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42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0:09
切削刀具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侧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第一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切削刃。切削刃具有:角切削刃;与角切削刃的第一端部相接的平切削刃;和与角切削刃的位于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相接的主切削刃。前刀面具有:第一上升表面部;和第一前刀面部,第一前刀面部与第一上升表面部相接且当从第一上升表面部观看时位于角切削刃的相反侧。在平行于平切削刃且垂直于基准表面的截面中,第一上升表面部与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第一边界是拐点。当沿垂直于基准表面的方向观看时,第一边界包括从平切削刃和角切削刃中的一者在与沿着主切削刃延伸的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段。

Cutting tool

The cutting tool includes the first surface, the second surface and the side surface. The second surface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st surface. The edge line between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ide surface includes the cutting edge. The cutting edge has: an angular cutting edge; a flat cutting edg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angular cutting edge; and a main cutting edg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pposite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angular cutting edge. The rake face includes: the first upward surface part; and the first rake fa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upward surface part and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angular cutting edge when viewed from the first upward surface part. In the section parallel to the flat cutting edg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reference surface, the first boundary between the first rising surface and the first rake face is the inflection point. When viewed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reference surface, the first boundary includes a first line segment extending from one of the flat cutting edges and the angular cutting edges in a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straight line extending along the main cutting 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切削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刀具。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4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86479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WO2015/174200(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用于铣削的切削刀具。与切削刀具的主切削刃相接的前刀面的倾斜角度在主切削刃的延伸方向上基本不变。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1:WO2015/174200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具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侧表面。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两者均相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切削刃。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前刀面和基准表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切削刃相接,所述基准表面相对于所述前刀面位于所述切削刃的相反侧,所述基准表面具有平坦形状。所述切削刃具有角切削刃、平切削刃和主切削刃,所述平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与所述角切削刃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相接。所述前刀面具有第一上升表面部和第一前刀面部,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相接,当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观看时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位于所述角切削刃的相反侧。在平行于所述平切削刃且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与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第一边界是拐点。当沿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边界包括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从所述平切削刃和所述角切削刃中的一者在与沿着所述主切削刃延伸的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切削刀具的前刀面周围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是沿着图3的VII-VII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3的VIII-VIII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3的IX-IX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0是示出当沿图3的箭头X的方向观看时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是示出当沿图3的箭头XI的方向观看时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2是示出使用切削工具切削工件的状态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3是示出使用切削工具切削工件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切削刀具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6示出了当使用根据样品1的切削刀具进行加工时深度方向上的切削量(ap)与轴向上的切削量(ae)之间的关系。图17示出了当使用根据样品2的切削刀具进行加工时深度方向上的切削量(ap)与轴向上的切削量(ae)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当使用WO2015/174200中公开的切削刀具加工工件时,会在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中留下刮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中留下刮痕的切削刀具。[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中留下刮痕的切削刀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首先,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概述。(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0包括第一表面5、第二表面7和侧表面6。第二表面7位于第一表面5的相反侧。侧表面6与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两者均相接。第一表面5与第二表面6之间的棱线包括切削刃3。第一表面5包括前刀面9和基准表面1,前刀面9与切削刃3相接,基准表面1相对于前刀面9位于切削刃3的相反侧,基准表面1具有平坦形状。切削刃3具有角切削刃33、平切削刃(刮削部)13和主切削刃23,平切削刃13与角切削刃33的第一端部C1相接,主切削刃23与角切削刃33的与角切削刃33的第一端部C1相反的第二端部C2相接。前刀面9具有第一上升表面部32和第一前刀面部11,第一前刀面部11与第一上升表面部32相接,当从第一上升表面部32观看时第一前刀面部11位于角切削刃33的相反侧。在平行于平切削刃13且垂直于基准表面1的截面中,第一上升表面部32与第一前刀面部11之间的第一边界J1是拐点。当沿垂直于基准表面1的方向观看时,第一边界J1包括第一线段L1,第一线段L1从平切削刃13和角切削刃33中的一者在与沿着主切削刃23延伸的直线E3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参考图12和图13,下面描述使用切削刀具100对工件70进行角切削加工的状态。切削刀具100的切削刃3具有平切削刃13、主切削刃23和角切削刃33。如图13所示,切削刀具100附接至铣刀体101。由于铣刀体101的旋转,切削刀具100沿旋转方向A旋转。铣刀体101在沿旋转方向A旋转的同时沿移动方向B移动。由此旋转的切削刃3切削工件70,从而产生切屑102。优选地,切屑102旋涡似地(whirlingly)卷曲。在WO2015/174200中公开的切削刀具中,与切削刀具的主切削刃相接的前刀面的倾斜角度在主切削刃的延伸方向上基本不变。因此,当使用这种切削刀具加工工件70时,在主切削刃23的中部附近的切屑部分的排出速度类似于或低于在角切削刃33附近的切屑部分的排出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切屑102的排出方向变为基本平行于工件70的侧表面72的方向D2或变为包含铣刀体的外圆周方向的矢量分量在内的方向D3。在这些情况下,当切屑102的卷曲直径变大时,切屑102与工件70的已加工的侧表面72接触,其结果是在侧表面72中留下刮痕。侧表面72例如失去金属光泽并且看起来是白色的。此外,切屑102可能越过侧表面72并与工件70的未加工的上表面73接触,其结果是会在上表面73中留下刮痕。在这种情况下,上表面73例如失去金属光泽并且看起来是白色的。此外,当切屑102与侧表面72接触从而改变切屑102的排出方向时,切屑102可能与工件的70的底表面71接触,该底表面71是由平切削刃加工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件70的底表面71中也形成刮痕。此外,切屑102可能与切削刀具100的侧表面接触,其结果是会在该侧表面中形成刮痕。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0,第一上升表面部32与第一前刀面部11之间的第一边界J1从平切削刃13和角切削刃33中的一者在与沿着主切削刃23延伸的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一上升表面部32的作用是降低角切削刃33周围的切屑102的排出速度。角切削刃33的中部附近与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距离W2比角切削刃33的端部附近与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距离W1长。因此,在角切削刃33的中部附近切下来的切屑部分的曲率半径变得大于在角切削刃33的端部附近切下来的切屑部分的曲率半径。因此,在角切削刃33的端部附近的切屑部分的排出速度V1变得低于在角切削刃33的中部附近的切屑部分的排出速度V2。结果,切屑102的排出方向变为包含铣刀体的内圆周方向的矢量分量在内的方向D1。因此,可以抑制切屑102与工件70的已加工的侧表面72接触。结果,可以抑制在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中留下刮痕。(2)在根据第(1)项的切削刀具100中,当沿垂直于基准表面1的方向观看时,第一边界J1可以包括第二线段L2,第二线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削刀具,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以及侧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两者均相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切削刃,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前刀面和基准表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切削刃相接,所述基准表面相对于所述前刀面位于所述切削刃的相反侧,所述基准表面具有平坦形状,所述切削刃具有角切削刃、平切削刃和主切削刃,所述平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与所述角切削刃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相接,所述前刀面具有第一上升表面部和第一前刀面部,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相接,当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观看时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位于所述角切削刃的相反侧,在平行于所述平切削刃且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与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第一边界是拐点,当沿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边界包括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从所述平切削刃和所述角切削刃中的一者在与沿着所述主切削刃延伸的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5 JP 2017-0864791.一种切削刀具,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以及侧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两者均相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切削刃,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前刀面和基准表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切削刃相接,所述基准表面相对于所述前刀面位于所述切削刃的相反侧,所述基准表面具有平坦形状,所述切削刃具有角切削刃、平切削刃和主切削刃,所述平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角切削刃的与所述角切削刃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相接,所述前刀面具有第一上升表面部和第一前刀面部,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相接,当从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观看时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位于所述角切削刃的相反侧,在平行于所述平切削刃且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上升表面部与所述第一前刀面部之间的第一边界是拐点,当沿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边界包括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从所述平切削刃和所述角切削刃中的一者在与沿着所述主切削刃延伸的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当沿垂直于所述基准表面的所述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边界包括第二线段,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第一线段相接且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段倾斜的方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当沿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本翔太小池雄介金田泰幸前田敦彦福山奉章长见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