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8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生产系统。包括:产品线;主控制器;固定工作站,布置在所述产品线的固定位置处;可移动工作站,布置在所述产品线的接入位置,所述接入位置布置有适配所述可移动工作站的连接接口;到位检测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接入位置的周边位置,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工作站部署到所述接入位置时,生成到位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到位信号,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获取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将所述产品线从第一生产模式调整到第二生产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制造各种产品,提高产品变化的稳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要素在制造中被大量使用,产品线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将需要更多的灵活性来处理各种变更和干扰。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生产制造商都面临如下挑战:(1)快速响应产品变化:客户需求始终在变化,具有固定工作站的产品线难以响应这种变化。(2)瓶颈站:随着产品数量需求的增加,有的工作站会成为瓶颈,限制了整个产品线的生产力。(3)工作站故障:当一或多个工作站发生故障时,将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更严重的是,在极端情况下,产品线甚至不得不停止。比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产品线中工作站的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在图1中,主控制器21控制布置在产品线20各角落的第一产品线驱动电机10、第二产品线驱动电机11、第三产品线驱动电机12和第四产品线驱动电机13,以驱动产品线20基于预定逻辑运转。在产品线20的两个固定位置处,分别布置有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分别承担产品线的各自生产任务。然而,由于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均为固定的工作站,当产品需要新的生成过程时,产品线20难以响应产品变化。而且,当第一固定工作站22或第二固定工作站23出现故障时,产品线20的正常生产任务将会受到不良影响。还有,当第一固定工作站22或第二固定工作站23因为产能受限而成为瓶颈站时,限制了产品线20的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出生产系统。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生产系统,包括:产品线;主控制器;固定工作站,布置在所述产品线的固定位置处;可移动工作站,布置在所述产品线的接入位置,所述接入位置布置有适配所述可移动工作站的连接接口;到位检测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接入位置的周边位置,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工作站部署到所述接入位置时,生成到位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到位信号,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获取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将所述产品线从第一生产模式调整到第二生产模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主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有线路由器,与所述固定工作站具有有线通信连接;无线路由器,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产品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产品线的运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包括:无线路由器,用于与所述主控制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技术实施方案中:添加命令生成模块检测可移动工作站的到位信号,生成工作站添加命令;通信连接建立模块基于工作站添加命令与可移动工作站建立通信连接;生产模式调整模块基于通信连接从可移动工作站获取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基于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将产品线从第一生产模式调整到第二生产模式,并向可移动工作站发送对应于第二生产模式的工作指令。可见,本技术实施方式实现了在产品线中以即插即用方式加入可移动工作站,可以灵活制造各种产品,提高了产品变化的稳健性。而且,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工作站还可以方便地退出产品线,便于恢复原有工作模式。另外,本技术实施方式提高了工作站故障时的稳健性,还可以便利调整工作站生产能力,并提高工作站生产瓶颈的稳健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产品线中工作站的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产品线中工作站的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在主控制器侧实现可移动工作站加入和退出产品线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在可移动工作站侧实现可移动工作站加入和退出产品线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在主控制器侧实现可移动工作站加入产品线的装置结构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在可移动工作站侧实现可移动工作站加入产品线的装置结构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可移动工作站加入产品线的系统结构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包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博途(TIA)系统与制造运营管理(MOM)系统的交互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阐述性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技术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在产品线固定位置处部署固定工作站可能导致的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突破现有技术中工作站应该部署在固定位置的惯用思维,提出一种支持部署可移动工作站的产品线方案。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产品线中工作站的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产品线架构包括产品线20和主控制器21。主控制器21用于控制整个产品线20的生产过程。在产品线20的两个固定位置处,分别布置有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在产品线20的各个转角处还分别部署有第一产品线驱动电机10、第二产品线驱动电机11、第三产品线驱动电机12和第四产品线驱动电机13。主控制器21包含第一无线路由器211、主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212、有线路由器213、人机交互界面214和产品线驱动器215。其中:第一无线路由器211用于与后续加入的一或多个可移动工作站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主控PLC212用于控制产品线20的工作模式;产品线驱动器215用于向第一产品线驱动电机10、第二产品线驱动电机11、第三产品线驱动电机12和第四产品线驱动电机13分别发送相应的驱动指令,以驱动产品线20运转;有线路由器213分别经由线缆连接到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用于与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分别建立通信连接;人机交互界面214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向用户展示产品线20的运行状况,优选具体实施为显示屏。第一产品线驱动电机10、第二产品线驱动电机11、第三产品线驱动电机12和第四产品线驱动电机13分别接收主控制器21中产品线驱动器215提供的驱动指令,以驱动产品线20的运转。在图2中,主控PLC212向产品线20中的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发送各自的生产指令,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分别基于主控制器21提供的各自的生产指令承担产品线20中的各自生产任务。各个工作站的整体运行即构成产品线20的运行模式。举例,产品线20可以实施为汽车装备产品线,第一固定工作站22的功能为装备汽车发动机,第二固定工作站23的功能为装备汽车内饰部件。主控制器21驱动产品线20的运转,作为半产品的汽车依次经过第一固定工作站22和第二固定工作站23。在产品线20的运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线(20);主控制器(21);固定工作站(22,23),布置在所述产品线(20)的固定位置处;可移动工作站(24),布置在所述产品线(20)的接入位置,所述接入位置布置有适配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的连接接口;到位检测传感器(25),布置在所述接入位置的周边位置,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工作站(24)部署到所述接入位置时,生成到位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21),用于检测所述到位信号,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获取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将所述产品线(20)从第一生产模式调整到第二生产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线(20);主控制器(21);固定工作站(22,23),布置在所述产品线(20)的固定位置处;可移动工作站(24),布置在所述产品线(20)的接入位置,所述接入位置布置有适配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的连接接口;到位检测传感器(25),布置在所述接入位置的周边位置,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工作站(24)部署到所述接入位置时,生成到位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21),用于检测所述到位信号,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可移动工作站(24)获取可移动工作站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可移动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周晓峰杨应华刘魁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