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76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种圆形中空管体;对中空管体的a端进行缩口,向中空管体内插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圆棒;向中空管体内填入金属粉末,高温烧结;将不锈钢圆棒拔出;对b端进行缩口处理;b端缩口的长度为L1,保留一定的截断长度L2,采用自制截断冶具对b端进行截断,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圆形孔洞;对截断后的中空管体进行焊接,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向中空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灌入一定的介质并抽真空封口成密闭腔体,形成热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截断时,截断面保留圆形孔洞;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向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无需退火,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导管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热导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中。该热导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填充的低沸点工作介质在加热端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蒸气带着热量运动至散热端,并在散热端液化凝结将热量释放出去,从而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液化后的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壁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部,继续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一般驱动工作介质的移动主要依赖于:热传导量、毛细管的管压、毛细管内对于驱动工作流体的流向的阻力透过率。目前,常见的热导管的生产方式为:先制作带有毛细结构的中空铜管,然后在中空铜管一端制作抽气口,焊接密封没有抽气口的一端,退火去除残余应力和除氧化,铜管内注入工作液,最后由抽气口抽气后密封使热管内形成真空腔室。如:申请号为201310300986.X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小热管制作工艺,步骤包括:A.制作毛坯:制作铜管和铜粉块,制作的铜管内壁上设有沿铜管轴线方向延伸的若干沟槽;采用烧结铜粉来制作与铜管内径相匹配的铜粉块。B.加工抽气口:将铜管一端收缩形成抽气口。C.填装铜粉块:将烧结好的铜粉块塞到铜管受热的一端,所述受热的一端是与抽气口相对一端。D.焊接密封,将设有铜粉块的一端通过焊接密封同时可以将铜粉块固定在铜管内。E.退火,消除铜管残余应力,同时还原焊接时产生的氧化层。F.注液,从抽气口向铜管内注入适量的工作液。G.抽真空密封,通过抽气口将铜管内空气抽真空同时将抽气口通过焊接密封,使铜管内部保持真空状态。申请号为201110333144.5的专利技术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扁形导热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根空管,将其头端预缩成一细直径部分;将所述空管打扁成成品要求的厚度规格;将一根扁平芯棒,置入所述空管内,填粉烧结;焊接好所述空管尾端后退火。申请号为201310224413.3的专利技术申请中也公开了一种热管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A.预制坯件:制作铜管和铜板以及中心棒和盖帽,在铜板底部加工定位槽和环形槽,在中心棒底部加工出与定位槽匹配的定位柱;B.焊接铜板;C.插入中心棒:在铜管中插入中心棒,将定位柱插在定位槽中,中心棒与铜管内壁以及铜板表面留有间隙;D.填充铜粉;E.烧结;F.取出中心棒;G.焊接盖帽;H.退火;I.注液;J.抽真空封口。上述现有技术中,焊接端截断后均未保留圆形孔洞结构,由于焊接密封时会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焊接后氧化现象,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工艺简单、无需退火、生产成本较低、导热性能好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种圆形中空管体,整管长度为L;步骤二:先对中空管体一端(a端)进行缩口,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三:在一头缩口的中空管体内插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圆棒;步骤四:在插入不锈钢圆棒的中空管体内填入金属粉末,填粉完成后进行高温烧结;步骤五:烧结完成后,将中空管体内的不锈钢圆棒拔出;对中空管体的另一端(b端)进行缩口处理,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六:b端缩口的长度为L1,保留一定的截断长度L2,采用截断冶具对b端进行截断,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圆形孔洞;步骤七:对截断后的中空管体进行焊接,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向中空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灌入一定的介质并抽真空封口成密闭腔体,形成热导管。进一步地,所述b端的缩口长度L1为3~10mm。进一步地,所述b端截断后,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形孔洞。进一步地,所述截断治具采用冲切方式对中空管体进行截断,所述截断治具主要由底座、刀盒、动刀片和静刀片组成,所述静刀片固定于所述刀盒内,所述动刀片与气缸相连,通过气缸上下控制动刀片对中空管体的b端在截断处进行截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中,中空管体b端缩口后留出截断部分,截断时自制的截断治具进行冲切截断,截断面留有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形孔洞;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向中空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可以无需退火处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热导管b端截断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截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圆形孔洞;2-气缸;3-动刀片;4-静刀片;5-刀盒;6-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种圆形中空管体,整管长度为L;步骤二:先对中空管体一端(a端)进行缩口,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三:在一头缩口的中空管体内插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圆棒;步骤四:在插入不锈钢圆棒的中空管体内填入金属粉末,填粉完成后进行高温烧结;步骤五:烧结完成后,将中空管体内的不锈钢圆棒拔出;对中空管体的另一端(b端)进行缩口处理,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六:b端缩口的长度为L1,保留一定的截断长度L2,采用截断冶具对b端进行截断,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圆形孔洞1;步骤七:对截断后的中空管体进行焊接,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1向中空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灌入一定的介质并抽真空封口成密闭腔体,形成热导管。所述b端的缩口长度L1为3~10mm。所述b端截断后,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形孔洞1。所述截断治具采用冲切方式对中空管体进行截断,所述截断治具主要由底座6、刀盒5、动刀片3和静刀片4组成,所述静刀片4固定于所述刀盒5内,所述动刀片3与气缸2相连,通过气缸2上下控制动刀片3对中空管体的b端在截断处进行截断。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种圆形中空管体,整管长度为L;步骤二:先对中空管体一端(a端)进行缩口,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三:在一头缩口的中空管体内插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圆棒;步骤四:在插入不锈钢圆棒的中空管体内填入金属粉末,填粉完成后进行高温烧结;步骤五:烧结完成后,将中空管体内的不锈钢圆棒拔出;对中空管体的另一端(b端)进行缩口处理,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六:b端缩口的长度为L1,保留一定的截断长度L2,采用截断冶具对b端进行截断,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圆形孔洞;步骤七:对截断后的中空管体进行焊接,焊接时,通过圆形孔洞向中空管体内通入保护气体,防止焊接处高温氧化;灌入一定的介质并抽真空封口成密闭腔体,形成热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退火的热导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种圆形中空管体,整管长度为L;步骤二:先对中空管体一端(a端)进行缩口,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三:在一头缩口的中空管体内插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圆棒;步骤四:在插入不锈钢圆棒的中空管体内填入金属粉末,填粉完成后进行高温烧结;步骤五:烧结完成后,将中空管体内的不锈钢圆棒拔出;对中空管体的另一端(b端)进行缩口处理,缩口尺寸大小为中空管体外径的一半(公差为正负0.5mm);步骤六:b端缩口的长度为L1,保留一定的截断长度L2,采用截断冶具对b端进行截断,截断部分的截面处留有圆形孔洞;步骤七:对截断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黎汤恒新何阳胡循亮汝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唯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