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62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53
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震动料仓、转台、机械手和加工装置,震动料仓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支架,震动料仓右侧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滑道,滑道左侧底面与震动料仓的右侧顶面固定连接,滑道右侧下方设有分料盘,滑道的右端位于分料盘的上方后侧,分料盘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弧形透槽,第一弧形透槽均位于分料盘的边缘位置,分料盘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分料盘的底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实现智能化全自动化上料,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An Automatic Loading and Load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Shock Absorber Cover Machining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cover processing includes a vibrating silo, a turntable, a manipulator and a processing device. The first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vibrating silo. A downward inclined slidewa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vibrating silo. The bottom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slidewa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right side of the vibrating silo. The lower right side of the slidewa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lat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slideway is located on the feeding plate. On the rear side, several first arc-shaped slot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dividing plate. The first arc-shaped slots are located at the edge of the dividing plate. Under the dividing plate, there is a vertical stepping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stepping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axis of the divid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control,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feeding,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taff and reducing the working intensity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零件制造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减震器就是衡量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减震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地面的冲击,其中减震器的上料方式主要由人工手动式和半自动式,采用全自动式将会大大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震动料仓、转台、机械手和加工装置,震动料仓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支架,震动料仓右侧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滑道,滑道左侧底面与震动料仓的右侧顶面固定连接,滑道右侧下方设有分料盘,滑道的右端位于分料盘的上方后侧,分料盘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弧形透槽,第一弧形透槽均位于分料盘的边缘位置,分料盘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分料盘的底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下方设有第二支架,步进电机的底面与第二支架的顶面固定连接;转台包括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弧形透槽,第二弧形透槽位于第一转盘的边缘位置,第一转盘下方设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同轴,第二转盘上均匀开设与第二弧形透槽数量相等的凹槽,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弧形透槽的直径,凹槽位于相应的第二弧形透槽的正下方,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转杆固定连接,第二转盘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顶面中心位置开设开口向上的圆形槽,圆形槽内设有电机,电机的底面与圆形槽的内侧底面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顶面与第二转盘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机械手包括竖向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下方设有质量较重的方板,方板的顶面与第一气缸缸筒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上方设有矩形板,第一气缸伸缩杆的顶面与矩形板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矩形板上方设有竖向的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缸底的底面与矩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气缸的上方设有横向的第二气缸,旋转气缸的转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的左侧设有气爪,第二气缸伸缩杆的左端面与气爪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加工装置包括竖杆,竖杆下方设有支撑块,竖杆的底面与支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竖杆位于支撑块的右侧,竖杆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右侧面与竖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位于竖杆的上部,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竖向的压盖机,压盖机的压具朝下。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的竖杆左侧设有弹性夹持装置,竖杆的左侧面与弹性夹持装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弹性夹持装置位于竖杆的中部。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的气爪的内侧面固定安装一层橡胶垫。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的支撑块的顶面开设定位盲孔,定位盲孔位于竖杆的左侧。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斜杆,斜杆的底端与支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斜杆的顶端与竖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的滑道采用光滑材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减震器放置在转台上,机械手的第二气缸启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推动气爪向左移动,气爪在第二气缸的推动下到达转台上的减震器附近,气爪夹取减震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收缩,减震器随着第二气缸的收缩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第二气缸停止的同时旋转气缸启动,旋转气缸的转杆带动第二气缸绕转杆的轴心旋转180度,减震器随第二气缸和气爪转动180度,将端盖倒入在震动料仓内,震动料仓能将端盖的正反确定,确定好正反的端盖顺着滑道滑入分料盘的第一弧形透槽内,第一弧形透槽的直径略宽与端盖的直径,因此每个第一弧形透槽只能放入一个端盖,分料盘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90度后,端盖正好与减震器同轴,机械手的第一气缸启动,第一气缸的伸缩杆推动矩形板向上移动,在矩形板的推动下,旋转气缸、第二气缸和气爪均向上移动,气爪带动减震器向上移动,减震器的顶端在气爪的推动下将端盖顶起,与此同时,机械手的第二气缸启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长,气爪在第二气缸的推动下,夹持减震器移动到加工装置的压盖机下,气爪将减震器放置在加工装置的支撑块上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收缩,气爪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向左移动,退出加工装置后,压盖机启动,压盖机对减震器进行压盖作业,压盖完成。本技术中的转台,机械手和加工装置的工作顺序均受控制器控制,能够保证每次的压盖工作都能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同时转台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定时转动90度,保证机械手每次都能夹持到减震器,第二透槽与凹槽能够使减震器保持站立状态,防止减震器发生倾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实现智能化全自动化上料,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如图所示,包括震动料仓1、转台2、机械手3和加工装置4,震动料仓1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支架31,震动料仓1右侧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滑道5,滑道5左侧底面与震动料仓1的右侧顶面固定连接,滑道5右侧下方设有分料盘6,滑道的右端位于分料盘6的上方后侧,分料盘6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弧形透槽7,第一弧形透槽7均位于分料盘6的边缘位置,分料盘6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步进电机32,步进电机32的转轴与分料盘6的底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步进电机32下方设有第二支架8,步进电机32的底面与第二支架8的顶面固定连接;转台2包括第一转盘9,第一转盘9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弧形透槽10,第二弧形透槽10位于第一转盘9的边缘位置,第一转盘9下方设有第二转盘11,第二转盘11与第一转盘9同轴,第二转盘11上均匀开设与第二弧形透槽10数量相等的凹槽12,凹槽12的直径大于第二弧形透槽10的直径,凹槽12位于相应的第二弧形透槽10的正下方,第一转盘9与第二转盘11通过转杆13固定连接,第二转盘11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顶面中心位置开设开口向上的圆形槽29,圆形槽29内设有电机30,电机30的底面与圆形槽29的内侧底面固定连接,电机30转轴的顶面与第二转盘11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机械手3包括竖向的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下方设有质量较重的方板16,方板16的顶面与第一气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料仓(1)、转台(2)、机械手(3)和加工装置(4),震动料仓(1)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支架(31),震动料仓(1)右侧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滑道(5),滑道(5)左侧底面与震动料仓(1)的右侧顶面固定连接,滑道(5)右侧下方设有分料盘(6),滑道的右端位于分料盘(6)的上方后侧,分料盘(6)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弧形透槽(7),第一弧形透槽(7)均位于分料盘(6)的边缘位置,分料盘(6)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步进电机(32),步进电机(32)的转轴与分料盘(6)的底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步进电机(32)下方设有第二支架(8),步进电机(32)的底面与第二支架(8)的顶面固定连接;转台(2)包括第一转盘(9),第一转盘(9)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弧形透槽(10),第二弧形透槽(10)位于第一转盘(9)的边缘位置,第一转盘(9)下方设有第二转盘(11),第二转盘(11)与第一转盘(9)同轴,第二转盘(11)上均匀开设与第二弧形透槽(10)数量相等的凹槽(12),凹槽(12)的直径大于第二弧形透槽(10)的直径,凹槽(12)位于相应的第二弧形透槽(10)的正下方,第一转盘(9)与第二转盘(11)通过转杆(13)固定连接,第二转盘(11)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顶面中心位置开设开口向上的圆形槽(29),圆形槽(29)内设有电机(30),电机(30)的底面与圆形槽(29)的内侧底面固定连接,电机(30)转轴的顶面与第二转盘(11)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机械手(3)包括竖向的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下方设有质量较重的方板(16),方板(16)的顶面与第一气缸(15)缸筒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气缸(15)的上方设有矩形板(17),第一气缸(15)伸缩杆的顶面与矩形板(17)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矩形板(17)上方设有竖向的旋转气缸(18),旋转气缸(18)缸底的底面与矩形板(17)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气缸(18)的上方设有横向的第二气缸(19),旋转气缸(18)的转杆与第二气缸(19)的缸筒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9)的左侧设有气爪(20),第二气缸(19)伸缩杆的左端面与气爪(20)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加工装置(4)包括竖杆(21),竖杆(21)下方设有支撑块(22),竖杆(21)的底面与支撑块(22)的顶面固定连接,竖杆(21)位于支撑块(22)的右侧,竖杆(21)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23)的右侧面与竖杆(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23)位于竖杆(21)的上部,第二固定块(23)上设有竖向的压盖机(25),压盖机(25)的压具朝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压盖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料仓(1)、转台(2)、机械手(3)和加工装置(4),震动料仓(1)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支架(31),震动料仓(1)右侧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滑道(5),滑道(5)左侧底面与震动料仓(1)的右侧顶面固定连接,滑道(5)右侧下方设有分料盘(6),滑道的右端位于分料盘(6)的上方后侧,分料盘(6)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一弧形透槽(7),第一弧形透槽(7)均位于分料盘(6)的边缘位置,分料盘(6)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步进电机(32),步进电机(32)的转轴与分料盘(6)的底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步进电机(32)下方设有第二支架(8),步进电机(32)的底面与第二支架(8)的顶面固定连接;转台(2)包括第一转盘(9),第一转盘(9)上均匀开设数个第二弧形透槽(10),第二弧形透槽(10)位于第一转盘(9)的边缘位置,第一转盘(9)下方设有第二转盘(11),第二转盘(11)与第一转盘(9)同轴,第二转盘(11)上均匀开设与第二弧形透槽(10)数量相等的凹槽(12),凹槽(12)的直径大于第二弧形透槽(10)的直径,凹槽(12)位于相应的第二弧形透槽(10)的正下方,第一转盘(9)与第二转盘(11)通过转杆(13)固定连接,第二转盘(11)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顶面中心位置开设开口向上的圆形槽(29),圆形槽(29)内设有电机(30),电机(30)的底面与圆形槽(29)的内侧底面固定连接,电机(30)转轴的顶面与第二转盘(11)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机械手(3)包括竖向的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下方设有质量较重的方板(16),方板(16)的顶面与第一气缸(15)缸筒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气缸(15)的上方设有矩形板(17),第一气缸(15)伸缩杆的顶面与矩形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帅王宇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