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收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铜线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铜线在完成拉丝后需要将铜线收线整理到线盘上,然后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两根或以上的单线,按着固定的方向进行绞制。但是目前的收线作业往往将单线杂乱缠绕在线盘上,既没有美观的效果,同时也浪费线盘上的缠绕空间,还有可能影响绞制时的张力以及造成卡线和断线的情况发生。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收卷装置,旨在实现铜线的自动化收卷,提高铜线收卷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随摆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随摆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机架,第一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下方的第二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导轮、设置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导轮以及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机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收卷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线筒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调节机构、随摆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随摆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机架,第一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下方的第二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导轮、设置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导轮以及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机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收卷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线筒以及感应开关,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导向板传动连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用于通过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导向板横向运动;所述感应开关设置有两个,两感应开关的水平位置位于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调节机构、随摆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随摆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机架,第一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下方的第二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导轮、设置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导轮以及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机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收卷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线筒以及感应开关,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导向板传动连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用于通过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导向板横向运动;所述感应开关设置有两个,两感应开关的水平位置位于在线筒的两端,所述导向板能够在横向运动时触发感应开关,使感应开关反馈信号给往复驱动机构实现运动方向的改变;所述收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线筒转动实现铜线的收卷,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铜线收卷时的张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以及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三点连线呈三角形布置,所述第四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依次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带与导向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对称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轮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三传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轮分别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啮合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传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冠潮,叶芳荣,谭远燊,罗伟波,蒋三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中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