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32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包括竖立于墩身周围的两对支撑立柱、设于每对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组合支架、以及设于墩顶且与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的临时支座;其中,每个所述组合支架包括横跨设于单个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和墩顶上的承重梁,正交设于所述承重梁上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分配梁,以及设于所述分配梁上用以至少部分承托箱梁底部的托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通过合理布置,仅在箱梁底板处设置支架,同时,箱梁翼缘板下方只利用模板桁架作为支撑结构,实现箱梁的稳固支撑,节省了材料。此外,通过采用临时支座与支撑立柱搭配进行支撑,使现浇支架具有抗颠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
本技术涉及现浇箱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现浇箱梁施工中,一般采用临时支架对箱梁主体进行支撑,包括在箱梁内部搭设满布式支架、在箱梁的底板及翼板下方搭设支架、以及在支架底部设置支撑底座。一般地,支撑底座常采用砂筒进行临时支撑。然而上述的临时支架存在工期长,材料耗费大,受力不合理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支架材料损耗多,施工成本高。2.砂筒受力后会产生一定的竖向位移从而无法实现稳固支撑。此外,在挂篮施工过程中由于所有不平衡荷载对箱梁中心产生不平衡力矩,使得梁体具有倾覆风险,现有的临时支架未能抵御这种倾覆风险,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牢固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牢固、具有抗倾覆性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包括竖立于墩身周围的两对支撑立柱、设于每对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组合支架、以及设于墩顶且与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的临时支座;其中,每个所述组合支架包括横跨设于单个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和墩顶上的承重梁,正交设于所述承重梁上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分配梁,以及设于所述分配梁上用以至少部分承托箱梁底部的托架。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设于墩身顺桥向轴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中部设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墩身上对应的第一预埋件连接,以将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墩身相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用以加固连接的平联和斜撑。优选地,所述临时支座包括锚固支墩,以及贯穿所述锚固支墩的锚固钢筋。优选地,所述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还包括设于墩顶且配合所述支撑立柱共同支撑所述组合支架的支垫。优选地,所述支垫沿横桥向布设,包括固定于墩顶上的钢板和设于所述钢板上的工字钢。优选地,所述组合支架沿横桥向分布于所述箱梁底部两侧。优选地,所述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还包括设于其横桥向两侧中部的侧立柱,所述侧立柱设于所述托架的底部,所述侧立柱通过顶部设置连接板与所述托架实现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与墩柱的承台上对应的第二预埋件连接,所述第二预埋件包括设于其底部且用以连接所述承台的锚固件,以及设于其顶部且用以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钢板,其中所述锚固件为L型弯曲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1.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包括支撑立柱、组合支架和临时支座,其中支撑立柱作为承重基础,组合支架和临时支座共同承托箱梁,并且支撑立柱、组合支架和临时支座各自将箱梁的荷载分散到墩柱的墩顶、墩身和承台处,形成受力合理的支架。同时,本技术现浇支架通过合理布置,仅在箱梁底板处设置支架,同时,箱梁翼缘板下方只利用模板桁架作为支撑结构,就能实现箱梁的整体支撑,大大节省材料。2.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通过采用临时支座与支撑立柱搭配进行支撑。一方面,替代了传统的砂筒支撑,临时支座在受力后会仍然保持原有状态,使得支撑牢固;另一方面,通过临时支座的刚性支撑、结合锚固钢筋的柔性牵拉,实现了箱梁的锚固,使得设置了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的箱梁具有抗颠覆性,能够抵抗最远端块段及挂篮掉落产生的悬臂两侧不平衡升举力等各种情况组合下产生的倾覆力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的另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中临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中第二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连续梁0#梁段施工,需现浇支架与浇筑模板的配合才得以进行,0#梁段处因设有墩柱1,因此现浇支架可以结合墩柱1的结构进行搭设。参见图1,墩柱1的主体为墩身10,墩柱1的顶部为墩顶11,墩柱1的底部设有承台12,墩柱1内部对应于现浇支架的部分承受力支点设有若干预埋件。参见图1和图3,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中现浇支架包括竖立于墩身10周围的两对支撑立柱101、设于每对所述支撑立柱101上的组合支架102、以及设于墩顶11且与所述支撑立柱101对应的临时支座103。其中,所述支撑立柱101优选设于墩身10顺桥向轴线的两侧。组合支架102优选沿横桥向分布于所述箱梁2底部两侧。每个所述组合支架102包括横跨设于单个所述支撑立柱101顶端和墩顶11上的承重梁1021,正交设于所述承重梁1021上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分配梁1022,以及设于所述分配梁1022上用以至少部分承托箱梁2底部的托架1023。由于箱梁2翼板下方受力需求小,空间大,若在箱梁2翼板下搭设支架则损耗多,为了控制施工成本,本技术优选在箱梁2底部进行部分承托。尽管现浇支架与箱梁的承托面积较小,但是通过合理布置现浇支架与墩柱1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样能够实现稳固的支撑。其中,承重梁1021采用2I45a工字钢。根据实际工程要求,本实施例中,分配梁1022采用I45型钢,现浇支架单侧设置6排分配梁1022,单根分配梁1022的长度为14m,分配梁1022之间间距为45cm。分配梁1022与承重梁102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焊缝质量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现浇支架还包括设于墩顶11且配合所述支撑立柱101共同支撑所述组合支架102的支垫104。所述支垫104沿横桥向布设,包括固定于墩顶11上的钢板(未标示)和设于所述钢板上的工字钢(未标示)。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支垫104,能够就支撑立柱101与墩顶11之间的高度差进行灵活调整,以调节现浇支架的平衡。同时,通过调节支垫104的放置位置,能够调整承重梁1021的水平度,以实现箱梁2重量的最大化分散,保证稳固承托的同时还保证了现浇支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支垫104可通过墩顶11设置预埋钢板进行焊接固定。本技术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包括支撑立柱101、组合支架102和临时支座103,其中支撑立柱101作为承重基础,组合支架102和临时支座103共同承托箱梁,并且支撑立柱101、组合支架102和临时支座103各自将箱梁2的荷载分散到墩柱1的墩顶11、墩身10和承台12,形成受力合理的支架。由于箱梁2翼板下方受力需求小、空间大,搭设支架损耗多,施工成本高,本技术现浇支架通过合理布置,仅在箱梁2底板处设置支架而无需在箱梁2翼板下方设置任何支撑结构,就能实现箱梁2的支撑,大大节省材料。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101采用φ820×10mm的钢管,结合图2,所述支撑立柱101之间设有若干用以加固连接的平联1013和斜撑1012,平联1013和斜撑1012优选为槽钢。再次参见图1,所述支撑立柱101中部设有辅助支撑杆1011,所述辅助支撑杆1011与墩身10上对应的第一预埋件13连接,以将所述支撑立柱101与所述墩身10相固定,优选地,辅助支撑杆1011与支撑立柱101正交连接。参见图4,所述支撑立柱101的底部与墩柱1的承台12上对应的第二预埋件14焊接,并立于承台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立于墩身周围的两对支撑立柱、设于每对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组合支架、以及设于墩顶且与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的临时支座;其中,每个所述组合支架包括横跨设于单个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和墩顶上的承重梁,正交设于所述承重梁上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分配梁,以及设于所述分配梁上用以至少部分承托箱梁底部的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立于墩身周围的两对支撑立柱、设于每对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组合支架、以及设于墩顶且与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的临时支座;其中,每个所述组合支架包括横跨设于单个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和墩顶上的承重梁,正交设于所述承重梁上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分配梁,以及设于所述分配梁上用以至少部分承托箱梁底部的托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设于墩身顺桥向轴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中部设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墩身上对应的第一预埋件连接,以将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墩身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用以加固连接的平联和斜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0#梁段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座包括锚固支墩,以及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刚张红阳高世强肖向荣赵升辉陶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