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47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梯包括固定部即由若干连接板组成的支架,还包括由连接部和平台架组成的平台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活动连接;还有活动连接在所述平台架前侧边的踏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装置,利用了四连杆机构,结合杠杆原理折叠嵌入法设计而成,在原装置的基础上加入了平台结构,更便于操作者的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具体是一种可安装于移动加氢车设备舱门下收藏槽内的带平台折叠悬吊梯装置。当停车加氢时先拉出再展开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而后登上平台操作。在开车转移前,则折叠收拢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并存放在收藏槽内。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卡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和厢式车等通用或专用车辆的车身两侧面广泛地使用着各种登车装置。这些装置大多为固定式登车踏脚架、固定式短梯和抽出式活动短梯。它们的缺点是起始踏步偏高,登梯时必需用手拉扶配合,这些梯类装置上更没有能站稳双脚的平台。主要原因是受车身有限宽度和登车装置结构的限制,所以它们难以避免上述的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登车装置的这些缺点,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装置,该装置是利用四连杆机构,结合杠杆原理和折叠嵌入法设计而成,在原装置的基础上加入了平台结构,更便于操作者的使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梯包括由若干连接板组成支架的固定部,还包括由连接部和平台架组成的平台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活动连接,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平台架的前侧的踏脚部。比较好的是,所述固定部由前、后底板和两侧板组成矩形支架,所述两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一滑槽;所述平台部包括一吊杆架,分别通过两个第三销轴连接在两侧板滑槽的端部,所述一吊杆架下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销轴连接一平台架,所述平台架的外侧边分别由两个第二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拉杆通过两组铰链片和第四销轴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吊杆架中部。比较好的是,所述折叠梯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拉杆,所述两个第二拉杆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平台架。比较好的是,所述平台架上进一步包括平台板。比较好的是,所述活动连接为采用销轴方式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收拢后的存放形式占用的空间大大缩小,从而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存放空间。并且该结构可以非常方便地抽出放下展开成工作形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a)-(e)给出折叠收合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本技术主要由第一销轴1、吊杆架2、第二销轴3、承吊件4、后底板5、前底板5a、侧板6、第三销轴7、第一拉杆91、92、铰链片10、第四销轴11、第二拉杆121、122、平台板13、平台架14、承力杆15和踏步架16构成。从结构上看,本技术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端是固定部,由前、后底板5、5a和两侧板6组成一矩形支架,该固定部通过分设在四角的承吊件4焊接在车辆的底盘上。两侧板6上各开设有一滑槽61。第二部分是平台部,该平台部由连接部和平台架两部分组成。连接部用于连接平台部与固定部,该连接部包括吊杆架2的两个角钢状的吊杆81、82,还包括第三销轴7、第二销轴3、第一拉杆91、92、铰链片10、第四销轴11、第二拉杆121、122。吊杆81、82上部分别通过两个第三销轴7嵌挂在两侧板的滑槽61端部。为实现折叠,吊杆81、82的中部还分别通过两个第二销轴3和第一拉杆91、92连接,在吊杆81、82的下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销轴1连接平台架14,该平台架14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拉杆121、122连接。同样为实现折叠,第一拉杆91、92下端和第二拉杆121、122上端通过铰链片10(各二片)和第四销轴11(各二件)构成链节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构成一条可折拉杆。在平台架14的下方为本技术的第三部分,即踏脚部,该踏脚部由承力杆15和踏步架16组成,该踏步架16固定在平台架14的前侧边。其中,第一销轴1是一种特制的开槽圆柱头轴位螺钉。第一销轴1紧固在平台架14上,第一销轴1共四件用来连接吊杆架2和第二拉杆12。第一销轴1同时还起着承受载荷和转动枢轴的作用。吊杆架2为不锈钢角钢框架焊接件。吊杆架2通过上端安装着嵌在侧板6滑槽内的第三销轴7与收藏槽组合(由承吊件件4、后底板件5、前底板件5a和侧板件6焊合成)连接在一起。安装好的吊杆架2可在收藏槽组合内水作平滑动,滑动到最里端时即可使吊杆架2全部容纳于收藏槽组合内。滑动到最外端时,吊杆架2可以围绕第三销轴7的轴线向下翻转90度可使吊杆架2稳定地悬吊于收藏槽组合前下方并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第二销轴3左右各一件共二件用于连接吊杆架2和第一拉杆9,第二销轴3由轴用弹性挡圈锁紧。承吊件4共四件用于固定收藏槽组合,安装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后底板5和前底板5a用于联接左右各一的侧板6。前底板5a当吊杆架2向下翻转90度时还起着承载吊杆架2向对推力的作用。侧板6在收藏槽组合中左右各一件共二件,侧板6上开有供第三销轴7滑动的封闭滑槽。第三销轴7也是一种特制的开槽圆柱头轴位螺钉共二件,该件是靠螺纹紧固在件2吊杆架上端整个装置中该件承受着最大的剪切应力。第一拉杆91、92通过铰链片10(各二片)和第四销轴11(各二件)构成的链节与第二拉杆121、122分别构成一条可折拉杆。由图1可见,整个装置中可折叠拉杆左右各有一件,在展放平台架14时可折叠拉杆起着载重量,使平台架14保持水平作用。平台板13与平台架14焊合成一体为悬吊式折叠梯的平台。平台架14安装到吊杆架2上再装配好左右可折叠拉杆,平台架14就可以围绕吊杆架2下端的第一销轴1轴线作90°的转动。向上转为收拢,向上转平台(平台架14连同左右可折叠拉杆)即全部嵌入吊杆架2内,向下转为展开,转到90°平台即水平展出。平台架14为不锈钢槽钢框架焊接件,其上安装着平台板13,平台架14左右四端通过第一销轴1与吊杆架2相铰接,还与可折拉杆铰接。平台架14和平台板13在一起构成了折叠梯的平台。平台架14前侧面上左右各开有一个方孔,此空为插装踏步架16的安装孔。承力杆15为一根304圆钢。承力杆位居平台架14内,由开口销固定穿插在平台架14二方孔内的踏步架16的二上端安装孔(每端二孔)内。承力杆15起着为踏步架16定位和承受剪切力的双重作用。踏步架16为不锈钢角钢框架焊接件,左右二上端连同承力杆15插装在平台架14二方孔内,使踏步架16只能在平台架14内滑动而不能分开。当踏步架16滑动到平台架14最里端时,让平台架14再向上一起翻转90°,就可使平台(平台架14连同左右可折叠拉杆)和踏步架16全部嵌入吊杆架2内。当踏步架16滑动到平台架14最外端时,在踏步架16上端斜面和安装在斜面下方位居平台架14内的承力杆15约束下和在重力作用下,踏步架16将下倾约60°其下端横档起踏步作用并可承载一定的重量。使用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装置前应把收藏槽组合(由承吊件4、后底板5、前底板5a和侧板6焊合成)的承吊件4水平安装于车辆的适合部位,滑槽61曲端向外,在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展开和收拢过程中收藏槽组合为固定装置。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有二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展开后的工作形式(参见附图说明的图2(a),另一种是收拢后紧凑的存放形式(参见附图说明的图2(e)。展开后的工作形式可方便地经三次弯折及二次插入动作(参见附图说明的图2(b-d)收拢成紧凑的存放形式。收拢后的存放形式使平台折叠梯占用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吊式带平台折叠梯,包括固定部,由若干连接板组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梯还包括:    平台部,由连接部和平台架组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    踏脚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平台架的前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恩宁忻佳瑜王理成高顶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