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环剥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81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树环剥钳,其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为上、下平行排列的两个刀片,所述两个刀片之间且垂直于刀片方向设有刨刀,所述刨刀以及两个刀片的刀刃均朝向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与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设有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中心线延伸方向与刀片垂直,所述两个滚轮的间距可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剥效率并且避免了环剥对树枝干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环剥钳
本技术属于农业用器械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果树环剥钳。
技术介绍
环剥(环割、剥皮),是指果树在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以暂时中断有机物质向下输送,减少供给根系的营养,增加剥口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乙烯、脱落酸(ABA)的积累,从而抑制剥口以上部位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达到促花、保果、壮果、催熟增糖的效果。环剥在果树上应用,历史久远,方法简单,省工、高效,但环剥也是一项费工费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适当的工具完成,否则会增加成本、影响果品品质,还会导致果树落叶、枯枝、死树、树势早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同时具有环割、剥皮的工具,如中国专利CN201690816U一种果树枝干环剥钳(公开日期20110105),其包括钳柄、转轴和钳头,两个钳头内侧对应设置有弧形环剥刀刃,环剥刀刃的截面为U形,环剥刀刃的宽度为3-4mm;所述环剥钳虽然有效地提高了环剥效率,但是在环剥过程中由于两个钳头均设有环剥刀刃,环剥钳在旋转过程中会对已经进行过环剥的局部树枝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使用如中国专利CN2061964411U公开的一种新型果树环剥刀(公开日期20161114),其包括弧形刀壁、刀柄和去皮爪,弧形刀壁中插设有沿弧度方向设置刀片;虽然环剥刀能够有效地防止了环剥过程中对树枝造成二次伤害,但是在使用和施加环割和剥离树皮的力度不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环剥钳,所述果树环剥钳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剥效率并且避免了环剥的树皮是对树枝干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果树环剥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为上、下平行排列的两个刀片,所述两个刀片之间且垂直于刀片方向设有刨刀,所述刨刀的刀刃以及两个刀片的刀刃均朝向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与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设有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中心线延伸方向与第二钳体夹合部垂直,所述两个滚轮的间距可调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和第二钳体的夹合部均呈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两个刀片之间的距离为6mm。进一步地,所述刨刀的安装方式为:刨刀上和/或下端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通过螺栓与刀片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刨刀刀刃朝向第一钳体的手持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安装方式为:滚轮中心轴两端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与第二钳体夹合部连接。进一步地,一个限位机构固设于第二钳体夹合部的前端,所述第二钳体夹合部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另一个限位机构的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二钳体夹合部连接;两个限位机构的滚轮的半径为r,两个滚轮中心所连弧线的半径为R+r,所述R为7.5-35mm。或者,所述第二钳体夹合部上设有五个螺纹孔,所述限位机构的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二钳体夹合部连接;两个限位机构的滚轮的半径为r,两个滚轮中心所连弧线的半径为R+r,所述R为7.5-35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三角形状,所述连接片通过两个螺栓与第二钳体的夹合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钳体的手持部和第二钳体的手持部外均设套有防滑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和第二钳体均呈圆弧状,弧形刀刃能够贴近树干;通过在第一钳体弧形刀刃和刨刀的设置并通过夹合部的旋转完成对果树的环割和剥皮,有效地提高环剥效率。2)本技术所述第二钳体设有两个间距可调节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为滚轮,一方面通过滚轮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二钳体对果树枝干造成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通过可调整间距的滚轮的设置能够使得本技术所述环剥工具应用于直径在15-70mm之间的果树枝干的环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果树环剥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述刨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两个限位机构位置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所述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果树环剥钳,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通过轴销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1的手持部和第二钳体2的手持部外均设套有防滑套。所述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为上、下平行排列的两个刀片11,两个刀片11能够同时作用于树枝干上进行环切,两个环切切口之间的树皮为等待剥离的树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两个刀片11之间的距离为6mm。所述两个刀片11之间且垂直于刀片11方向设有刨刀4,所述刨刀4将环切后等待剥离的树皮剥落;本实施例中,所述刨刀4的安装方式为:刨刀4上端设有安装片41,所述安装片41通过螺栓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刨刀4的刀刃42以及两个刀片11的刀刃12均朝向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的内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刨刀4刀刃朝向第一钳体1的手持部方向。所述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与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的内侧设有两个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滚轮52,所述两个限位机构5中滚轮52的间距可调整;所述滚轮52能够在进行环切剥皮的过程中与果树枝干表面滚动连接,减少了第二钳体2与果树枝干表面的摩擦力,保护果树枝干不被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伤害。本实施例中,滚轮52的安装方式为:滚轮52的中心轴53两端连接有连接片51,所述连接片51通过一个螺栓与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连接。一个限位机构5固设于第二钳体2夹合部的前端,所述第二钳体2夹合部上设有四个螺纹孔22,所述另一个限位机构5的螺栓穿过螺纹孔22与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连接;两个限位机构5的滚轮52的半径为r,两个滚轮52中心所连弧线的半径为R+r,所述R(果树的半径)为7.5-35mm。即一个滚轮固定,另一个滚轮通过安装于不同的螺纹孔来调整两个滚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粗细的果树,本实施例所述果树环剥钳能够适用于直径为15-70mm的果树枝干。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和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均呈圆弧状。使用时,如图1、4所示,1)手持第一钳体1的手持部和第二钳体2的手持部;2)根据果树枝干的粗细调整一个滚轮52在第二钳体2夹合部上的安装位置;3)用第一钳体1的夹合部和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夹紧树枝干;4)转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使第一钳体1的两个刀片11先对树枝干进行环切,同时刨刀4对已经环割的树皮剥离,完成果树枝干环剥工作。环剥的时候钳体单向旋转:第一钳体1在右侧时,顺时针旋转;第一钳体1在左侧时,逆时针旋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钳体2上设有五个螺纹孔,所述限位机构5的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二钳体2连接;为了稳固限位机构5与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的安装,所述限位机构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片51呈三角形状,所述连接片51与第二钳体2的夹合部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在一起。以上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环剥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为上、下平行排列的两个刀片,所述两个刀片之间且垂直于刀片方向设有刨刀,所述刨刀的刀刃和两个刀片的刀刃均朝向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与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设有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中心线延伸方向与第二钳体的夹合部垂直,所述两个滚轮的间距可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环剥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为上、下平行排列的两个刀片,所述两个刀片之间且垂直于刀片方向设有刨刀,所述刨刀的刀刃和两个刀片的刀刃均朝向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与第一钳体的夹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钳体的夹合部的内侧设有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中心线延伸方向与第二钳体的夹合部垂直,所述两个滚轮的间距可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果树环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和第二钳体的夹合部均呈圆弧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果树环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夹合部两个刀片之间的距离为6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果树环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刨刀的安装方式为:刨刀上和/或下端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西智陈锦永顾红张威远程大伟张洋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