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844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43
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包括下端板、中隔板、上端板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插装在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U形热管在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部分为冷凝段、在下端板和中隔板之间部分为蒸发段,U形热管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上设有散热翅片;U形热管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连接弯管的中部开有连接孔,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实现逆流换热功能,同时节省布置空间,热交换流畅顺利。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Ki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 kit includes a lower end plate, a middle partition plate, an upper end plate and several U-shaped heat pipes. The lower end plate, a middle partition plate and an upper end plate are arranged from bottom to top in turn. The U-shaped heat pipe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lower end plate, the middl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plate. The U-shaped heat pipe is a condensing se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plate, and an evaporating section between the lower end plate and the middle partition plate. The condensation section and the evaporation section are provided with heat-dissipating fins; the U-shaped heat pipe is filled with heat-exchanging working substance, and the two opening ends of the U-shaped heat pipe are sealed by connecting elbow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elbow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holes, and the connecting holes on several connecting elbows are connected successively through metal capillaries smaller in diameter than the U-shaped heat pipe, thereby connecting several U-shaped heat pipes. The joint with metal capillary is sealed by welding. The invention has compact structure, high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realizes counter-flow heat transfer function, saves layout space and makes heat exchange smo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涉及了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在现有的烟气排放中,烟气带走大量的热量,即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大量应用了热管,热管具有换热效率高,为了增大热交换效率,一般采用翅片热管。一般情况下,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段的流体吸热蒸发,到冷凝端进行冷凝,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的流体。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小型化的电子设备也需要进行散热,因此现有换热设备具有小型化高效化的倾向,换热设备的内部空间较为紧凑。但是现有的翅片热管都是单根制造,一方面安装过程较为复杂,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翅片热管式的换热结构集约化程度不高占用空间大,面对着现有换热设备的紧凑内部空间,不利于安装空间的优化和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热管换热套件,能够降低安装空间的要求,有利于安装空间的优化和选择,同时能实现逆流换热功能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包括下端板、中隔板、上端板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插装在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所述U形热管在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部分为冷凝段、在下端板和中隔板之间部分为蒸发段,所述U形热管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U形热管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弯管的中部开有连接孔,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换热时,U形热管蒸发段与热流体进行接触,U形热管冷凝段与冷流体进行接触,由于U形热管蒸发段位于下方,U形热管蒸发段内的换热工质被热流体加热挥发成蒸汽,蒸汽上升至U形热管冷凝段被冷流体冷却,冷却后的液体沿热管内壁回流到U形热管蒸发段内,反复循环,实现换热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实现逆流换热功能,同时节省布置空间,热交换流畅顺利;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毛细管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若干个U形热管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既能有效提高灌装密封性,又便于密封隔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若干个U形热管排列成一排,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插装有若干排U形热管。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毛细管为铜质毛细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管换热套件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管换热套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个U形热管在散热翅片、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对U形热管进行胀管操作;将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利用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将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将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利用封口钳对金属毛细管进行密封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实现逆流换热功能,同时节省布置空间,热交换流畅顺利;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毛细管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若干个U形热管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既能有效提高灌装密封性,又便于密封隔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热管换热套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实施例请参考图1,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包括下端板10、中隔板20、上端板30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40;所述下端板10、中隔板20和上端板30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40插装在下端板10、中隔板20和上端板30之间,所述U形热管40在中隔板20和上端板10之间部分为冷凝段41、在下端板30和中隔板20之间部分为蒸发段42,所述U形热管40在冷凝段41和蒸发段42上设有散热翅片50;所述U形热管40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40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60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弯管60的中部开有连接孔61,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60上的连接孔61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70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40相连通,所述连接孔61与金属毛细管70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换热时,U形热管蒸发段与热流体进行接触,U形热管冷凝段与冷流体进行接触,由于U形热管蒸发段位于下方,U形热管蒸发段内的换热工质被热流体加热挥发成蒸汽,蒸汽上升至U形热管冷凝段被冷流体冷却,冷却后的液体沿热管内壁回流到U形热管蒸发段内,反复循环,实现换热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实现逆流换热功能,同时节省布置空间,热交换流畅顺利;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毛细管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若干个U形热管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既能有效提高灌装密封性,又便于密封隔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U形热管40排列成一排,所述下端板10、中隔板20和上端板30之间插装有若干排U形热管40。这是多级热管换热器中,由于每排的U形热管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每排的工作温度不同,对热流体和冷流体来说:都是逆流换热,热交换效率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毛细管70为铜质毛细管。一种热管换热套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个U形热管在散热翅片、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对U形热管进行胀管操作;将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利用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将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将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利用封口钳对金属毛细管进行密封隔离。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毛细管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若干个U形热管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金属毛细管对U形热管进行抽真空后并灌装换热工质,既能有效提高灌装密封性,又便于密封隔离。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板、中隔板、上端板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插装在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所述U形热管在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部分为冷凝段、在下端板和中隔板之间部分为蒸发段,所述U形热管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U形热管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弯管的中部开有连接孔,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板、中隔板、上端板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插装在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所述U形热管在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部分为冷凝段、在下端板和中隔板之间部分为蒸发段,所述U形热管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U形热管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弯管的中部开有连接孔,所述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德王长宏陈承戴吴池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