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6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以解决现有交换工作台动作过程繁杂,效率低,精度和刚性差,不易实现变角度、多工位加工的问题。由基座、中心轴、轴承、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转子、交换台、抱紧装置、转接板、编码器、上盖和下盖组成,基座安装于机床上,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于基座内部;直驱电机定子内套于基座上,直驱电机转子安装于中心轴上,在直驱电机定子的作用下可带动中心轴旋转;抱紧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于基座内部,可抱紧中心轴迫使中心轴停止转动;编码器安装于转接板上,对中心轴进行精确位置反馈;交换台安装于中心轴的上方,可随中心轴一起转动或停止;基座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可用于内部密封的上盖和下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
本技术属于数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
技术介绍
为解决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辅助上下料时间占用而导致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交换式工作台结构,当加工区工作台进行加工时,另一个工作台进行上下料等辅助工作,当加工区工作台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两工作台进行位置交换,分别执行加工动作和上下料动作。现有的交换式工作台结构有移动式和回转式两种,移动式交换工作台由于是双工位,不易于机床的小型化设计,也难于保证防护效果。回转式交换工作台虽然易于防护,但是在交互旋转过程中需要将其抬起、降落,以实现定位动作的松开夹紧,动作过程繁杂,效率低;另外在驱动方式上多数采用机械传动,精度及刚性略差;并且旋转角度多数为固定角度,不利于变角度、多工位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精度好、刚性高,可实现任意角度旋转交换的直驱式交换工作台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由基座、中心轴、轴承、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转子、交换台、抱紧装置、转接板、编码器、上盖和下盖组成,基座安装于机床上,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于基座内部;直驱电机定子内套于基座上,直驱电机转子安装于中心轴上,在直驱电机定子的作用下,直驱电机转子可带动中心轴旋转;抱紧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于基座内部,可抱紧中心轴迫使中心轴停止转动;编码器安装于转接板上,对中心轴进行精确位置反馈;交换台安装于中心轴的上方,可随中心轴一起转动或停止;基座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可用于内部密封的上盖和下盖。上述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所述抱紧装置可将中心轴在任意角度抱死。上述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所述交换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工作位,在中心轴的带动下可实现各工作位之间的旋转交换。上述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所述工作位之间设置有隔离板。上述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所述工作位上分别设置有多轴转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直驱电机驱动,无中间传动环节,精度高,稳定性强,刚性好;交换台旋转交换过程中无需执行抬起下落动作,动作过程简单,效率高;并且可实现任意角度交互旋转,能够满足多工位加工要求。另外,工作位上安装多轴转台,与机床直线轴配合可实现多轴联动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多轴直驱转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由基座1、中心轴2、轴承3、直驱电机定子4、直驱电机转子5、交换台6、抱紧装置7、转接板8、编码器9、上盖10和下盖11组成。基座1固定安装于机床上,中心轴2通过轴承3支承于基座1内部。直驱电机定子4内套于基座1上,直驱电机转子5安装于中心轴2上,在直驱电机定子4的作用下,直驱电机转子5可带动中心轴2旋转。抱紧装置7通过转接板8安装于基座1内部,并通过其内圈和外圈的配合可将中心轴2在任意角度抱死,迫使中心轴2停止转动。编码器9安装于转接板8上,对中心轴2进行精确位置反馈。为实现内部密封,基座1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上盖10和下盖11。交换台6安装于中心轴2的上方,可随中心轴2一起转动或停止。交换台6上设置有工作位61和工作位62,工作位61和工作位62上分别设置有直驱转台63和直驱转台64,可实现工件的极坐标加工。同时,为防止工作位61和工作位62相互干涉,在工作位61和工作位62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2,将直驱转台63和直驱转台64分别隔离在加工区和非加工区。当安装于工作位61上的直驱转台63处于加工区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安装于工作位62上的直驱转台64则处于非加工区,对工件进行上下料、定位夹紧等辅助加工动作。待直驱转台63上的工件加工完毕后,抱紧装置7将中心轴2松开,直驱电机定子4直接驱动直驱电机转子5带动中心轴2及交换台6转动180度,实现工作位61和工作位62的位置交换,然后抱紧装置7将中心轴2抱紧,实现交换工作台的高刚性锁紧,整个运动过程中编码器9对中心轴2进行位置的精确定位。交换完成后,交换至加工区的直驱转台64工作,对其安装的工件进行加工,交换至非加工区的直驱转台63则可对已加工完毕的工件执行下料动作,继续对下一个工件进行上料、定位、夹紧等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当直驱转台64上的工件完成加工时,再一次启动交换工作台的交换动作,依次循环。尽管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技术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由基座、中心轴、轴承、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转子、交换台、抱紧装置、转接板、编码器、上盖和下盖组成,基座安装于机床上,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于基座内部;直驱电机定子内套于基座上,直驱电机转子安装于中心轴上,在直驱电机定子的作用下,直驱电机转子可带动中心轴旋转;抱紧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于基座内部,可抱紧中心轴迫使中心轴停止转动;编码器安装于转接板上,对中心轴进行精确位置反馈;交换台安装于中心轴的上方,可随中心轴一起转动或停止;基座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可用于内部密封的上盖和下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式行星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由基座、中心轴、轴承、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转子、交换台、抱紧装置、转接板、编码器、上盖和下盖组成,基座安装于机床上,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于基座内部;直驱电机定子内套于基座上,直驱电机转子安装于中心轴上,在直驱电机定子的作用下,直驱电机转子可带动中心轴旋转;抱紧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于基座内部,可抱紧中心轴迫使中心轴停止转动;编码器安装于转接板上,对中心轴进行精确位置反馈;交换台安装于中心轴的上方,可随中心轴一起转动或停止;基座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蔚飞谷尚武孙宏图王岱李志仁侯照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