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967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元件(10)具备卷绕负极板(420)以及隔离件(430)等而形成的电极体(400),卷绕后的负极板(420)以及隔离件(430)等的最内周(401)在从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402a以及402b)的扁平形状,负极板(420)的最内周(401)侧的端缘(420a)被配置在一对弯曲部(402a以及402b)之中的一方或者该一方的附近的位置。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orage Components and Storage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orage ele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orage element. The storage element (10) has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401) of the electrode body (400) formed by winding the negative plate (420) and the isolator (430), the winding negative plate (420) and the isolator (430), etc. When viewed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winding shaft, the flat shape of a pair of bending parts (402a and 402b) opposite to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end edge (420a) of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401) side of the negative plate (420)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position of one of a pair of bending parts (402a and 402b) or its vicin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卷绕极板以及隔离件而形成的电极体的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等的动力源,利用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元件。这种蓄电元件一般具备电极体以及与电极体连接的集电体等。蓄电元件具备的电极体例如由呈层状配置为隔离件夹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物体被卷绕而形成。如此,在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对置配置的构造的电极体内例如侵入了金属片或者金属粉等的导电性的异物(污染物)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微短路等的不良状况,当发生微短路等的不良状况时成品率变差。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蓄电元件中,在端部通过热熔融被接合而成袋状的两片隔离件容纳有包含正极构件的涂敷部的部分的状态下,正极构件层叠于负极构件。因而,能够防止在将负极构件的金属层超声波接合于集电体的情况下等产生的污染物侵入两片隔离件之间从而与正极构件接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72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制造电极体的工序中需要用于对两片隔离件的端部进行热熔融的各种作业,这也成为阻碍电极体的制造效率的提高的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卷绕极板以及隔离件而形成的电极体且可靠性高的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是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的蓄电元件,在从所述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的最内周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的扁平形状,所述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弯曲部之中的一个弯曲部或者该弯曲部的附近的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是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和与所述电极体接合的集电体的蓄电元件,在从所述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的最内周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的扁平形状,所述电极体具有作为与所述集电体接合的部分的接合部,所述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接合部与所述一对弯曲部之中的一个弯曲部的顶点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卷绕极板以及隔离件而形成的电极体且可靠性高的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容器内配置的结构要素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电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的结构概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卷绕轴的方向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的情况下的结构概要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中的负极板的开始卷绕位置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中的芯材的配置位置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与集电体的接合作业的概要的图。图9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时的卷绕工序的一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电极体中的负极板的开始卷绕位置的另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负极板的开始卷绕的端缘与电极体的接合部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专利技术者们关于上述现有技术认为还可能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在两片隔离件的端部被接合的情况下,两片隔离件的一方的端部会被另一方的端部约束。如此,在两片隔离件相互约束的状态下制造了电极体的情况下,有时电极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形。其结果,例如有时电极体的端部的、正极板或者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未涂敷部被层叠的部分会发生偏离。这例如可能导致该端部与集电体的接合强度或者接合精度的下降。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卷绕极板以及隔离件而形成的电极体且可靠性高的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是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的蓄电元件,在从所述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的最内周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的扁平形状,所述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弯曲部之中的一个弯曲部或者该弯曲部的附近的位置。根据该结构,极板的包括开始卷绕的端缘的部分(端部)将其外侧的隔离件向外侧按压。因而,例如,通过极板的端部可抑制该端部的外侧的隔离件的浮动(褶皱的发生)。即,可抑制比该端部更靠外侧的隔离件的浮动。其结果,能够获得可抑制污染物向电极体的内部的侵入这一效果。此外,该效果通过对极板的开始卷绕的位置下工夫可获得,因此不需要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的相邻的隔离件端部的热熔融等的作业。此外,也不需要用于获得该效果的其他构件。如此,本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是具备卷绕极板以及隔离件而形成的电极体且可靠性高的蓄电元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中,也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从所述卷绕轴到该弯曲部的顶点为止的距离设为L的情况下,所述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从所述顶点到L/4为止的范围。在该结构中,例如,弯曲部或者弯曲部附近的位置被规定为从弯曲部的顶点到L/4为止的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使极板的开始卷绕的端缘处于该范围内,能够更可靠地获得比极板的端部更靠外侧的隔离件的浮动的抑制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电可以还具备具有腿部的集电体,所述电极体具有作为与所述腿部接合的部分的接合部,所述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比所述接合部更靠近该弯曲部的顶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蓄电元件的制造工序中进行的焊接或者铆接等的接合作业,例如在极板的端部通过夹具被向外侧按压的状态下进行。因而,即便是在接合作业中产生了污染物的情况,也可抑制该污染物向电极体的内部的侵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中,所述电极体也可还具有与所述最内周接触来配置的扁平形状的芯材。根据该结构,由于极板的开始卷绕的端缘通过位于最内周的内部的芯材被向外侧按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比包含该端缘的端部更靠外侧的隔离件的浮动。其结果,污染物向电极体的内部的侵入的抑制进一步可靠化。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中,也可所述极板为负极板,所述电极体还具有与所述负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一起卷绕的正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从所述卷绕轴到该弯曲部的顶点为止的距离设为L的情况下,所述负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比所述正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更靠近该弯曲部的顶点的位置,所述负极板的所述端缘与所述正极板的所述端缘的距离为L/2以上。根据该结构,负极板的开始卷绕的端缘与正极板的开始卷绕的端缘的距离比较长。因而,假设在比负极板的端部更靠外侧发生了隔离件的浮动,污染物从发生了该浮动的部分侵入的情况下,污染物也不易到达正极板。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所涉及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和与所述电极体接合的集电体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卷绕工序,将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进行卷绕;和接合工序,一边通过夹具从最内周侧按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中的最内周侧的所述极板的端部,一边对所述电极体和集电体进行接合。根据该制造方法,基于焊接或者铆接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元件,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其中,在从所述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的最内周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的扁平形状,所述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弯曲部之中的一个弯曲部或者该弯曲部的附近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5 JP 2016-1408791.一种蓄电元件,具备由极板以及隔离件绕着卷绕轴卷绕而形成的电极体,其中,在从所述卷绕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卷绕后的所述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的最内周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的扁平形状,所述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弯曲部之中的一个弯曲部或者该弯曲部的附近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从所述卷绕轴到该弯曲部的顶点为止的距离设为L的情况下,所述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从所述顶点到L/4为止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蓄电元件还具备具有腿部的集电体,所述电极体具有接合部,该接合部是与所述腿部接合的部分,所述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比所述接合部更靠近该弯曲部的顶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电极体还具有与所述最内周接触来配置的扁平形状的芯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极板为负极板,所述电极体还具有与所述负极板以及所述隔离件一起卷绕的正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从所述卷绕轴到该弯曲部的顶点为止的距离设为L的情况下,所述负极板的所述端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比所述正极板的所述最内周侧的端缘更靠近该弯曲部的顶点的位置,所述负极板的所述端缘与所述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地克弥上田尚志山根良生安房宏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