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82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包括支架、销轴一、传动杆、转轴、转辊、细丝、安装轴、安装架、水管、电动机、驱动杆、滑条、销轴二、连接杆和滑块,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前端面,安装轴通过转辊转动连接在安装架内部,水管镶嵌于安装轴内部,细丝设置在安装轴环形侧面下侧,该设计实现均匀浇灌,驱动杆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端上,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条内部,销轴二固定设置在滑块上,驱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二上,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滑条右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杆外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一上,该设计利用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核心的动力输出,并驱动细丝摆动,增加浇灌面积,提升了雾化浇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笋种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现有技术中竹笋已经普遍在蔬菜大棚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水分或养料的灌溉,但现有的浇灌设备大多利用水泵进行动力的输出,一方面浇灌以水流的方式,均匀度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依靠电机改变角度,浇灌面积较小,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喷雾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浇灌设备大多利用水泵进行动力的输出,一方面浇灌以水流的方式,均匀度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依靠电机改变角度,浇灌面积较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摆动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架、销轴一、传动杆、转轴、转辊、细丝、安装轴、安装架和水管,所述传动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架顶端,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传动杆后端中间位置,且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前端面,所述销轴一固定设置在传动杆前端面上侧,所述安装轴通过转辊转动连接在安装架内部,所述水管镶嵌于安装轴内部,所述细丝设置在安装轴环形侧面下侧,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支架前端,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杆、滑条、销轴二、连接杆和滑块,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支架前端,所述驱动杆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滑条滑动连接在支架前端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条内部,所述销轴二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二上,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滑条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外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一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设有五组,五组所述安装轴等距转动连接在安装架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细丝与水管之间开设有漏水孔,且水管与外接泵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条内部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条形滑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外端开设有活动口,且所述销轴一与活动口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供滑条左右滑动的滑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添加了细丝、安装轴、安装架和水管,该设计可将水管中的水流雾化,并均匀喷洒在竹笋种植土地上,实现均匀浇灌;因添加了电动机、驱动杆、滑条、销轴二、连接杆和滑块,该设计利用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核心的动力输出,并驱动细丝摆动,增加浇灌面积,提升了雾化浇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支架;2.摆动机构;3.销轴一;4.传动杆;5.转轴;6.转辊;7.细丝;8.安装轴;9.安装架;10.水管;21.电动机;22.驱动杆;23.滑条;24.销轴二;25.连接杆;26.滑块;a.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喷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摆动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支架1、销轴一3、传动杆4、转轴5、转辊6、细丝7、安装轴8、安装架9和水管10,传动杆4固定设置在安装架9顶端,转轴5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后端中间位置,且转轴5转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销轴一3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前端面上侧,安装轴8通过转辊6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内部,水管10镶嵌于安装轴8内部,细丝7设置在安装轴8环形侧面下侧,该设计可将水管10中的水流雾化,并均匀喷洒在竹笋种植土地上,实现均匀浇灌。摆动机构2设置在支架1前端,摆动机构2包括电动机21、驱动杆22、滑条23、销轴二24、连接杆25和滑块26,电动机21设置在支架1前端,驱动杆22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动机21的输出端上,滑条23滑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滑块26滑动连接在滑条23内部,销轴二24固定设置在滑块26上,驱动杆22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二24上,连接杆25固定设置在滑条23右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杆25外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一3上,该设计利用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核心的动力输出,并驱动细丝7摆动,增加浇灌面积,提升了雾化浇灌效果。安装轴8设有五组,五组安装轴8等距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内部,细丝7与水管10之间开设有漏水孔a,且水管10与外接泵管相连接,滑条23内部开设有条形滑槽,滑块26位于条形滑槽内部,连接杆25外端开设有活动口,且销轴一3与活动口相匹配,支架1上设置有供滑条23左右滑动的滑轨。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外接泵管将水或养料输送至水管10内部,并通过漏水孔a输送至细丝7上,运行电动机21,电动机2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驱动杆22转动,当驱动杆22外端由左至右转动时,推动滑块26在滑条23内上下滑动,并推动滑条23向右滑动,滑条23推动连接杆25向右移动,连接杆25通过销轴推动传动杆4顺时针摆动,同理,当驱动杆22外端由右至左转动时,推动滑块26在滑条23内上下滑动,并拉动滑条23向左滑动,滑条23拉动连接杆25向左移动,连接杆25通过销轴拉动传动杆4逆时针摆动,由此往复,传动杆4往复摆动,带动安装架9往复摆动,安装架9带动安装轴8往复摆动,安装轴8带动细丝7往复摆动,细丝7将水流雾化后喷洒在竹笋种植土地上,同时在摆动的过程中,安装轴8通过转辊6转动,增加雾化浇灌的面积,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浇灌设备大多利用水泵进行动力的输出,一方面浇灌以水流的方式,均匀度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依靠电机改变角度,浇灌面积较小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摆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架(1)、销轴一(3)、传动杆(4)、转轴(5)、转辊(6)、细丝(7)、安装轴(8)、安装架(9)和水管(10),所述传动杆(4)固定设置在安装架(9)顶端,所述转轴(5)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后端中间位置,且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所述销轴一(3)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前端面上侧,所述安装轴(8)通过转辊(6)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内部,所述水管(10)镶嵌于安装轴(8)内部,所述细丝(7)设置在安装轴(8)环形侧面下侧;所述摆动机构(2)设置在支架(1)前端,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电动机(21)、驱动杆(22)、滑条(23)、销轴二(24)、连接杆(25)和滑块(26),所述电动机(21)设置在支架(1)前端,所述驱动杆(22)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动机(21)的输出端上,所述滑条(23)滑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所述滑块(26)滑动连接在滑条(23)内部,所述销轴二(24)固定设置在滑块(26)上,所述驱动杆(22)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二(24)上,所述连接杆(25)固定设置在滑条(23)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25)外端转动连接在销轴一(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摆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架(1)、销轴一(3)、传动杆(4)、转轴(5)、转辊(6)、细丝(7)、安装轴(8)、安装架(9)和水管(10),所述传动杆(4)固定设置在安装架(9)顶端,所述转轴(5)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后端中间位置,且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所述销轴一(3)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前端面上侧,所述安装轴(8)通过转辊(6)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内部,所述水管(10)镶嵌于安装轴(8)内部,所述细丝(7)设置在安装轴(8)环形侧面下侧;所述摆动机构(2)设置在支架(1)前端,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电动机(21)、驱动杆(22)、滑条(23)、销轴二(24)、连接杆(25)和滑块(26),所述电动机(21)设置在支架(1)前端,所述驱动杆(22)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动机(21)的输出端上,所述滑条(23)滑动连接在支架(1)前端面,所述滑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起林芦笋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