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宇宸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87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结构包括上端支撑柱、控制室、下端支撑柱、换电池桩、混凝土板、充电桩、顶板、控制装置、照明灯、储能电池、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进行控制启动电机让电机进行启动带动下端螺纹杆进行工作转动,然后在通过螺纹杆和齿轮的啮合,来进行转动,上端与齿轮相连接的移动齿轮板也可以在移动轨上端进行移动,然后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进行控制移动齿轮板箱左侧移动,使上端触点与电磁铁贴合,然后进行通电,在通过外接导线导电导入照明灯上,即可通电照明,从而可以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就可使用,使用起来简便又不浪费力气。

A Charging Station for All-DC Electric Vehicle with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rging station for a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full DC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column, a control room, a lower support column, a battery exchange pile, a concrete plate, a charging pile, a roof plate, a control device, a lighting lamp, an energy storage battery and a solar panel. The charging station for a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full DC electric vehicle transmits signals to the controller for control. The device controls the starting motor to make the motor start and drive the lower screw rod to work and rotate, and then rotates through the meshing of the screw rod and the gear. The moving gear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gear can also move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ing rail. Then the left side of the moving gear box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rotation of the motor to make the upper contact point move with the electromagnet. Connecting, then conducting electricity, conducting through the external conductor into the lighting lamp, can be electrified lighting, so that it can be used without manual control, easy to use without wast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
本技术是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现已有装设光伏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以往的充电站中,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之后,要么通过储能系统接入充电站的充电系统,要么与电网并网发电,即充电站中的光伏系统仅能选择与电网并网或者离网其中一种模态运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10814267.4的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电系统、DC/AC逆变器、AC/DC整流器和DC/DC转换器;光伏系统通过DC/AC逆变器连接至交流配电网,并通过DC/DC转换器连接至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通过DC/AC逆变器连接交流配电网,并通过DC/DC转换器连接至充电系统;充电系统通过AC/DC整流器连接交流配电网,但是该现有技术到夜晚时,需要人工定时去打开照明装置,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到夜晚时,需要人工定时去打开照明装置,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结构包括上端支撑柱、控制室、下端支撑柱、换电池桩、混凝土板、充电桩、顶板、控制装置、照明灯、储能电池、太阳能板,所述下端支撑柱的顶端与顶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换电池桩安装于控制室的前端,所述混凝土板的上端与充电桩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顶板的前端,所述照明灯位于控制装置的右端,所述储能电池位于控制装置的上端,所述太阳能板设于储能电池的后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螺纹杆、连接皮带、垫板、支撑架、固定块、电机、外接导线、控制器、传感器、触点、电磁铁、移动轨、移动齿轮板、齿轮,所述壳体与垫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皮带安装于螺纹杆的右端,所述垫板设于连接皮带的下端,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固定块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块安装于电机的下端,所述电机设于连接皮带的右侧,所述外接导线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与外接导线相连接,所述传感器位于控制器的左侧,所述触点设于电磁铁的右端,所述电磁铁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移动轨与移动齿轮板相连接,所述移动齿轮板与齿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上端支撑柱的上端与太阳能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室设于顶板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设于顶板的下端,所述顶板安装于储能电池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安装于顶板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下端支撑柱为圆柱体结构,直径为30cm。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为LED8804型号,消耗功率低,所述储能电池为SS9-12型号,存储电能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55ZYT04型号的直流电机,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机,所述控制器为FS01型号,控制性能强。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结构上设有控制装置,可以将太阳能板安装在充电站的顶板上端,然后在通过上端支撑柱进行固定住,然后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给充电桩进行使用,然后在夜晚到来时,通过控制装置上端传感器检测到外部的光线较低时,就会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进行控制启动电机让电机进行启动带动下端螺纹杆进行工作转动,然后在通过螺纹杆和齿轮的啮合,来进行转动,上端与齿轮相连接的移动齿轮板也可以在移动轨上端进行移动,然后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进行控制移动齿轮板箱左侧移动,使上端触点与电磁铁贴合,然后进行通电,在通过外接导线导电导入照明灯上,即可通电照明,从而可以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就可使用,使用起来简便又不浪费力气。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控制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上端支撑柱-1、控制室-2、下端支撑柱-3、换电池桩-4、混凝土板-5、充电桩-6、顶板-7、控制装置-8、照明灯-9、储能电池-10、太阳能板-11、壳体-801、螺纹杆-802、连接皮带-803、垫板-804、支撑架-805、固定块-806、电机-807、外接导线-808、控制器-809、传感器-810、触点-811、电磁铁-812、移动轨-813、移动齿轮板-814、齿轮-8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端支撑柱1、控制室2、下端支撑柱3、换电池桩4、混凝土板5、充电桩6、顶板7、控制装置8、照明灯9、储能电池10、太阳能板11,所述下端支撑柱3的顶端与顶板7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换电池桩4安装于控制室2的前端,所述混凝土板5的上端与充电桩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安装于顶板7的前端,所述照明灯9位于控制装置8的右端,所述储能电池10位于控制装置8的上端,所述太阳能板11设于储能电池10的后端,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壳体801、螺纹杆802、连接皮带803、垫板804、支撑架805、固定块806、电机807、外接导线808、控制器809、传感器810、触点811、电磁铁812、移动轨813、移动齿轮板814、齿轮815,所述壳体801与垫板80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螺纹杆802与齿轮815相啮合,所述连接皮带803安装于螺纹杆802的右端,所述垫板804设于连接皮带803的下端,所述支撑架805的上端与固定块80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块806安装于电机807的下端,所述电机807设于连接皮带803的右侧,所述外接导线808安装于壳体80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809与外接导线808相连接,所述传感器810位于控制器809的左侧,所述触点811设于电磁铁812的右端,所述电磁铁812安装于壳体801的内部,所述移动轨813与移动齿轮板814相连接,所述移动齿轮板814与齿轮815相啮合,所述上端支撑柱1的上端与太阳能板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室2设于顶板7的下端,所述充电桩6设于顶板7的下端,所述顶板7安装于储能电池10的下端,所述壳体801安装于顶板7的前端,所述下端支撑柱3为圆柱体结构,直径为30cm,所述照明灯9为LED8804型号,消耗功率低,所述储能电池10为SS9-12型号,存储电能效果好,所述电机807为55ZYT04型号的直流电机,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机,所述控制器809为FS01型号,控制性能强。本专利所说的太阳能板11为PET型号,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所述传感器810为HA2003型号,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端支撑柱(1)、控制室(2)、下端支撑柱(3)、换电池桩(4)、混凝土板(5)、充电桩(6)、顶板(7)、控制装置(8)、照明灯(9)、储能电池(10)、太阳能板(11),所述下端支撑柱(3)的顶端与顶板(7)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换电池桩(4)安装于控制室(2)的前端,所述混凝土板(5)的上端与充电桩(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安装于顶板(7)的前端,所述照明灯(9)位于控制装置(8)的右端,所述储能电池(10)位于控制装置(8)的上端,所述太阳能板(11)设于储能电池(10)的后端,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壳体(801)、螺纹杆(802)、连接皮带(803)、垫板(804)、支撑架(805)、固定块(806)、电机(807)、外接导线(808)、控制器(809)、传感器(810)、触点(811)、电磁铁(812)、移动轨(813)、移动齿轮板(814)、齿轮(815),所述壳体(801)与垫板(80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螺纹杆(802)与齿轮(815)相啮合,所述连接皮带(803)安装于螺纹杆(802)的右端,所述垫板(804)设于连接皮带(803)的下端,所述支撑架(805)的上端与固定块(80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块(806)安装于电机(807)的下端,所述电机(807)设于连接皮带(803)的右侧,所述外接导线(808)安装于壳体(80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809)与外接导线(808)相连接,所述传感器(810)位于控制器(809)的左侧,所述触点(811)设于电磁铁(812)的右端,所述电磁铁(812)安装于壳体(801)的内部,所述移动轨(813)与移动齿轮板(814)相连接,所述移动齿轮板(814)与齿轮(815)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全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端支撑柱(1)、控制室(2)、下端支撑柱(3)、换电池桩(4)、混凝土板(5)、充电桩(6)、顶板(7)、控制装置(8)、照明灯(9)、储能电池(10)、太阳能板(11),所述下端支撑柱(3)的顶端与顶板(7)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换电池桩(4)安装于控制室(2)的前端,所述混凝土板(5)的上端与充电桩(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安装于顶板(7)的前端,所述照明灯(9)位于控制装置(8)的右端,所述储能电池(10)位于控制装置(8)的上端,所述太阳能板(11)设于储能电池(10)的后端,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壳体(801)、螺纹杆(802)、连接皮带(803)、垫板(804)、支撑架(805)、固定块(806)、电机(807)、外接导线(808)、控制器(809)、传感器(810)、触点(811)、电磁铁(812)、移动轨(813)、移动齿轮板(814)、齿轮(815),所述壳体(801)与垫板(80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螺纹杆(802)与齿轮(815)相啮合,所述连接皮带(803)安装于螺纹杆(802)的右端,所述垫板(804)设于连接皮带(803)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宸
申请(专利权)人:李宇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