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及其针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16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及其针织方法,包括经编机床、纬编机床、卷布机构、第一送纱机构、第二送纱机构和第三送纱机构;所述经编机床与所述纬编机床沿前后方向背朝背间隔设置,且两者的织针数量一致;所述第一送纱机构用以向所述纬编机床喂纱,所述第三送纱机构设用以向所述经编机床喂纱,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同步编织横列,所述第二送纱机构设用以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喂纱,使得整个系统织出的织物呈复合双面织物,其中一面为纬编另一面为经编,同时其织物兼具有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的优点,柔软有弹性。

A Warp-knitted Weft-knitted Composite Knitting System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rp-knitting and weft-knitting composite knitting system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including warp-knitting machine, weft-knitting machine, coiling mechanism, first yarn feeding mechanism, second yarn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ird yarn feeding mechanism; the warp-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weft-knitting machine are set back-to-back interval along the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s, and the number of knitting needles of the two machines is the same; the first yarn The third yarn feed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feed yarn to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synchronously weave horizontal rows. The second yarn feed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feed yarn alternately to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so that the fabrics woven by the whole system are composite double-sided fabrics, one of which is weft knitted and the other is warp knitted, and the fabrics have both warp knitted fabrics. And the advantages of weft knitted fabrics, soft and elas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及其针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及其针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织机分为两类,纬编机床和经编机床,其中纬编机床又分为圆形纬编机床和平型纬编机床,其中,本申请中所采用的为平型纬编机床,由于纬编机床的织针是逐个依次顺序吃线进行编织,(其原理类似于棒针织毛衣),故其效率低,但其拉伸性能好,而经编机床是多个织针同步吃线,故其编织效率高,且织物稳定性好。但上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均是编织单面织物,目前市面上的双面织物有双面纬编和双面经编两种,但还没有出现一面纬编另一面经编的结构。而纬编机床在进行织物时目前可采用移圈机构进行移圈编织,能进一步的丰富织物的花纹,具体如图6所示,为几种典型的纬编移圈织物,图6a为单面网眼纱罗组织,图6b为单面绞花纱罗组织,图6c和图6d为双面纱罗组织,图6e为单面菠萝组织,图6f为双面菠萝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能织出织物质地较柔软,弹性好,花型变换丰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编机床、纬编机床、卷布机构、第一送纱机构、第二送纱机构和第三送纱机构;所述经编机床与所述纬编机床沿前后方向背朝背间隔设置,且两者的织针数量一致;所述第一送纱机构设置于所述纬编机床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纬编机床喂纱,所述第三送纱机构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经编机床喂纱,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同步编织横列,所述第二送纱机构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送纱机构和第三送纱机构之间,其用以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喂纱,以将所述经编机床与所述纬编机床编织的织物连为一体;所述卷布机构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相互远离的一侧,其用以卷收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共同编织的布料。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中所述经编机床和所述纬编机床同步编织横列,但经编机床是所有的织针同步吃纱,而纬编机床是所有的织针依次顺序吃纱,故经编机床的编织一横列的速度远快于纬编机床编织一横列的速度,故在经编机床编织完一横列后需待纬编机床编织完对应横列后再同步进行下一横列的编织,而第二送纱机构在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编织时既向经编机床送纱,又向纬编机床送纱,即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同步编织的横列经过第二送纱机构送出的纱线连为一体,使得整个系统织出的织物呈复合双面织物,可使其花纹更丰富,同时其织物兼具有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的优点,其中经编面结构稳定,纬编面柔软,同时织物的经编面可利用纱线空穿,不同梳不同组织形成花纹;且经纬编可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种类纱线,实现正反两面不同色彩花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送纱机构具有一个第一纱架和一个导纱嘴,所述第一纱架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所述导纱嘴,并沿左右方向依次顺序向所述纬编机床上的多个织针喂纱。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送纱机构具有多个第二纱架、一个第一送纱梳栉和一个第一水平二维移动装置,且所述第一送纱梳栉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经编机床上多个织针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纱针,且多个所述第二纱架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纱针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纱架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对应的第一导纱针,所述第一水平二维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送纱梳栉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送纱梳栉分别前后摆转至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第一送纱梳栉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和纬编机床喂纱。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其中,第二送纱机构与第三送纱机构类似,区别在于二者摆转的角度不同,其中,第二送纱机构需前后大范围摆转,既需要给经编机床的织针喂纱,另外还需要给纬编机床的织针喂纱,而第三送纱机构只需在经编机床上对应织针上摆转喂纱。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送纱机构具有多个第三纱架、一个第二送纱梳栉和第二水平二维移动装置,且所述第二送纱梳栉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经编机床上多个织针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纱针,且多个所述第三纱架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纱针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三纱架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对应的第二导纱针,所述第二水平二维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送纱梳栉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送纱梳栉左右摆转,以使得每个所述第二导纱针沿左右方向来回向所述经编机床喂纱。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移圈机构,所述移圈机构设置在所述纬编机床的后侧,其用以将纬编机床的若干织针的吃线圈移至与其邻近的织针上。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纬编机床进行编织时,可通过移圈机构进行移圈,以克服纬编机床编织布料的布纹单调的这一缺点,能进一步的丰富布料的布纹,使得产品更加多样,且更具有立体感。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圈机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安装座、伸缩件和移圈针,所述二维移动平台安装在所述纬编机床的后方,所述安装座为条形杆,其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所述纬编机床的织针的后方,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纬编机床的左右两侧齐平,并与所述二维移动平台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维移动平台用以驱动所述安装座沿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所述伸缩件为多个,所述移圈针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圈针与所述纬编机床的多个织针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伸缩件与多个所述移圈针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移圈针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多个所述伸缩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每个所述移圈针分别位于所述纬编机床对应织针的后方,且每个所述移圈针的针头和对应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均朝前。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并可预先设定移圈的程序,使得纬编机床在工作时,由移圈机构进行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移圈跳线,从而使得布料的花纹更加丰富,变化多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件为伸缩气缸。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的针织方法,所述纬编机床连续编织,所述经编机床间歇编制,且所述经编机床与所述纬编机床同时编织一横列,在所述经编机床织完一横列后其停机待所述纬编机床织完对应横列后二者再次同步编织下一横列,依此循环,其中所述第一送纱机构向所述纬编机床的所有织针逐个依次顺序垫纱成圈,所述第三送纱机构向所述经编机床的多个织针同步垫纱成圈,所述第二送纱机构先在第一水平二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经编机床的上方,并给所述经编机床的每个织针喂纱并同时成圈,然后再在第一水平二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纬编机床上有选择的给所述纬编机床上处于最高位的织针垫纱成圈。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所织出的织物呈复合双面织物,一面为经编特性,另一面为纬编特性,从而使得花纹更丰富。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纬编机床编织时,所述移圈机构可按预定程序驱动其上的若干个移圈针将所述纬编机床上与其对应织针上的吃线圈移出至所述纬编机床上邻近的织针上。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移圈机构使得织物纬编的一面移圈形成镂空网眼,凹凸,斜纹等多种花色效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的另一结构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面织物移圈针织系统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编机床(1)、纬编机床(2)、卷布机构(3)、第一送纱机构(4)、第二送纱机构(5)和第三送纱机构(6);所述经编机床(1)与所述纬编机床(2)沿前后方向背朝背间隔设置,且两者的织针数量一致;所述第一送纱机构设(4)置于所述纬编机床(2)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纬编机床(2)喂纱,所述第三送纱机构(6)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经编机床(1)喂纱,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同步编织横列,所述第二送纱机构(5)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送纱机构(4)和第三送纱机构(6)之间,其用以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喂纱,以将所述经编机床(1)与所述纬编机床(2)编织的织物连为一体;所述卷布机构(3)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相互远离的一侧,其用以卷收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共同编织的布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编机床(1)、纬编机床(2)、卷布机构(3)、第一送纱机构(4)、第二送纱机构(5)和第三送纱机构(6);所述经编机床(1)与所述纬编机床(2)沿前后方向背朝背间隔设置,且两者的织针数量一致;所述第一送纱机构设(4)置于所述纬编机床(2)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纬编机床(2)喂纱,所述第三送纱机构(6)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的上方,其用以向所述经编机床(1)喂纱,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同步编织横列,所述第二送纱机构(5)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送纱机构(4)和第三送纱机构(6)之间,其用以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喂纱,以将所述经编机床(1)与所述纬编机床(2)编织的织物连为一体;所述卷布机构(3)设置于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相互远离的一侧,其用以卷收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共同编织的布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纱机构(4)具有一个第一纱架(41)和一个导纱嘴(42),所述第一纱架(41)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所述导纱嘴(42),并沿左右方向依次顺序向所述纬编机床(2)上的多个织针喂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纱机构(5)具有多个第二纱架(51)、一个第一送纱梳栉(52)和一个第一水平二维移动装置(53),且所述第一送纱梳栉(52)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经编机床(1)上多个织针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纱针(521),且多个所述第二纱架(51)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纱针(5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纱架(51)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对应的第一导纱针(521),所述第一水平二维移动装置(53)与所述第一送纱梳栉(52)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送纱梳栉(52)分别前后摆转至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第一送纱梳栉(52)交替向所述经编机床(1)和纬编机床(2)喂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编纬编复合针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送纱机构(6)具有多个第三纱架(61)、一个第二送纱梳栉(62)和第二水平二维移动装置(63),且所述第二送纱梳栉(62)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经编机床(1)上多个织针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纱针(621),且多个所述第三纱架(61)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纱针(6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三纱架(61)上的纱线由上向下穿过对应的第二导纱针(621),所述第二水平二维移动装置(63)与所述第二送纱梳栉(62)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送纱梳栉(62)左右摆转,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薇邓中民李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