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及汽车存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507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07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及汽车存储充电系统,立体车库包括车库、集中充电柜、第一充电对接装置及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车库包括多层车位支架,每层车位支架内均设置有多个储车组件;储车组件包括横移框架、提升车盘、横移机构及提升机构;提升车盘设置在横移框架上;横移机构设置在横移框架上;提升机构设置在横移框架及提升车盘之间;第一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横移框架上,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提升车盘上;集中充电柜用于向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供电;提升车盘上还设置有充电插座,其与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连接。可见,集中充电柜可为所有车位充电,节省成本,且可单独控制每一车位的充电时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及汽车存储充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及汽车存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立体车库上装移动充电桩,每个车位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充电桩,无法实现集中充电,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及汽车存储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的每一个车位上均设置有一个独立的充电桩,无法实现集中充电,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库、集中充电柜、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以及充电插座;其中,所述车库包括从上向下分布的多层车位支架,每层所述车位支架内设置有多个储车组件;所述储车组件包括横移框架、提升车盘、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所述提升车盘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之间,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升降所述提升车盘;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集中充电柜用于向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供电;所述充电插座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为集电器;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为滑触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库还包括底座框架以及横移车盘;其中,所述底座框架位于多层所述车位架的最下层,且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有多个沿着所述底座框架的长度方向顺次排布的横移车盘;所述横移车盘与所述底座框架之间也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移车盘相对所述底座框架沿着所述底座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框架包括四边形框架以及车轮;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任一顶角处设置有车轮;沿平行于所述四边形框架宽度方向的两个车轮通过连接轴相连接;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轮、从动轮以及链条;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上,所述驱动轮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驱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带动两个所述车轮同步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卷筒以及提升绳索;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筒相连接;所述卷筒上设置有提升绳索,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卷筒旋转,以带动所述提升绳索卷起或者放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框架设置有沿所述底座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护栏,且所述护栏与所述底座框架之间也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升降所述护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护栏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所述护栏沿着所述底座框架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框架的顶角处均对应地设置有一个所述提升机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位支架上设置有绝缘层。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存储充电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立体车库,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立体车库,包括车库、集中充电柜、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以及充电插座,车库包括从上向下分布的多层车位支架,每层车位支架内设置有多个储车组件;储车组件包括横移框架、提升车盘、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提升车盘设置在横移框架上;横移机构设置在横移框架上,用于带动横移框架以及提升车盘移动;提升机构设置在横移框架以及提升车盘之间,提升机构用于升降提升车盘;第一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横移框架上,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提升车盘上,且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第二充电对接装置可拆卸连接;集中充电柜用于向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供电;充电插座设置在提升车盘上,且充电插座与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立体车库,使用时,二层及其以上层的车位支架,初始状态下,横移框架处于其所在的车位支架上,当有电动汽车充电时,横移框架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到与立体车库的进口处相邻的第一个车位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提升机构降下提升车盘至最底层,此时,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也将也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相分离开,电动车驶入提升托盘内,并将充电枪分别插设在电动车以及充电插座上,而后,提升机构将提升车盘以及其上的车提升到原来的车位支架层,即回归到对应的横移框架内,且提升车盘上的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与横移框架上的第一充电对接装置咬合,由于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集中充电柜通过电缆相连接,而第二充电对接装置通过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集中充电柜能够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且在通电的过程中,如果想停止充电,也可利用提升机构降低提升车盘,使得提升车盘上的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与横移框架上的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相分离,停止充电,即对于不同车位上的电动汽车可单独控制其工作时间。当充电完成后,横移框架以及其上的提升车盘和电动车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到与立体车库的进口处于同一竖直线处,提升机构降下提升车盘以及电动汽车至最底层,与此同时,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也与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相断开,从而不再为电动车充电,电动车可从车库的入口开走,完成了充电过程,当然,也可通过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控制不同车位上的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咬合或者分离,进而控制不同车位上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不仅限于此,充电的控制除了通过提升车盘下降是二次对接断开外,还可以通过系统来控制,如果车辆在上面充满电,系统可以直接停止对那个车位送电。此外,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利用提升机构将提升车盘下降至车库的最底层,汽车驶入,在将提升车盘提升,不利用横移机构,仍旧可完成充电,对于底层的只需要利用横移机构横移横移框架以及提升车盘,电动汽车驶入后连接后即可充电,当然,车库的最底层沿其长度方向敞开设置,车直接驶入。当然,本立体车库除具有充电的功能外,还可用于单独存放车辆,也不仅限于存放电动汽车。可见,本申请的立体车库,集中充电柜可以控制整个车库里所有车位的充电,节省充电柜和控制系统的数量,进而降低成本,也可通过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控制不同车位上的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咬合或者分离,进而控制不同车位上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实现单独控制充电时间,更加安全、可靠,,且通过车库系统与集中充电系统的连接或者断开,可控制车库里同时充电的数量,降低电网的负荷,提高充电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存储充电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立体车库,因而,既能够实现对车辆的存放,还能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尤其可采用同一集中充电柜可为所有车位充电,节省了集中充电柜的数量,节省了成本,且利用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可实现单独控制每一车位汽车充电时间,彼此不互相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集中充电柜、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以及充电插座;其中,所述车库包括从上向下分布的多层车位支架,每层所述车位支架内设置有多个储车组件;所述储车组件包括横移框架、提升车盘、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所述提升车盘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之间,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升降所述提升车盘;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集中充电柜用于向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供电;所述充电插座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集中充电柜、第一充电对接装置、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以及充电插座;其中,所述车库包括从上向下分布的多层车位支架,每层所述车位支架内设置有多个储车组件;所述储车组件包括横移框架、提升车盘、横移机构以及提升机构;所述提升车盘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以及所述提升车盘之间,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升降所述提升车盘;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集中充电柜用于向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供电;所述充电插座设置在所述提升车盘上,且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对接装置为集电器;所述第二充电对接装置为滑触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还包括底座框架以及横移车盘;其中,所述底座框架位于多层所述车位架的最下层,且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有多个沿着所述底座框架的长度方向顺次排布的横移车盘;所述横移车盘与所述底座框架之间也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移车盘相对所述底座框架沿着所述底座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框架包括四边形框架以及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农黎嘉殷陈文辉邓海飞吴劲峰麦铭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