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69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出风口技术,包括:壳体、分流板、聚风罩、出风罩,壳体为筒状,分流板设置在壳体一端内部,以分流板端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圆形阵列设置内外两列倾斜贯通分流板两个端面的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使气流通过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两两气流旋转进入并相切,送出的气流快速旋转抛出,提高排风效率。

A cross-wall swirling diffus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the technology of air outlet, including shell, shunt plate, gathering hood and air outlet hood. The shell is cylindrical, and the shunt plate is arranged inside one end of the shell. With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end face of the shunt plate as the reference, a circular array is arranged, and the through holes and two through holes of the two end face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rows of the inclined shunt plate are arranged to make the air flow pas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consistently and consistently. The two or two airflow through the hole rotates into and tangent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airflow from the hole rotates and throws out rapidly, so as to improve the exhaus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出风口技术。
技术介绍
散流器是空调的送风口,让出风口出风方向分成多向流动,一般用在大厅等大面积地方的送风以便新风分布均匀,便于空气的快速均匀的混合,不会产生局部的风速过大,散流器的主要功能是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保持空气流速,使空气能够快速与室内空气混合或达到某处,在空调房间内,散流器排出的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必然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而不同的空气流动状况有着不同的调节温度效果,所以说散流器的形状以及结构可使空调区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气流速度和气流方向来快速混合室内空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为了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包括:壳体、分流板、聚风罩、出风罩;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分流板设置在壳体一端内部,以分流板端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圆形阵列设置内外两列倾斜贯通分流板两个端面的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使气流通过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两两气流旋转进入并相切;所述聚风罩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设置在壳体内,与壳体同轴设置,聚风罩截面积较大的底面与分流板连接,分流板内圈的贯通孔二设置在聚风罩的上方;所述出风罩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出风罩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聚风罩截面积较小的底面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罩外壁设有与外圈贯通孔一进入的风同向旋转的螺旋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罩内壁设有螺旋状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风罩内壁设有与内圈贯通孔二进入的风同向旋转的螺旋状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外圈上的贯通孔一两两距离为10-20毫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出风罩同样设为喇叭状。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斜置的贯通孔使气流快速旋转抛出,提高排风效率。2、本专利技术送出的旋转射流具有诱导比大,风速衰减慢的特点,可适用二种高度大面积送风。3、本专利技术的双通道结构加速气流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包括:壳体1、分流板2、聚风罩3、出风罩4;所述壳体1为筒状;所述分流板2设置在壳体1一端内部,以分流板2端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圆形阵列设置内外两列倾斜贯通分流板两个端面的贯通孔二22和贯通孔一21,使气流通过贯通孔一21和贯通孔二22两两气流旋转进入并相切;如图2所示,所述聚风罩3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设置在壳体1内,与壳体1同轴设置,聚风罩3截面积较大的底面与分流板2连接,分流板2内圈的贯通孔二22设置在聚风罩3的上方;所述出风罩4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出风罩4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聚风罩3截面积较小的底面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罩4外壁设有与外圈贯通孔一21进入的风同向旋转的螺旋凸起,加快了出风速度。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罩4内壁设有螺旋状凸起,加快了出风速度。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聚风罩3内壁设有与内圈贯通孔二22进入的风同向旋转的螺旋状凸起,加快了出风速度。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分流板2外圈上的贯通孔一21两两距离为10-20毫米,因两两贯通孔太远会使两两气流不能充分切割形成湍流。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与出风罩4同样设为喇叭状,诱导比大两股气流扩散效果更好,适用于更高室内建筑。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原理如下:工作时,一部分气流通过分流板2内圈贯通孔旋转进入聚风罩3内,多股气流沿聚风罩3内壁各自旋转并且两两相互碰撞切割,在聚风罩3上底孔的狭小部形成湍流进入出风罩4后与室内高温空气快速混合,一部分气流通过分流板2外圈贯通孔旋转进入聚风罩3与壳体1所形成圆锥形空腔内,多股气流各自旋转并且两两相互碰撞切割,气流在聚风罩3与壳体1所形成圆锥形空腔内与风罩4外壁形成附壁效应,气流通过出风罩4与壳体1的狭窄通道带动室内空气流动,与室内高温空气流快速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包括:壳体(1)、分流板(2)、聚风罩(3)、出风罩(4);所述壳体(1)为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2)设置在壳体(1)一端内部,以分流板(2)端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圆形阵列设置内外两列倾斜贯通分流板两个端面的贯通孔二(22)和贯通孔一(21),使气流通过贯通孔一(21)和贯通孔二(22)两两气流旋转进入并相切;如图2所示,所述聚风罩(3)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设置在壳体(1)内,与壳体(1)同轴设置,聚风罩(3)截面积较大的底面与分流板(2)连接,分流板(2)内圈的贯通孔二(22)设置在聚风罩(3)的上方;所述出风罩(4)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出风罩(4)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聚风罩(3)截面积较小的底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包括:壳体(1)、分流板(2)、聚风罩(3)、出风罩(4);所述壳体(1)为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2)设置在壳体(1)一端内部,以分流板(2)端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圆形阵列设置内外两列倾斜贯通分流板两个端面的贯通孔二(22)和贯通孔一(21),使气流通过贯通孔一(21)和贯通孔二(22)两两气流旋转进入并相切;如图2所示,所述聚风罩(3)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设置在壳体(1)内,与壳体(1)同轴设置,聚风罩(3)截面积较大的底面与分流板(2)连接,分流板(2)内圈的贯通孔二(22)设置在聚风罩(3)的上方;所述出风罩(4)为中部贯通的锥台形,出风罩(4)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聚风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