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送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09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低温送风口,包括集风箱,所述集风箱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集风箱上设有变风量控制装置以及风口调节装置,所述集风箱的内部设有进风空腔,所述变风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矩形槽中的挡风板,所述风口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均压箱一侧面上的风口调节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风口调节装置来实现在风循环过程中,室内的空气流动进入到保温层中循环利用,从而解决了一般低温送风口不能将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变风量控制装置来调节风量,在需要时,可以转动转轴,增大或减少出风量,而且通过设置的变风量控制装置还可以节省用电,减少资源浪费。

A Low Temperature Air Supply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in particular to a low-temperature air supply outlet, including a air collecting box, which has a rectangular groove on one side, a variable air volume control device and an air inlet regulating device on the air collecting box, an air inlet cavity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air collecting box, a variable air volume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a wind shield arranged in a rectangular groove, and an air outlet regul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In the process of wind circulation, the indoor air flow enters the insulation layer for recycling,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general low-temperature air supply outlet can not recycle the indoor air. By setting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control device, the indoor air flow can be recycled. The air volume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device. When needed, the rotating shaft can be rotated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air output. Moreover,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control device can save electricity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送风口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为一种低温送风口。
技术介绍
所谓低温送风,即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为4~10℃,比常温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12~16℃低,因而称为低温送风,空气的流动会产生风,一般的低温送风口不能实现对室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这样会浪费一定的资源,另外一般的低温送风口,不具有广泛的风量调节范围,造成风量太小或者太大而无法调节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低温送风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送风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低温送风口不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利用以及不能调节风量范围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送风口,包括集风箱,所述集风箱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集风箱上设有变风量控制装置以及风口调节装置;所述集风箱的内部设有进风空腔,且所述进风空腔与所述矩形槽相连通,所述进风空腔的腔壁上设有均压箱,所述进风空腔正对所述均压箱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孔,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均压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均压箱的一侧面上设有喷口,所述均压箱与所述矩形槽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变风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矩形槽中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螺杆,且所述螺杆贯穿矩形槽的槽壁,所述螺杆的末端设有转动按钮;所述风口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均压箱一侧面上的风口调节箱,且所述风口调节箱位于所述喷口的下方,所述风口调节箱的内部设有风口调节空腔,所述风口调节空腔的内部设有封口盘,所述风口调节空腔正对所述封口盘的上下腔壁上均设开有进风口。优选的,所述均压箱正对所述进风孔的侧面上设有出风孔,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喷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口的一侧设有气体进出的气孔。优选的,所述喷口位于保温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进风空腔正对所述进风口的腔壁上设有回风口。优选的,所述封口盘与所述风口调节箱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封口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进风口的直径,且所述封口盘的厚度小于所述风口调节空腔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均压箱可以让从空调中出来的风首先进行压力平均,之后风进入到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避免能量散失,另外通过设置的风口调节装置来实现在风循环过程中,外界的自然风可以顺着进风口进入到保温层中,从而解决了一般低温送风口不能将室内自然风循环利用的问题。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变风量控制装置来调节风量,在需要时,可以转动转轴,增大出风量,在不需要时,转动转轴,减少出风量,而且通过设置的变风量控制装置还可以节省用电,减少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风口调节装置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变风量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集风箱;11、矩形槽;12、进风空腔;13、进风孔;14、出风孔;15、喷口;16、回风口;17、保温层;18、均压箱;2、变风量控制装置;21、挡风板;22、螺杆;23、转动按钮;3、风口调节装置;31、风口调节箱;311、风口调节空腔;32、封口盘;33、转轴;34、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温送风口,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风箱1,集风箱1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槽11,集风箱1上设有变风量控制装置2以及风口调节装置3。本实施例中,集风箱1远离矩形槽11的一侧面上设有粘粘条,是为了保证将集风箱1粘接在空调的风口处,进而实现稳定的送风。如图1和图2所示,集风箱1的内部设有进风空腔12,且进风空腔12与矩形槽11相连通,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设有均压箱18,进风空腔12正对均压箱18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孔13,且进风孔13与均压箱18的内部相连通,均压箱18的一侧面上设有喷口15,均压箱18与矩形槽11之间设有保温层17,喷口15位于保温层17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均压箱18紧密粘接在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本实施例中,进风孔13的孔径小于均压箱18的长度和宽度,避免均压箱18无法粘接在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值得说明的是,均压箱18正对进风孔13的侧面上设有出风孔14,且出风孔14与喷口15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喷口15紧密粘接在均压箱18上。具体的,喷口15的一侧设有气体进出的气孔。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7的一端紧密粘接在均压箱18上,另一端紧密粘接在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且喷口15位于保温层17内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7靠近矩形槽1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矩形槽11的长度和宽度,保证风能够从矩形槽11中送出。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变风量控制装置2包括设置在矩形槽11中的挡风板21,挡风板21的一侧面上设有螺杆22,且螺杆22贯穿矩形槽11的槽壁,螺杆22的末端设有转动按钮23。本实施例中,挡风板21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矩形槽11的长度和宽度,保证挡风板21能够在矩形槽11中转动。本实施例中,集风箱1的侧面设有螺纹孔,且集风箱1侧面上的螺纹孔与螺杆22之间螺纹连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风口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均压箱18一侧面上的风口调节箱31,且风口调节箱31位于喷口15的下方,风口调节箱31的内部设有风口调节空腔311,风口调节空腔311的内部设有封口盘32,封口盘32与风口调节箱31之间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风口调节空腔311正对封口盘32的上下腔壁上均设开有进风口34,进风空腔12正对进风口34的腔壁上设有回风口16。本实施例中,封口盘32的直径大于进风口34的直径,且封口盘32的厚度小于风口调节空腔311的高度,保证在转动封口盘32时能够将进风口34堵死,另外在不需要堵住进风口34时,可以将转动封口盘32收入风口调节空腔311中。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4与回风口16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证最大程度的将回风口16中的风吸入保温层17中,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本实施例中,转轴33贯穿进风空腔12的底壁,且转轴33的末端设有凸起,方便对转轴33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风口调节箱31紧密粘接在均压箱18的侧面上。本实施例的低温送风口在使用时,将集风箱1紧密粘接在空调的出风口处,空调工作时,开始送风,风首先经过进风孔13达到均压箱18中,在均压箱18中进行压力平均分配,再经过出风孔14到达喷口15中,并从喷口15的一侧出风,最后将风送达矩形槽11中,并送到室内,另外可以转动转轴33,转轴33转动带动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送风口,包括集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1)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集风箱(1)上设有变风量控制装置(2)以及风口调节装置(3);所述集风箱(1)的内部设有进风空腔(12),且所述进风空腔(12)与所述矩形槽(11)相连通,所述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设有均压箱(18),所述进风空腔(12)正对所述均压箱(18)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孔(13),且所述进风孔(13)与所述均压箱(1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均压箱(18)的一侧面上设有喷口(15),所述均压箱(18)与所述矩形槽(11)之间设有保温层(17);所述变风量控制装置(2)包括设置在矩形槽(11)中的挡风板(21),所述挡风板(21)的一侧面上设有螺杆(22),且所述螺杆(22)贯穿矩形槽(11)的槽壁,所述螺杆(22)的末端设有转动按钮(23);所述风口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均压箱(18)一侧面上的风口调节箱(31),且所述风口调节箱(31)位于所述喷口(15)的下方,所述风口调节箱(31)的内部设有风口调节空腔(311),所述风口调节空腔(311)的内部设有封口盘(32),所述风口调节空腔(311)正对所述封口盘(32)的上下腔壁上均设开有进风口(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送风口,包括集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1)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集风箱(1)上设有变风量控制装置(2)以及风口调节装置(3);所述集风箱(1)的内部设有进风空腔(12),且所述进风空腔(12)与所述矩形槽(11)相连通,所述进风空腔(12)的腔壁上设有均压箱(18),所述进风空腔(12)正对所述均压箱(18)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孔(13),且所述进风孔(13)与所述均压箱(1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均压箱(18)的一侧面上设有喷口(15),所述均压箱(18)与所述矩形槽(11)之间设有保温层(17);所述变风量控制装置(2)包括设置在矩形槽(11)中的挡风板(21),所述挡风板(21)的一侧面上设有螺杆(22),且所述螺杆(22)贯穿矩形槽(11)的槽壁,所述螺杆(22)的末端设有转动按钮(23);所述风口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均压箱(18)一侧面上的风口调节箱(31),且所述风口调节箱(31)位于所述喷口(15)的下方,所述风口调节箱(31)的内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娜方清胜穆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协力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