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卷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以及安装有障碍物检测装置的电动卷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36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卷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柔性的边缘部件(24),其与所述帘幕(12)的底缘相连,并且几乎沿着所述帘幕(12)的整段底缘延伸。靠近边缘部件(24)的一端设有激光束发射器(34),其用于发射沿边缘部件(24)的纵向穿过边缘部件(24)内部的空腔(30)的激光束。靠近边缘部件(2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接收激光束的光传感器(40)。当边缘部件(24)受到外力发生变形并且被压扁时,发射自光束发射装置(34)的光束就会被边缘部件(24)所阻挡,并因此阻挡光束照射到所述光传感器(40)上。该边缘部件(24)由防火弹性体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卷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高的可靠性,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时,任何火焰都不能从卷帘的一侧吹到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这种障碍物检测装置的电动卷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巻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所述电动巻帘具有 金属帘幕,和用于使所述帘幕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 一种安装有该障碍物检测装置的电动巻帘。
技术介绍
现在广泛使用一种电动巻帘,其具有金属帘幕和用于使该帘幕升 降的电动升降机构。 一般而言,这种巻帘为电动上巻式巻帘。电动 上巻式巻帘可以用作建筑物入口处的巻帘,或者用作设施的门的巻 帘等等。这种电动上巻式巻帘也广泛用作防火巻帘。近年来的许多 防火巻帘都包括安装有火灾传感器的电动巻帘和用于控制电动巻帘 电动动作的控制器。 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传感器就会检测到温度升 高和/或烟雾,然后该电动巻帘会电动动作将帘幕降下,直至处于关 闭状态。通常情况下,具有金属帘幕的电动巻帘应该在帘幕的底缘设置障 碍物检测装置。这使得当帘幕展开并降下时,可以检测到帘幕的底 缘与地面之间的任何障碍物,特别是人。借助于这种障碍物检测装 置,当电动巻帘的底缘接触到障碍物时,电动巻帘使帘幕下降的动 作能够被阻止。在电动动作的防火巻帘中尤其需要这种障碍物检测装置。例如已知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10-238261号(特开 1998-238261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2000-54765号中的电动 巻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10-238261号(特开 1998-23826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2000-54765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应该将可电动动作的防火巻帘的帘幕的运动 速度限定在某个极限速度内。然而,在一般常用的电动运行的防火 巻帘中,为了安全,设置的帘幕的运行速度远远低于该极限速度。 为了提高防火巻帘的电动运行速度同时确保安全,需要一种灵敏度 更高、可靠性更强的障碍物检测装置。此外,该防火巻帘用障碍物 检测装置不能允许火焰吹过,这种情况在发生火灾且障碍物检测装 置被烧坏时很可能会发生。电动防火巻帘常用的障碍物检测装置很 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巻帘用障碍物检测 装置,其具有高灵敏度以及高可靠性,并且当用在电动防火巻帘上 时,火焰不能从防火巻帘的一侧吹到另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这种障碍物检测装置 的电动巻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实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巻帘用障碍物检测装 置,所述电动巻帘具有金属帘幕和用于使该帘幕升降的电动升降机 构。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由安装在所述帘幕底缘的柔性的边缘部件 构成,并且该边缘部件几乎沿着所述帘幕的整段底缘延伸。在所述 边缘部件的内部形成有沿所述边缘部件纵向延伸的空腔。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还包括光束发射装置,其靠近所述边缘部件的一端,用 于发射沿着边缘部件的纵向且穿过边缘部件内部空腔的光束。所述 障碍物检测装置还包括光传感器,其靠近所述边缘部件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发射自所述光束发射装置且穿过所述边缘部件内部空腔的 光束。当所述边缘部件受到外力发生变形并且被压扁时,发射自光 束发射装置的光束就会被所述压扁了的边缘部件所阻挡,并因此阻挡上述光束照射到所述光传感器上。此外,所述边缘部件由这样的 防火弹性体制成,即, 一旦发生火灾使所述边缘部件遭受高温时, 所述防火弹性体不燃烧,而是黏着在所述帘幕的底缘上。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巻帘,该电动巻帘包括金属帘幕;用于使所述帘幕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以及控制器, 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动升降机构的动作;安装在所述帘幕底缘的障碍 物检测装置。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由安装在所述帘幕底缘的柔性的 边缘部件构成,并且该边缘部件几乎沿着所述帘幕的整段底缘延伸。 所述边缘部件的内部形成有空腔,该空腔沿着所述边缘部件的纵向 延伸。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还包括光束发射装置,其靠近所述边缘 部件的一端,用于发射沿着边缘部件的纵向并穿过边缘部件内部空 腔的光束。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还包括光传感器,其靠近所述边缘 部件的另 一端,用于接收发射自所述光束发射装置且穿过所述边缘 部件内部空腔的光束。当所述边缘部件受到外力发生变形并被压扁 时,从光束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束被所述压扁了的边缘部件所阻挡, 并因此阻挡上述光束照射到所述光传感器上。所述边缘部件由这样 的防火弹性体制成,即, 一旦发生火灾使所述边缘部件遭受高温时, 所述防火弹性体不燃烧,而是黏着在所述帘幕的底缘上。此外,所 述控制器设置这样的程序i)如果发射出的且照射到所述光传感 器上的光束在帘幕下降的过程中被阻挡,那么所述控制器会控制电 动升降机构,使所述帘幕停止下降或使所述帘幕从下至上地反向动 作;ii )如果此后有光束再次照射到光传感器上,那么所述控制器 会控制电动升降机构,启动所述帘幕的下降动作。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障碍物检测装置具有安装在帘幕底缘的柔性的边 缘部件。边缘部件的任何变形都可以借助因穿过边缘部件的光束被 阻挡而检测出来,从而该障碍物检测装置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 另外,该边缘部件是由防火弹性体制成的,在遇到火灾使其遭受高 温时这种弹性体不会燃烧,而是粘着在所述帘幕的底缘,所以该边缘部件会同时粘着在关闭了的(即降下的)帘幕的底缘和地面上, 从而可以将该边缘部件和地面之间的缝隙封住,因此火焰不会从巻 帘的一侧吹到另一侧。附图说明图1A是安装有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障碍物检测装置的电动上巻 式巻帘的主视图,图1B是电动上巻式巻帘的侧视图,图1C是沿图 1A中沿C-C线的电动上巻式巻帘的横断面平面图。图2A是图1A所示的安装有边缘部件的帘幕底缘的断面图,图 2B是表示帘幕完全降下后处于最低位置时的断面图。图3是帘幕底缘一端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帘幕底缘另一端的放大主视图。图5是帘幕底缘及本专利技术变型例的边缘部件的断面图,图中表示 帘幕完全降下后处于最低端时的状态。附图标记10:电动上巻式巻帘,12:帘幕,14:帘幕箱,21:控制器,22: 条板,24:边缘部件,28:边缘部件的管状部,30:空腔,32:边 缘部件的翅状部,34:激光束发射器(光束发射装置),40:光传 感器,52:条板,54:边缘部件,55:翅状部,56:空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A至图 1C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A是安装有障碍物检测装置的 电动上巻式巻帘IO的主视图,图1B是电动上巻式巻帘IO的侧视图, 图1C是沿图1A中C-C线的电动上巻式巻帘10的横断面平面图。 如图1A至图1C所示,电动上巻式巻帘10包括帘幕12,适于固 定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帘幕箱14,以及适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的一 对垂直延伸的支承柱16。该导向用支承柱16为中空的钢柱。该上巻式巻帘IO还包括一对垂直延伸的导轨18,其容纳并固定安装在中空 的支承柱16内。该电动上巻式巻帘IO还包括电动升降机构(巻绕机构)20,该 机构用于巻起和展开帘幕12,从而使该帘幕12沿垂直方向上升或下 降。电动升降机构20容纳在帘幕箱14内。该电动上巻式巻帘10还 包括控制器21,其用于控制电动升降机构20的动作。控制器21包 括电子电路21a,其包括微型计算机和用于调整供给电动升降机构 20电力的电力调整器;输入设备21b,使得操作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卷帘用障碍物检测装置,所述电动卷帘包括金属帘幕,以及用于使所述帘幕升降的电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柔性的边缘部件,其与所述帘幕的底缘相连,并且几乎沿着所述帘幕的整段底缘延伸; 所述边缘部件的内部 形成有空腔,该空腔沿着所述边缘部件的纵向延伸; 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光束发射装置,其靠近所述边缘部件的一端,该光束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束,所述光束能够沿着边缘部件的纵向穿过边缘部件内部的空腔; 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包括:光传感器 ,其靠近所述边缘部件的另一端,该光传感器用于接收从所述光束发射装置发出且穿过所述边缘部件内部空腔的光束; 当所述边缘部件由于外力发生变形并且压扁时,从光束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束被所述压扁了的边缘部件所阻挡,并因此阻挡上述光束照射到所述光 传感器上;且 所述边缘部件由这样的防火弹性体制成,即,一旦发生火灾使所述边缘部件遭受高温时,所述防火弹性体不燃烧,而是黏着在所述帘幕的底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一郎山田浩道曼弗雷德塞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田瑷珐弗莱克斯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