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上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41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瓶上瓶装置,由架座和升降架构成,所述升降架嵌合固定于架座上,所述架座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所述架座架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架座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柱另一端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一端嵌合于固定柱内部,另一端与升降架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架的架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多个。架体结构的上瓶装置设计,避免了人工搬运不小心造成钢瓶掉落的现象,多个滑动结构锁紧架对钢瓶支撑时,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对不同体积的钢瓶提供支撑,升降形式的上瓶流程设计,使得整个上瓶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液压升降机的升降形式调节方便,同时也不需要连接其他的辅助设备。

A Bottling Device for Cylind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linder mounting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rame and a lifting frame. The lifting frame is embedded and fixed on the frame. The frame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lift. The fram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column. One end of the fixed column is welded and fixed with the frame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column is equipped with a telescopic column.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column is embedded in the fixed column and the other end is embedded in the fixed column. The end is welded and fixed with the lifting frame; the inner wall of the lif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rod, and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ds. The design of the upper bottle devi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 avoids the phenomenon of cylinder dropping caused by manual handling carelessly. When several sliding structure locking frames support cylinders, they can also provide support for different volumes of cylinders while exerting uniform force. The process design of lifting bottles makes the whole process of lifting bottles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lifting form of hydraulic lifts. Easy to adjust, but also do not need to connect other auxiliar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瓶上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瓶配件设备
,具体为一种钢瓶上瓶装置。
技术介绍
钢瓶贮存高压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的钢制瓶。钢瓶的安全储存和运输气体钢瓶一般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对于装满气体的钢瓶运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上瓶流程,所述上瓶就是将满载的钢瓶放置于相应的运输装置上。目前对于钢瓶的上瓶没有具体的上瓶装置,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搬运,由于满载得钢瓶重量较重,人工搬运时,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过度支出,同时人力搬运也容易造成钢瓶掉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瓶上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瓶上瓶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瓶上瓶装置,由架座和升降架构成,所述升降架嵌合固定于架座上,所述架座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所述架座架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架座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柱另一端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一端嵌合于固定柱内部,另一端与升降架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架的架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架架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均与液压升降机的升降柱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的架体上设有锁紧架;所述锁紧架由衔接柱和固定盘构成,所述固定盘焊接固定于衔接柱的一端,所述衔接柱另一端与升降架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盘设有两个且固定盘一端盘面上设有转动螺丝,所述转动螺丝分别与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轴体两端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一端与转轴轴体焊接固定,所述衔接杆另一端设有橡胶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胶轮两端轮面上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衔接杆一端槽孔内锁扣嵌合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架座和升降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成,所述架座和升降架的架体大小相同且嵌合结构对应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架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升降架架体四端角上,所述锁紧架之间的结构和固定形式均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柱嵌合固定柱内部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扣,所述固定柱柱体内部设有润滑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架体结构的上瓶装置设计,通过升降架上的锁紧架可以有效的对钢瓶提供有效的防滑支撑作用,避免了人工搬运时,不小心容易造成钢瓶掉落的现象,同时多个滑动结构锁紧架对钢瓶支撑时,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对不同体积的钢瓶提供支撑。2.通过升降形式的上瓶流程设计,使得整个上瓶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通过升降杆操控液压升降机升降柱的升降,通过升降柱带动升降架的升降来实现上瓶,液压升降机的升降形式调节方便,同时也不需要连接其他的辅助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瓶上瓶装置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瓶上瓶装置架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瓶上瓶装置锁紧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座,2-升降架,3-液压升降机,4-固定杆,5-锁紧架,6-固定柱,7-伸缩柱,8-衔接柱,9-固定盘,10-转轴,11-衔接杆,12-橡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瓶上瓶装置,由架座1和升降架2构成,所述升降架2嵌合固定于架座1上,所述架座1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机3,所述架座1架体上设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端与架座1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柱6另一端设有伸缩柱7,所述伸缩柱7一端嵌合于固定柱6内部,另一端与升降架2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架2架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4另一端均与液压升降机3的升降柱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上设有锁紧架5;所述锁紧架5由衔接柱8和固定盘9构成,所述固定盘9焊接固定于衔接柱8的一端,所述衔接柱8另一端与升降架2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盘9设有两个且固定盘9一端盘面上设有转动螺丝,所述转动螺丝分别与转轴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轴体两端设有衔接杆11,所述衔接杆11的一端与转轴10轴体焊接固定,所述衔接杆11另一端设有橡胶轮12。请参阅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胶轮12两端轮面上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衔接杆11一端槽孔内锁扣嵌合固定。通过对橡胶轮的固定,确保了钢瓶放置于锁紧架上时,橡胶轮可以为钢瓶提供支撑防滑的作用。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架座1和升降架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成,所述架座1和升降架2的架体大小相同且嵌合结构对应一致。不锈钢材质保证了架座和升降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架座和升降架架体大小和嵌合结构对应确保了架座和升降架嵌合结构的一致性,为升降的稳定提供了保障。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架5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升降架2架体四端角上,所述锁紧架5之间的结构和固定形式均相同。分布均匀的多个锁紧架的结构和固定方式相同,使得在对钢瓶提供支撑时,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请参阅图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柱7嵌合固定柱6内部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扣,所述固定柱6柱体内部设有润滑油。伸缩柱的限位扣避免了伸缩柱伸缩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润滑油起到润滑降低摩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瓶上瓶装置,在对钢瓶上瓶之前,首先将该装置搬运至运输装置处,在确认位置后,将钢瓶横放置升降架2架体的锁紧架5上,锁紧架5上的橡胶轮12对钢瓶瓶体提供衔接支撑,此时,根据钢瓶的体积大小,衔接杆11会自动调节支撑的角度,对钢瓶支撑固定后,通过升降杆对液压升降机3的升降柱进行升降,升降柱将带动升降架2的升降,升降架2同钢瓶一同升降至运输装置处,将钢瓶卸下即可,卸瓶后,将液压升降机3进行泄压,准备下一次上瓶。本专利技术的架座1,升降架2,液压升降机3,固定杆4,锁紧架5,固定柱6,伸缩柱7,衔接柱8,固定盘9,转轴10,衔接杆11,橡胶轮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由于满载得钢瓶重量较重,人工搬运时,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过度支出,同时人力搬运也容易造成钢瓶掉落。本专利技术采用架体结构的上瓶装置设计,通过升降架2上的锁紧架5可以有效的对钢瓶提供有效的防滑支撑作用,避免了人工搬运时,不小心容易造成钢瓶掉落的现象,同时多个滑动结构锁紧架5对钢瓶支撑时,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对不同体积的钢瓶提供支撑,通过升降形式的上瓶流程设计,使得整个上瓶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通过升降杆操控液压升降机3升降柱的升降,通过升降柱带动升降架2的升降来实现上瓶,液压升降机3的升降形式调节方便,同时也不需要连接其他的辅助设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瓶上瓶装置,由架座(1)和升降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嵌合固定于架座(1)上,所述架座(1)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机(3),所述架座(1)架体上设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端与架座(1)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柱(6)另一端设有伸缩柱(7),所述伸缩柱(7)一端嵌合于固定柱(6)内部,另一端与升降架(2)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架(2)架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4)另一端均与液压升降机(3)的升降柱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上设有锁紧架(5);所述锁紧架(5)由衔接柱(8)和固定盘(9)构成,所述固定盘(9)焊接固定于衔接柱(8)的一端,所述衔接柱(8)另一端与升降架(2)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盘(9)设有两个且固定盘(9)一端盘面上设有转动螺丝,所述转动螺丝分别与转轴(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轴体两端设有衔接杆(11),所述衔接杆(11)的一端与转轴(10)轴体焊接固定,所述衔接杆(11)另一端设有橡胶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瓶上瓶装置,由架座(1)和升降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嵌合固定于架座(1)上,所述架座(1)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机(3),所述架座(1)架体上设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端与架座(1)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柱(6)另一端设有伸缩柱(7),所述伸缩柱(7)一端嵌合于固定柱(6)内部,另一端与升降架(2)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架(2)架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4)另一端均与液压升降机(3)的升降柱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2)的架体上设有锁紧架(5);所述锁紧架(5)由衔接柱(8)和固定盘(9)构成,所述固定盘(9)焊接固定于衔接柱(8)的一端,所述衔接柱(8)另一端与升降架(2)架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盘(9)设有两个且固定盘(9)一端盘面上设有转动螺丝,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素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