔性带的导向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5°~10°,所述支撑辊的轴线与前辊的轴线之间沿水平方向的间距b为70mm~100mm,所述支撑辊沿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与前辊沿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之间沿垂直方向的间距c为15mm~30mm。通过支撑辊在上层柔性带中形成导向段和支撑段,由此便于患者通过斜面平缓的抬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行走机构的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至靠近前辊所在位置。行走机构的驱动部分也可以设置在设备安装区内,因此行走机构也可以大大减小其竖直方向的厚度,因此行走机构位于工作区下方的部分与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堆叠后的整体厚度也远远小于现有技术的转运机器人,因此不仅提高了工作区内的承载能力,而且使得病患的抬升幅度小。另外通过行走机构与床面的滚动,不仅有利于患者背部与床面分离,而且通过床面的支撑,大大提高了工作区内柔性带的承载扭矩。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工作区内的下层柔性带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的隔板与机架固定。通过隔板可以使得下层柔性带与行走机构进行物理隔离,避免下层柔性带卡入行走机构内发生机械故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工作区内的上层柔性带和下层柔性带之间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与机架固定,使得上层柔性带受到外力下凹至与支撑板相抵靠时所述支撑板托举上层柔性带。通过支撑板可以托举上层柔性带,提高上层柔性承载病患的能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检测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上位移值的第一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检测工作区内病人所在位置的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可以自动监控上辊和下辊上柔性带的收卷程度,避免过行程而导致柔性带拉断或者柔性带的端部与上辊或下辊脱离,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可以自动监测位于工作区内病患的位置,避免发生病患没有转运到位而导致的病患从设备上移位甚至发生跌落的情况。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驱动部件均安装于一侧,因此用于载人的工作区的厚度以及工作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机架移动,所述行走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病人的工作区,所述的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紧绷形成用于托举病人的支撑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置于工作区一侧的设备安装区,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动辊组件,所述的工作区内远离设备安装区的一侧设有导向辊组件,所述的驱动辊组件与所述的导向辊组件相互协作以驱使绕于驱动辊组件和导向辊组件外的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位于支撑面上的病人随柔性带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机架移动,所述行走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病人的工作区,所述的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紧绷形成用于托举病人的支撑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置于工作区一侧的设备安装区,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动辊组件,所述的工作区内远离设备安装区的一侧设有导向辊组件,所述的驱动辊组件与所述的导向辊组件相互协作以驱使绕于驱动辊组件和导向辊组件外的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位于支撑面上的病人随柔性带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组件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的导向辊组件包括一前辊,所述的上辊和下辊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柔性带的一端卷收于上辊上,柔性带的另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经前辊的外侧壁绕行后朝下辊所在位置延伸至卷收于下辊上,所述柔性带靠近前辊的部分经前辊换向后形成双层结构,上层柔性带和下层柔性带之间留有间隙,上层柔性带的上方区域形成转运空间,用于容纳病人,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设有转运驱动器,所述转运驱动器通过驱动上辊或下辊转动使得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后退或前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至少两个行走机构,全部的行走机构沿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带为多个,多个柔性带沿机架的宽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所述的设备安装区内位于各柔性带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各自对应的上辊、下辊和转运驱动器,所述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升王洪波桑凌峰石少华甘中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