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110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包括充气后呈拱形且与隧道内壁相匹配的气囊体,气囊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液压伸缩杆相连接的支撑点位,气囊体上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中设有注浆孔;液压伸缩杆安装于隧道内地面上的地栓装置中。隧道内发生渗水,或监测到有渗水可能时,架设液压伸缩杆支撑起气囊体,由高压充气泵进行充气,由液压伸缩杆调节至接近隧道顶部,起到堵水和疏水作用,将水沿气囊体外表面疏导至隧道内排水沟处。充气后注浆孔达到预定口径,连接注浆管,为缺陷部位进行注浆支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疏导隧道内渗水及进行及时加固,减少隧道施工风险,提升隧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技术,尤其是一种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量建设城市地下交通线路。不同于地上交通工程建设,隧道建设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由于土层中水流难以控制,容易出现隧道初支后渗水的问题,在断层地带和富水地层中尤为常见,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危险性。隧道渗水事故的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扩大的可能,不仅会延误工期、破坏施工作业面,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现今一般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初支时的混凝土喷射来加固土体,防止渗水,但初支的混凝土喷射并不一定能达到足够的保护强度,且无法针对问题区域进行及时处理,当渗水情况发生时,易快速扩大渗水面积,造成难以修补的情况,并且没有有效加固措施,亟待改进。中国专利申请CN107489435A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法隧道的可更换式充气式止水带,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止水带无法有效解决隧道渗水漏水的问题,其具有施工方便,能够提高隧道伸缩缝处的防水能力,隧道运营期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气囊槽,所述气囊槽与气囊贴合设置,所述气囊槽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包括充气后呈拱形且与隧道内壁相匹配的气囊体,气囊体中设置若干注浆孔,注浆孔纵向贯穿于气囊体,且与气囊体内的腔体密封隔绝,随气囊体预制好,当气囊体充气完成后便显露出注浆孔,同时在气囊体上表面的每个注浆孔孔口处,设有一圈环形凸起,防止水流通过注浆孔漏入隧道内;气囊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液压伸缩杆相连接的支撑点位,液压伸缩杆安装于隧道内地面上的地栓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包括充气后呈拱形且与隧道内壁相匹配的气囊体,气囊体中设置若干注浆孔,注浆孔纵向贯穿于气囊体,且与气囊体内的腔体密封隔绝,随气囊体预制好,当气囊体充气完成后便显露出注浆孔,同时在气囊体上表面的每个注浆孔孔口处,设有一圈环形凸起,防止水流通过注浆孔漏入隧道内;气囊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液压伸缩杆相连接的支撑点位,液压伸缩杆安装于隧道内地面上的地栓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体为按照施工隧道尺寸预制成型,气囊体充气后顶部厚度在1.4-1.8m,两侧厚度在0.8-1.2m,材质为可收缩橡胶材质,可承受小范围突水的压力,当水头冲击到气囊体上时,气囊体通过小幅形变来吸收水头能量,疏导水流至隧道两侧的排水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体底部留有充气孔,由高压充气泵向充气孔里充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体下表面的支撑点位处有橡胶加厚圆垫,橡胶加厚圆垫上有铁质方形凹槽,液压伸缩杆的末端为方形,插入铁质方形凹槽就被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超出气囊体上表面15-20cm,避免当外侧面有水流经过时,水流通过注浆孔直接渗漏于隧道内部,在连接注浆管进行注浆支护时,孔周围的一圈环形凸起更利于对缺陷部位进行加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急型防渗水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注浆孔中,设有长度为0.4m的旋转螺纹,用于与注浆管头部的螺纹拧合,固定注浆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春泉时泽俊侯文增隋宏韬吕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