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制动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80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制动器结构,包括两个制动蹄,两个制动蹄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焊接有第一轴承的外圈,第一轴承焊接于对应的制动蹄上,两个制动蹄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凸轮,凸轮和两个第二轴承相配合,两个制动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弹簧槽,第一弹簧槽远离第一弹簧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对制动蹄进行复位,同时给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提供很好的保护措施,提高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刹车制动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刹车制动器结构。
技术介绍
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公开(公告)号CN2736595Y公开了一种刹车制动器,其结构是由制动蹄、蹄片和凸轮组成,两个半圆形的制动蹄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上,右端设置有开蹄轴承,凸轮设置在两个开蹄轴承的中间,两个制动蹄之间还设置有回位弹簧,制动蹄外侧设置有蹄片。该专利提出的一种刹车制动器中回位弹簧裸露在外,容易锈蚀,且回位弹簧拉伸时容易造成回位弹簧扭伤,影响制动蹄回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刹车制动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刹车制动器结构,包括两个制动蹄,两个制动蹄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焊接有第一轴承的外圈,第一轴承焊接于对应的制动蹄上,两个制动蹄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凸轮,凸轮和两个第二轴承相配合;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弹簧槽,第一弹簧槽远离第一弹簧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第一回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滑动轴,滑动轴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弹簧槽内,两个滑动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轴的外侧,且两个滑动轴相互转动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第一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滑块,第一限位滑块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弹簧槽内并焊接于滑动轴上。优选的,所述制动蹄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靠近对应的连接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远离第二弹簧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回位弹簧的一端。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靠近对应的转动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弹簧槽内,且第二回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滑动杆上。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第二弹簧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轴、第一弹簧槽、第一回位弹簧、滑动轴、第一限位滑槽、第一限位滑块、转动座、第二弹簧槽、第二回位弹簧、滑动杆、第二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对两个制动蹄进行复位,同时能够对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进行有效的保护,在使用时,凸轮的转动带动两个制动蹄在两个转动轴上转动张开,通过制动蹄带动连接轴转动移动,通过连接轴的转动移动,同时通过两个滑动轴的相互转动,从而实现滑动轴在第一弹簧槽内滑动带动第一回位弹簧拉伸,通过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一限位滑槽的配合保证滑动轴滑动不偏位,同时连接轴带动对应的滑动杆转动移动,通过转动座在对应的制动蹄上转动,从而实现滑动杆在对应的第二弹簧槽内滑动带动第二回位弹簧受力拉伸,通过第二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的配合保证滑动杆滑动不偏位,通过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对制动蹄进行复位,同时给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提供很好的保护措施;本技术能够更好的对制动蹄进行复位,同时给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提供很好的保护措施,提高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刹车制动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刹车制动器结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刹车制动器结构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动蹄、2转动轴、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凸轮、6连接轴、7第一弹簧槽、8第一回位弹簧、9滑动轴、10第一限位滑槽、11第一限位滑块、12转动座、13第二弹簧槽、14第二回位弹簧、15滑动杆、16第二限位滑块、17第二限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刹车制动器结构,包括两个制动蹄1,两个制动蹄1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上焊接有第一轴承3的外圈,第一轴承3焊接于对应的制动蹄1上,两个制动蹄1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承4,两个第二轴承4之间设有凸轮5,凸轮5和两个第二轴承4相配合,两个制动蹄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两个连接轴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第一弹簧槽7远离第一弹簧槽7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回位弹簧8的一端,第一回位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有滑动轴9,滑动轴9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弹簧槽7内,两个滑动轴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轴6的外侧,且两个滑动轴9相互转动安装,通过连接轴6、第一弹簧槽7、第一回位弹簧8、滑动轴9、第一限位滑槽10、第一限位滑块11、转动座12、第二弹簧槽13、第二回位弹簧14、滑动杆15、第二限位滑块16和第二限位滑槽17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对两个制动蹄1进行复位,同时能够对第一回位弹簧8和第二回位弹簧14进行有效的保护,在使用时,凸轮5的转动带动两个制动蹄1在两个转动轴2上转动张开,通过制动蹄1带动连接轴6转动移动,通过连接轴6的转动移动,同时通过两个滑动轴9的相互转动,从而实现滑动轴9在第一弹簧槽7内滑动带动第一回位弹簧8拉伸,通过第一限位滑块11和第一限位滑槽10的配合保证滑动轴9滑动不偏位,同时连接轴6带动对应的滑动杆15转动移动,通过转动座12在对应的制动蹄1上转动,从而实现滑动杆15在对应的第二弹簧槽13内滑动带动第二回位弹簧14受力拉伸,通过第二限位滑块16和第二限位滑槽17的配合保证滑动杆15滑动不偏位,通过第一回位弹簧8和第二回位弹簧14的配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对制动蹄1进行复位,同时给第一回位弹簧8和第二回位弹簧14提供很好的保护措施,本技术能够更好的对制动蹄1进行复位,同时给第一回位弹簧8和第二回位弹簧14提供很好的保护措施,提高第一回位弹簧8和第二回位弹簧14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中,第一弹簧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0,第一限位滑槽1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滑块11,第一限位滑块1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弹簧槽7内并焊接于滑动轴9上,制动蹄1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12,转动座12靠近对应的连接轴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弹簧槽13,第二弹簧槽13远离第二弹簧槽13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回位弹簧14的一端,连接轴6靠近对应的转动座1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滑动杆15,滑动杆15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弹簧槽13内,且第二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滑动杆15上,滑动杆1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17,第二弹簧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限位滑块16,第二限位滑块16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滑槽17内,通过连接轴6、第一弹簧槽7、第一回位弹簧8、滑动轴9、第一限位滑槽10、第一限位滑块11、转动座12、第二弹簧槽13、第二回位弹簧14、滑动杆15、第二限位滑块16和第二限位滑槽17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对两个制动蹄1进行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刹车制动器结构,包括两个制动蹄(1),两个制动蹄(1)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上焊接有第一轴承(3)的外圈,第一轴承(3)焊接于对应的制动蹄(1)上,两个制动蹄(1)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承(4),两个第二轴承(4)之间设有凸轮(5),凸轮(5)和两个第二轴承(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两个连接轴(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第一弹簧槽(7)远离第一弹簧槽(7)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回位弹簧(8)的一端,第一回位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有滑动轴(9),滑动轴(9)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弹簧槽(7)内,两个滑动轴(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轴(6)的外侧,且两个滑动轴(9)相互转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刹车制动器结构,包括两个制动蹄(1),两个制动蹄(1)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上焊接有第一轴承(3)的外圈,第一轴承(3)焊接于对应的制动蹄(1)上,两个制动蹄(1)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承(4),两个第二轴承(4)之间设有凸轮(5),凸轮(5)和两个第二轴承(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两个连接轴(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第一弹簧槽(7)远离第一弹簧槽(7)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回位弹簧(8)的一端,第一回位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有滑动轴(9),滑动轴(9)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弹簧槽(7)内,两个滑动轴(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轴(6)的外侧,且两个滑动轴(9)相互转动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0),第一限位滑槽(10)内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莹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