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film for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comprises a first flexible film, a vanadium oxide film and a second flexible film, wherein the vanadium oxide film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flexible film and the second flexible film;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de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to infrared light in incident light increases; and when th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is formed, the infrared light transmission of th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increases.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to the infrared light in the incident light decreases. The above vanadium oxide composite film uses flexible materials with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high transmittance as the substrate, and a layer of vanadium oxide film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The film has good adaptability to rigid substrates such as glass and silicon wafers. It has good flexibility, flexibility, flexibility, wide adaptability and portability. It is also easy to disassemble, clean and assemble. It can also control temperature bidirectionally and has good modulation performance for infrared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温的智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薄膜,特别是一种氧化钒柔性智能温控薄膜。
技术介绍
全球经济的发展不断消耗着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将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都是国家总能耗中比较重大的一项,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甚至占到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各类能耗中,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左右,并且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能源浪费极其严重。在现代建筑物中,窗户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都能大大改善,又能使得住宅有一定的敞开面积,扩大视野。随着建筑形式的现代化,外窗和玻璃幕墙等透光型围护结构占外表面面积的比例越来越高,太阳辐射的热能主要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据测算,通过普通玻璃窗进行的热交换损耗在冬夏季节分别占58%和73%,由此可见在建筑中的热量损耗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玻璃窗的热交换而造成的,特别是夏季的损耗高达73%。这是由于太阳光能量约99%分布在波长为0.2-2.5μm的范围内,其中0.2~0.38μm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衬底上形成耐高温的第一柔性材料薄膜,以形成基片;步骤二,在所述基片上的所述第一柔性材料上形成氧化钒前驱体薄膜;步骤三,对形成有所述氧化钒前驱体薄膜的基片进行高温退火,形成具有氧化钒薄膜的复合薄膜;步骤四,在所述氧化钒薄膜上形成第二柔性材料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衬底上形成耐高温的第一柔性材料薄膜,以形成基片;步骤二,在所述基片上的所述第一柔性材料上形成氧化钒前驱体薄膜;步骤三,对形成有所述氧化钒前驱体薄膜的基片进行高温退火,形成具有氧化钒薄膜的复合薄膜;步骤四,在所述氧化钒薄膜上形成第二柔性材料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衬底准备步骤;其中,所述衬底为硅衬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准备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硅衬底上形成氮化硅层,以形成具有氮化硅层的硅衬底;步骤一中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氮化硅层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剥离步骤;其中,所述剥离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氧化钒薄膜和第二柔性材料薄膜从所述衬底上剥离,获得在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和所述第二柔性材料薄膜内形成有氧化钒薄膜的复合薄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的第一柔性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高于步骤三中高温退火的温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与所述第二柔性材料薄膜由在可见光和红外光波段内均具有高透射性的透光材料形成。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为耐高温树脂材料。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材料为聚酰亚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热分解温度大于400℃。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与所述第二柔性材料薄膜由相同的材料构成。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所述第一柔性材料上形成所述氧化钒前驱体薄膜。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溅射的条件为:基片温度为100-400℃,真空度低于5.0×10-4Pa,靶材与基片距离为80mm,氩气流量为15-30sccm,氧气流量为0.3-2.0sccm,氩氧比为7.5:1-39:1,溅射工作气压为0.3Pa,溅射功率为150-200W,沉积时间为60min。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进行高温退火的条件为,在真空或惰性环境中对所述氧化钒前驱体薄膜进行退火。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进行高温退火的温度在420-480℃范围内。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环境为,真空度为0.1-0.3Pa的氩气氛围。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将聚酰亚胺溶液用刮涂或旋涂的方法均匀涂抹在所述衬底上,在25-60℃下烘烤3小时,然后在300-400℃下加热8小时进行退火,在硅基底上得到均匀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形成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将聚酰亚胺溶液用刮涂或旋涂的方法均匀涂抹在所述氧化钒薄膜上,在25-60℃下烘烤3小时,然后在300-400℃下加热8小时进行退火,在所述氧化钒薄膜上得到均匀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形成所述第二柔性材料薄膜。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薄膜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氧化钒薄膜的厚度小于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远甫,李锐,李光元,焦国华,吕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