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606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上悬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将上悬窗框固定在竖挺上,形成一体;并使上悬窗扇隐蔽在竖挺窗框区域内。如此结构,从室内、室外均看不到上悬窗系统存在。同时,整个窗户的可视区域增大,横竖龙骨均匀、流畅,外形美观大方,窗户的水密和气密性能也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外形美观、装饰效果好,上悬窗扇设计有“欧标槽口”,可以安装多点锁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上悬窗技术。技术背景铝合金上悬窗一般在幕墙系统使用,如图1所示,主要由竖向部分竖挺l、压板7、盖板8及上悬窗框6、上悬窗扇2、侧框压板3、玻璃5构 成。该结构之上悬窗框通过自攻钉固定在竖挺1侧面上。从室内向外看,可看 见整个上悬窗系统,不但占据一定的可视空间,更重要的是影响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铝合金上悬窗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 一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本技术直接将上悬窗框固连在竖挺上,且使上悬窗扇隐蔽在竖挺区域。 这样以来,从室内向外看,感觉不到有上悬窗系统的存在。整个窗户的可视区 域增大,横竖龙骨均匀、流畅,外形美观大方,窗户的水密和气密性能也进一 步增强。本技术结构新颖、外形美观、装饰效果好,上悬窗扇设计有"欧标槽 口",可以安装多点锁具。附图说明图l.是传统铝合金上悬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上悬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l.竖挺、2.上悬窗扇、3.侧框压板、4.压条、5.玻璃、6.上悬窗框、7.压板、8.盖板、9窗框区域、IO滑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技术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建筑物窗户,如图2所示,由竖向部分的竖挺l、上悬窗框6、上悬窗扇2、侧框压板3、压条4、玻璃5构成。窗户高度40米,洞口尺寸1800X4800mm,窗户尺寸1750X4750mm。横框和侧框组装横框两端铣加工后插于竖框内,用角铝固定后,再用侧框压板3将竖框封闭;室外恻通过自攻钉连接。先安装固定部位玻璃5,再安装开启扇玻璃,玻璃规格为 540.76<PVC 〉5浙m夹胶玻璃,玻璃5通过压条4固定在竖挺1和上悬窗扇2上。 将上悬窗扇2隐蔽在竖挺1之窗框区域9内,固定玻璃压条4的安装需安全可 靠。上悬窗扇2通过滑撑10与竖挺1铰接固定,开启角度不大于30、窗户安装完毕,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间隙用岩棉填充(也可填充聚氨酯发泡 剂),并用防水密封胶密封。本技术从室内向外看,感觉不到有上悬窗系统 存在。整个窗户的可视区域宽阔,横竖龙骨均匀、流畅,外形美观大方,窗户 的水密和气密性能更强。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有竖向部分的竖挺〔1〕、上悬窗扇〔2〕、玻璃〔5〕,其特征在于上悬窗框〔6〕直接固连在竖挺〔1〕上,上悬窗扇〔2〕隐蔽在竖挺〔1〕之窗框区域〔9〕内。2. —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其特征在于上悬窗扇〔2〕通过滑撑(10〕与 竖挺〔1〕铰接固定,开启角度不大于30、3. —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其特征在于玻璃(5)通过压条〔4)固定在 竖挺〔1〕和上悬窗扇(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上悬窗。本技术直接将上悬窗框固定在竖挺上,形成一体;并使上悬窗扇隐蔽在竖挺窗框区域内。如此结构,从室内、室外均看不到上悬窗系统存在。同时,整个窗户的可视区域增大,横竖龙骨均匀、流畅,外形美观大方,窗户的水密和气密性能也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结构新颖,外形美观、装饰效果好,上悬窗扇设计有“欧标槽口”,可以安装多点锁具。文档编号E06B3/34GK201262017SQ20082003034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任树东, 军 倪, 樊会军, 陈于文 申请人:西安西航集团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铝合金上悬窗,有竖向部分的竖挺[1]、上悬窗扇[2]、玻璃[5],其特征在于:上悬窗框[6]直接固连在竖挺[1]上,上悬窗扇[2]隐蔽在竖挺[1]之窗框区域[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于文樊会军倪军任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航集团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