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体软管的软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38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到喷嘴的弹性体软管,其中所述弹性体软管至少在纵向端处包括周向边缘。改进的安装结果:如果所述边缘在第一周向区部内包括从所述边缘突出的支撑结构,当所述弹性体软管连接到所述喷嘴时,所述纵向端能够实际上以形状锁定方式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到设计在所述喷嘴上的与所述支撑结构互补的对应支撑结构;并且如果所述边缘在第二周向区部中包括从所述边缘突出的抓紧结构,所述第二周向区部沿周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周向区部错开,在所述抓紧结构处,所述纵向端能够当所述弹性体软管连接到所述喷嘴时被手动抓紧并能够沿轴向被拉动到所述喷嘴上。

Hose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elastomeric ho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astomeric hose connected to a nozzle, wherein the elastomeric hose comprises a circumferential edge at least at a longitudinal end. An improved installation result: if the edge includes a support structure protruding from the edge in the first circumferential region, when the elastomer hose is connected to the nozzle, the longitudinal end can in fact b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 structure complementary to the support structure designed on the nozzle in a shape locking manner through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if the edge is connected to the nozzle; The second circumferential section includes a gripping structure protruding from the edge. The second circumferential section is stagger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with the first circumferential section. At the gripping structure, the longitudinal end can be grasped manually when the elastomer hose is connected to the nozzle and can be pulled to the nozzle along the ax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弹性体软管的软管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弹性体软管。本专利技术另外涉及一种装备有这种弹性体软管的软管连接结构,特别是在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中。最后,本专利技术涉及另一种制造这样的软管连接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此类的弹性体软管例如从DE102004063459A1已知。弹性体软管用于连接喷嘴。由此,已知的弹性体软管用于将内燃机的通气装置连接到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以使来自内燃机曲轴箱的吹漏气体返回到新鲜空气系统。弹性体软管在纵向端包括周向边缘。在已知弹性体软管的情况下,沿周向方向分布的多个缺口形成在纵向端上,并与周向边缘沿轴向分开。与缺口互补的钩形成在相关喷嘴上,其在弹性体软管插入过程中从内部通过缺口沿径向接合到喷嘴上,以通过轴向方式将弹性体软管固定到喷嘴上。当安装这样的弹性体软管时,纵向端手动插到喷嘴上,由此被压紧。由此,边缘可抵触喷嘴面侧。弹性允许纵向端略微变形,因此,在这种抵触和压力的情况下,其可能变形和叠入。插到喷嘴上的纵向端上的这种叠入可能一直没有被相应安装者察觉,由此软管连接结构不够紧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处理所述问题,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到喷嘴(4)的弹性体软管(3),其中所述弹性体软管(3)至少在纵向端(8)处包括周向边缘(9);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9)在第一周向区部(10)内包括从所述边缘(9)突出的支撑结构(11),当所述弹性体软管(3)连接到所述喷嘴(4)时,所述纵向端(8)能够实际上以形状锁定方式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连接到设计在所述喷嘴(4)上的与所述支撑结构(11)互补的对应支撑结构(14);所述边缘(9)在第二周向区部(12)中包括从所述边缘(9)突出的抓紧结构(13),所述第二周向区部(12)沿周向方向(15)与所述第一周向区部(10)错开,在所述抓紧结构(13)处,所述纵向端(8)能够当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8 DE 102017215896.41.一种连接到喷嘴(4)的弹性体软管(3),其中所述弹性体软管(3)至少在纵向端(8)处包括周向边缘(9);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9)在第一周向区部(10)内包括从所述边缘(9)突出的支撑结构(11),当所述弹性体软管(3)连接到所述喷嘴(4)时,所述纵向端(8)能够实际上以形状锁定方式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连接到设计在所述喷嘴(4)上的与所述支撑结构(11)互补的对应支撑结构(14);所述边缘(9)在第二周向区部(12)中包括从所述边缘(9)突出的抓紧结构(13),所述第二周向区部(12)沿周向方向(15)与所述第一周向区部(10)错开,在所述抓紧结构(13)处,所述纵向端(8)能够当所述弹性体软管(3)连接到所述喷嘴(4)时被手动抓紧并能够沿轴向被拉动到所述喷嘴(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沿所述周向方向(15)延伸越过最大90°,和/或所述抓紧结构(13)沿所述周向方向(15)延伸越过最大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紧结构(13)和所述支撑结构(11)设计和布置为使得:能够实施两阶段组装以将所述弹性体软管(3)连接到所述喷嘴(4);在第一组装阶段中,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支撑结构(11)附接到所述喷嘴(4)的所述对应支撑结构(14),使得所述抓紧结构(13)在所述第一组装阶段结束时与所述喷嘴(4)沿轴向分开;在第二组装阶段中,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纵向端(8)被拉动到所述喷嘴(4)上,使得在所述抓紧结构(13)与喷嘴(4)之间的距离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另外地或可替代地,能够设置:所述支撑结构(11)或所述对应支撑结构(14)设计和/或相互匹配,使得附接到所述对应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结构限定旋转轴线(32),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纵向端(8)能够当拉动到所述喷嘴(4)上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32)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纵向端(8)限定软管纵向中心轴线(33);所述喷嘴(4)限定喷嘴纵向中心轴线(34);在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支撑结构(11)附接到所述喷嘴(4)的所述对应支撑结构(14)之后且在所述纵向端(8)拉动到所述喷嘴(4)上之前,所述软管纵向中心轴线(33)以相对于所述喷嘴纵向中心轴线(34)的倾角延伸;在所述弹性体软管(3)的所述支撑结构(11)附接到所述喷嘴(4)的所述对应支撑结构(14)之后且在所述纵向端(8)拉动到所述喷嘴(4)上之前,所述软管纵向中心轴线(33)平行于所述喷嘴纵向中心轴线(34)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抓紧结构(13)沿所述边缘(9)的所述周向方向(15)布置在与所述支撑结构(11)错开至少90°且最大180°的所述边缘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所述的弹性体软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9)上的所述支撑结构(11)和所述抓紧结构(13)基本彼此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科勒J·舒斯乐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