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口热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48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径均相同;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一致,加热段的外径大于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加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第一毛细结构的厚度大于第二毛细结构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扩口热导管中,加热段的毛细结构厚度较大,管腔体内回流循环加快,传热效率大大提升。

A Expanded Heat Cond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larged heat pipe, which comprises a two-end sealed hollow tube body with working medium injected into the hollow tube body; the hollow tube body comprises a heating section, an adiabatic section and a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the inner diameters of the heating section, an adiabatic section and a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are all the same; the outer diameters of the adiabatic sec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are the same, and the outer diameters of the heating section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diabatic sec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and the second capillary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adiabatic sec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capillary structure. In the enlarged heat pip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thickness of the heating section is larger, the reflux circulation in the tube chamber is accelerated, and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口热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导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扩口热导管。
技术介绍
现阶段,热导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中。该热导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填充的低沸点工作介质在加热端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蒸气带着热量运动至散热端,并在散热端液化凝结将热量释放出去,从而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液化后的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壁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部,继续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一般驱动工作介质的移动主要依赖于:热传导量、毛细管的管压、毛细管内对于驱动工作流体的流向的阻力透过率。为了提高热导管的热传导效率,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方法。比如,采用复合毛细结构的热导管。申请号为201110333145.X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热导管及其制作方法。该热导管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内壁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包括位于热管蒸发段的纯粉末烧结结构及位于热管绝热段与冷凝段的沟槽结构,所述纯粉末烧结结构及所述沟槽结构同轴。该热导管在蒸发段与冷凝段采用了不同的毛细结构,利用不同毛细结构各自的优点,提高了热导管的传热效能。然而,上述热导管中,由于各段的毛细结构不同,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申请号为201220389132.4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热导管。该热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呈中空状,所述管体包括蒸发部与冷凝部;所述管体内部具有复合毛细结构;所述复合毛细结构为复合编织或刺绣结构。有别于传统金属网单一平面的结构,此复合结构可以在多热源、不同弯度、形状、段差、厚度的热管,做最佳化的热管设计。有效提升热导管的热传量与抗重力。申请号为02122090.5的专利技术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热导管及其制作方法。该热导管包括蒸发部、隔热部、冷凝部及多孔烧结粉末毛细管。为增加毛细管结构物的气孔度和透过率,在蒸发部、隔热部、冷凝部配置适合各自要求条件的不同物质、形状或粒子大小的多孔烧结粉末毛细管结构。另一特点为,为配置不同物质、形象或粒子大小的多孔烧结粉末毛细管结构,将此粉末混合烧结,气孔分布为二重,为此热导管具有沿径向、非对称端面形状。上述热导管均采用了复合毛细结构,且主要是通过采用不同结构或种类的毛细材料来实现,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热传导性能,但是工序相对复杂、且生产成本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工艺简单、无需退火、生产成本较低、导热性能好的热导管。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所述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和所述散热段的外径;所述加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段的长度L1与所述散热段的长度L3的比例范围为1:1.5~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段的外径为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的1.2~1.4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均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提供的扩口热导管采用一端扩管的方式,在热导管内引入两种毛细结构(毛细厚度不同、内径相同),加热段的毛细厚度大于散热段,使用时加热段毛吸力强,回流快,热传导性能好;尤其是在负角度下使用时(散热段在下,加热段在上),加热段毛吸强,回流循环明显,传热效率明显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扩口热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扩口热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加热段;2-绝热段;3-散热段;4-第一毛细结构;5-第二毛细结构。图2中,虚线箭头代表热量的走向,实线箭头代表管体内工作介质的走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所述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2和所述散热段3的外径;所述加热段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4,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5;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和第二毛细结构5均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所述加热段1的长度L1与所述散热段3的长度L3的比例范围为1:1.5。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为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的1.2倍。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所述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2和所述散热段3的外径;所述加热段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4,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5;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和第二毛细结构5均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所述加热段1的长度L1与所述散热段3的长度L3的比例范围为1:2。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为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的1.3倍。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所述加热段1、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2和所述散热段3的外径;所述加热段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4,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5;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和第二毛细结构5均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所述加热段1的长度L1与所述散热段3的长度L3的比例范围为1:3。所述加热段1的外径为所述绝热段2和散热段3的外径的1.4倍。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所述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和所述散热段的外径;所述加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口热导管,包括一两端密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注入有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体包括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所述加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外径一致,所述加热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热段和所述散热段的外径;所述加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绝热段和散热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黎汤恒新何阳胡循亮汝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唯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