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908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万向轮领域,尤其是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其包括:转向部、支架腿部和车轮,所述转向部主要由底板、轴承外套、卡簧、滚珠轴承和轴承内套组成,所述支架腿部由两支架腿片组成,所述支架腿片顶部与轴承外套相固接,所述车轮通过转轴和车轮轴承与支架腿片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轴承设置于轴承外套和轴承内套之间,所述轴承内套与底板相固接,所述轴承外套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簧卡接于环形卡槽中止挡滚珠轴承的顶部。它可以预防脚轮使用过程总出现脱落和掉轴承现象,从而增加脚轮寿命,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热量在车轮轴承的局部累积,造成车轮轴承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
本技术涉及万向轮领域,尤其是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轮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重型脚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轨道变形及使用过程总出现脱落和掉轴承现象,从而影响脚轮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它转向部以轴承内套为中心灵活旋转,以轴承和卡簧相配合,以底板固定,脚轮在承受大冲击力时,可保持轨道不变形,在受力的情况下,轴承上面增加卡簧,可以预防脚轮使用过程总出现脱落和掉轴承现象,从而增加脚轮寿命,轴承外皮热处理可以增加耐磨度,润滑油脂自循环系统的设计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热量在车轮轴承的局部累积,造成车轮轴承寿命缩短,通过润滑油脂自循环系统可使得在车轮转动时,润滑油脂进行流动,从而通过轮毂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部、支架腿部和车轮,所述转向部主要由底板、轴承外套、卡簧、滚珠轴承和轴承内套组成,所述支架腿部由两支架腿片组成,所述支架腿片顶部与轴承外套相固接,所述车轮通过转轴和车轮轴承与支架腿片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轴承设置于轴承外套和轴承内套之间,所述轴承内套与底板相固接,所述轴承外套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簧卡接于环形卡槽中止挡滚珠轴承的顶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滚珠轴承外皮经热处理。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卡簧采用65锰钢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滚珠轴承采用6207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和车轮轴承均采用轴承钢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轴承内套的外周向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滚珠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于凹槽中。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轴承外套的底部沿径向方向向内缩进形成用于止挡滚珠轴承内环和外环的环形台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转向部以轴承内套为中心灵活旋转,以轴承和卡簧相配合,以底板固定,脚轮在承受大冲击力时,可保持轨道不变形,在受力的情况下,轴承上面增加卡簧,可以预防脚轮使用过程总出现脱落和掉轴承现象,从而增加脚轮寿命,轴承外皮热处理可以增加耐磨度,润滑油脂自循环系统的设计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热量在车轮轴承的局部累积,造成车轮轴承寿命缩短,通过润滑油脂自循环系统可使得在车轮转动时,润滑油脂进行流动,从而通过轮毂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面);图3:本技术所述轮毂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部、支架腿部和车轮3,所述转向部主要由底板10、轴承外套11、卡簧12、滚珠轴承13和轴承内套14组成,所述支架腿部由两支架腿片20组成,所述支架腿片20顶部与轴承外套11相固接,所述车轮3通过转轴31和车轮轴承30与支架腿片20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轴承13设置于轴承外套11和轴承内套14之间,所述轴承内套14与底板10相固接,所述轴承外套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110,所述卡簧12卡接于环形卡槽110中止挡滚珠轴承13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滚珠轴承13外皮经热处理。优选所述卡簧采用65锰钢制成。优选的,所述滚珠轴承13采用6207轴承,所述滚珠轴承13和车轮轴承30均采用轴承钢制成。优选的,所述轴承内套14的外周向面形成有凹槽140,所述滚珠轴承13的内环过盈配合于凹槽140中。优选的,所述轴承外套11的底部沿径向方向向内缩进形成用于止挡滚珠轴承13内环和外环的环形台阶部111。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车轮3的轮毂32具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车轮3的轮毂32的壁体中开设有润滑油脂通道50,所述车轮轴承30为两个,所述车轮轴承30的内环与转轴31过盈配合,所述车轮轴承30的外环与轮毂32的内壁过盈配合,两车轮轴承30对称安装于轮毂32的轴承安装腔中,所述轮毂32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螺旋形的动力叶片51,所述动力叶片51位于两车轮轴承30之间,所述润滑油脂通道50的左端与左侧车轮轴承30的左侧腔体相连通,所述润滑油脂通道50的右端与右侧车轮轴承30的右侧腔体相连通,所述轮毂32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止挡压盖52,所述轮毂32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止挡压盖52,所述止挡压盖52的作用一是封闭轴承安装腔,二是止挡车轮轴承30。当车轮转动时,转轴31不动,轮毂32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形的动力叶片51螺旋运动,使在轴承安装腔中的润滑油脂产生动力并通过润滑油脂通道50进行自循环,避免了热量在局部的积累,使得润滑油脂中的热量可通过轮毂32及时散发出去,所述轮毂32宜选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部、支架腿部和车轮(3),所述转向部主要由底板(10)、轴承外套(11)、卡簧(12)、滚珠轴承(13)和轴承内套(14)组成,所述支架腿部由两支架腿片(20)组成,所述支架腿片(20)顶部与轴承外套(11)相固接,所述车轮(3)通过转轴(31)和车轮轴承(30)与支架腿片(20)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轴承(13)设置于轴承外套(11)和轴承内套(14)之间,所述轴承内套(14)与底板(10)相固接,所述轴承外套(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110),所述卡簧(12)卡接于环形卡槽(110)中止挡滚珠轴承(13)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抗冲击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部、支架腿部和车轮(3),所述转向部主要由底板(10)、轴承外套(11)、卡簧(12)、滚珠轴承(13)和轴承内套(14)组成,所述支架腿部由两支架腿片(20)组成,所述支架腿片(20)顶部与轴承外套(11)相固接,所述车轮(3)通过转轴(31)和车轮轴承(30)与支架腿片(20)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轴承(13)设置于轴承外套(11)和轴承内套(14)之间,所述轴承内套(14)与底板(10)相固接,所述轴承外套(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110),所述卡簧(12)卡接于环形卡槽(110)中止挡滚珠轴承(13)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抗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慎宝卢仙女谭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汇豪脚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