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9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2:09
一种正极(31)和负极(32)夹着隔膜(33)、(34)卷绕而成的二次电池。正极(31)和负极(32)各自具有金属箔(31a)、(32a)和形成于该金属箔(31a)、(32a)上的合剂层(31b)、(32b),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露出金属箔(31a)、(32a)的箔露出部(31c)、(32c)。正极(31)或负极(32)具有覆盖合剂层(31b)、(32b)的绝缘层(35),并且与箔露出部(31c)、(32c)相邻且厚度向箔露出部(31c)、(32c)逐渐变薄的合剂层(32b)的锥形部(32t)的尖端从绝缘层(35)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备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负载正极活性物质的芯材的正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负载负极活性物质的芯材的负极、以及含有非水溶剂的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抑制作为使正极与负极电绝缘的树脂制微多孔性膜的隔膜由于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热收缩而使短路部扩大,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中负载含有无机填料和树脂粘合剂的多孔质绝缘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128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获得抑制发生内部短路时多孔质绝缘层导致的短路部扩大的效果。可是,电极活性物质层通常被白色的不透明多孔质绝缘层覆盖。因此,有可能在将正极和负极层叠并卷绕的工序中无法确定电极活性物质层端部的位置,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准精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正极或负极的合剂层上具有绝缘层的二次电池中正极的合剂层与负极的合剂层的对准精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其为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卷绕而成的二次电池;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各自具有金属箔和形成于该金属箔上的合剂层,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露出上述金属箔的箔露出部;上述正极或上述负极具有覆盖上述合剂层的绝缘层,并且与上述箔露出部相邻且厚度向上述箔露出部逐渐变薄的上述合剂层的锥形部的尖端从上述绝缘层露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正极或负极的合剂层上具有绝缘层的二次电池中正极的合剂层与负极的合剂层的对准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外观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图2所示二次电池的电极组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正极、负极和隔膜沿图3所示IV-IV线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为表示制作负极的工序和形成绝缘层的工序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为料浆涂布/干燥工序中使用的涂布干燥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模头中设置的狭缝的一例的平面图。图8为料浆涂布/干燥工序后的负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9为加压加工工序中使用的辊压机的透视图。图10为狭缝加工工序中使用的狭缝机的透视图。图11为用于卷绕图3所示电极组的卷绕装置的概略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对应于图4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涉及的二次电池100的外观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二次电池100的分解透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例如为车载用途等中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扁平方形的电池容器10、配置于电池容器10外部的外部端子20、容纳于电池容器10内部的电极组30、以及将构成电极组30的正极31和负极32(参照图3)分别连接于外部端子20的集电板40。详细情况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在构成电极组30的负极32的合剂层32b与覆盖该合剂层32b的绝缘层35的位置关系上是具有特征的(参照图4)。电池容器10具备上部具有开口部11a的有底棱柱状电池罐11和堵塞电池罐11的开口部11a的矩形板状电池盖12。电池罐11和电池盖12的原材料例如为铝或铝合金等金属。电池罐11例如通过对板材实施深拉伸加工而形成矩形箱状,具有与电池盖12相对的矩形平板上的底面11b、沿底面11b长度方向的面积较宽的宽侧面11w、以及沿底面短边方向的面积较窄的窄侧面11n。电池盖12例如通过对板材实施加压加工而形成矩形平板状,堵塞电池罐11上部的开口部11a,例如通过激光焊接与电池罐11的开口部11a接合,使电池罐11的开口部11a密闭。电池盖12在外侧面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配置有外部端子20,一对外部端子20之间设有排气阀13和注液孔14。一对外部端子20中,一方为正极外部端子20P,另一方为负极外部端子20N。外部端子20通过分别隔着绝缘部件21配置于电池盖12上而与电池盖12电绝缘。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外部端子20是通过贯穿电池盖12的连接端子连接于电池容器10内部的集电板40的。排气阀13例如通过加压加工使电池盖12薄壁化而设置,在电池容器10的内压由于二次电池100的异常而上升至超过预定的压力时裂开,将电池容器10内部的气体等放出,从而使电池容器10的内压降低。其中,排气阀13例如也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作:在电池盖12上形成贯穿孔,通过激光焊接使薄膜部件接合于贯穿孔。注液孔14是设置于电池盖12上的贯穿孔,用于在从电池罐11的开口部11a将电极组30和集电板40收纳于电池罐11内部、使电池盖12与电池罐11的开口部11a接合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容器10内。注液孔14用注液栓15堵塞,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接合注液栓15从而密闭。作为电解液,可以使用例如在碳酸亚乙酯等碳酸酯系有机溶剂中溶解六氟化磷酸锂(LiPF6)等锂盐而得的非水电解液。图3为图2所示电极组30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电极组30是二次电池100的发电要素,是带状正极31和带状负极32夹着带状隔膜33、34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组。电极组30的中心轴C与正极31和负极32的宽度方向W平行。正极31和负极32各自具有金属箔31a、32a和形成于该金属箔31a、32a上的合剂层31b、32b,同时在宽度方向一侧具有露出金属箔31a、32a的箔露出部31c、32c。更详细而言,正极31具有作为正极集电体的正极金属箔31a和形成于正极金属箔31a的正面和背面的正极合剂层31b。正极31在宽度方向W的一侧具有未形成正极合剂层31b、露出正极金属箔31a的正极箔露出部31c。正极金属箔31a的原材料例如为铝或铝合金。正极合剂层31b含有例如锰酸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同样地,负极32具有作为负极集电体的负极金属箔32a和形成于负极金属箔32a的正面和背面的负极合剂层32b。负极32在宽度方向W的一侧具有未形成负极合剂层32b、露出负极金属箔32a的负极箔露出部32c。负极金属箔32a的原材料例如为铜或铜合金。负极合剂层32b含有例如无定形碳粉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进而,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中,负极32具有覆盖负极合剂层32b的绝缘层35。绝缘层35是,例如通过用树脂将无机填料粘结而形成的微多孔质的、具有电绝缘性的层。图4为正极31、负极32和隔膜33、34沿图3的IV-IV线的示意性截面图。正极31和负极32分别在合剂层31b、32b中具有锥形部31t、32t。锥形部31t、32t是正极31和负极32的宽度方向W中合剂层31b、32b的箔露出部31c、32c侧的端部,是与箔露出部31c、32c相邻、合剂层31b、32b的厚度向箔露出部31c、32c逐渐变薄的部分。此外,正极31和负极32分别在合剂层31b、32b具有平坦部31f、32f。平坦部31f、32f是除了合剂层31b、32b的锥形部31t、32t以外的部分,是合剂层31b、32b的厚度大体均匀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的特征在于,负极32具有覆盖负极合剂层32b的绝缘层35,负极合剂层32b的锥形部32t的尖端从绝缘层35露出。这里,锥形部32t的尖端是在正极31和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卷绕而成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各自具有金属箔和形成于该金属箔上的合剂层,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露出所述金属箔的箔露出部,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具有覆盖所述合剂层的绝缘层,并且与所述箔露出部相邻且厚度向所述箔露出部逐渐变薄的所述合剂层的锥形部的尖端从所述绝缘层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7 JP 2016-013716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卷绕而成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各自具有金属箔和形成于该金属箔上的合剂层,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露出所述金属箔的箔露出部,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具有覆盖所述合剂层的绝缘层,并且与所述箔露出部相邻且厚度向所述箔露出部逐渐变薄的所述合剂层的锥形部的尖端从所述绝缘层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剂层和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金属箔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锥形部的尖端在所述金属箔的正面和背面从所述绝缘层露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剂层和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金属箔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锥形部的尖端在所述金属箔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任一方上从所述绝缘层露出。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具有所述绝缘层。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船素成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