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11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包括分别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所述的螺母还包括一个可径向内缩的内缩环,该内缩环置于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与所述的内缩环连接侧分别设有螺母本体倒角,所述的内缩环与螺母本体倒角的对应位置设有内缩环倒角;所述的螺母安装后,所述的内缩环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推开,从而消除螺母轴向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消间隙的效果更好而均匀等优点。

Irreversible clearance elimination nu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rreversible clearance eliminating nu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nut body and a second nut body with internal threads respectively. The nut also includes a radial internal contraction ring, which is placed between the first nut body and the second nut body. The first nut body and the second nut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nuts on the connecting side of the internal contraction ring. The chamfer of th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hamfer between the inner shrinkage ring and the nut body; after the nut is installed, the inner shrinkage force provided by the inner shrinkage ring pushes the first nut body and the second nut body apart through the chamfer,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axial clearance of the nu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and uniform clearance elimin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可逆消间隙螺母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尤其是涉及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
技术介绍
微型的丝杆和螺母在运动控制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运用。而螺母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磨损情况,出现的间隙会在螺母改变运动方向时引起位置的误差,如何消除该运动误差,就是提高螺纹副精度需要首先考虑的方面了。市面上现有的技术是使用弹簧轴向连接两个相同导程的螺母(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003581Y),以施加轴向的推力或拉力,使螺母能够克服负载消除间隙,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当负载比较大时,将会对轴向放置的弹簧施加反作用力,使得消间隙系统发生逆向运动,同时误差将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包括分别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所述的螺母还包括一个可径向内缩的内缩环,该内缩环置于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与所述的内缩环连接侧分别设有螺母本体倒角,所述的内缩环与螺母本体倒角的对应位置设有内缩环倒角;所述的螺母安装后,所述的内缩环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推开。优选地,所述的螺母本体倒角和内缩环倒角的角度偏差小于9.8°。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倒角的倒角角度为6.8°~47.8°。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倒角的倒角角度为12°~28.2°。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为卷弹簧、卡箍、O型圈或者其他有内缩弹力的弹性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或者不开口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时,所述的内缩环长度为其整个圆周的50%以上,或者50%以下。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为漏斗形椎体。优选地,所述的内缩环包括外部环和内部环,所述的内缩环倒角设在内部环上,所述的外部环在外侧挤压内部环,所述的内部环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推开。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为开口结构或者不开口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为开口结构时,所述的内部环长度为其整个圆周的50%以上,或者50%以下。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为漏斗形锥体。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为一片、两片或者多片。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侧面的内缩环倒角角度为6.8°~45.2°。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环侧面的内缩环倒角角度为9.8°~2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对于不同的螺母材料,可以自由调整倒角的大小,从而都能达到不可逆的消间隙原理,如图9所示。这可以使得不同材料的产品对外性能表现一致。2)不可逆的消间隙原理能够承受50N以上的负载而不会明显产生间隙,对系统精度影响较小,相比于弹簧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图10所示。3)市面上的消间隙螺母结构都有多个部件(常常具有5个以上的部件),而该专利的方案,最少使用3个部件就可以完成相同的效果,使得系统的质量风险显著降低。4)内缩环可以对整个圆周面产生较为均匀的压力,其压力的分布标准差小于20N,这在消间隙螺母的设计中具有非常好的均匀性,可以使得消间隙的效果更好而均匀,如图11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螺母本体,2为内缩环,3为第二螺母本体;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4为内缩环倒角,5为螺母本体倒角;图3为实施例1的内缩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螺母本体,21为外部环,22为内部环,3为第二螺母本体;图5为实施例2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缩环或内部环侧面的倾斜角度示意图;图7为螺母本体侧面倒角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不同螺母本体材料对应内部环倒角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在重载下的表现对比示意图;图11为C型内缩环整个圆周施加较为均匀的周向压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包括分别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母本体1和第二螺母本体3,所述的螺母还包括一个可径向内缩的内缩环2,该内缩环2置于第一螺母本体1和第二螺母本体3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母本体1和第二螺母本体3与所述的内缩环2连接侧分别设有螺母本体倒角5,所述的内缩环2与螺母本体倒角5的对应位置设有内缩环倒角4;所述的螺母安装后,所述的内缩环2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1和第二螺母本体3推开,从而消除螺母轴向间隙。所述的螺母本体倒角5和内缩环倒角4的角度偏差小于9.8°。所述的内缩环倒角角度Θ1为6.8°~47.8°。优选的,所述的内缩环倒角角度Θ1为12°~28.2°。所述的内缩环为卷弹簧、卡箍、O型圈或者其他有内缩弹力的弹性结构。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或者不开口结构。当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时,所述的内缩环长度为其整个圆周的50%以上,或者短于整个圆周的50%,如图3所示。内缩环甚至可以是漏斗形椎体。实施例2如图4和5所示,所述的内缩环包括外部环21和内部环22,所述的内缩环倒角4设在内部环22上,所述的外部环21在外侧挤压内部环22,所述的内部环22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1和第二螺母本体3推开,从而消除螺母轴向间隙。所述的内部环为开口结构或者不开口结构。所述的内部环为开口结构时,可以比较长,也可以比较短,可以仅为圆周上很小一段,甚至可以是一个漏斗形锥体,所述的内部环长度为其整个圆周的50%以上,或者50%以下所述的内部环为一片、两片或者多片。如图6所示,所述的内部环侧面的内缩环倒角角度Θ1为6.8°~45.2°。优选的,所述的内部环侧面的内缩环倒角角度Θ1为9.8°~25.5°。如图7和8所示,所述的螺母本体倒角的角度Θ2不大于285*μ,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的配合程度较好,其中μ为内部环或者内缩环与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配合面的摩擦系数。优选的,所述的螺母本体倒角的角度Θ2为65*μ度≤Θ2≤135*μ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包括分别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还包括一个可径向内缩的内缩环,该内缩环置于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与所述的内缩环连接侧分别设有螺母本体倒角,所述的内缩环与螺母本体倒角的对应位置设有内缩环倒角;所述的螺母安装后,所述的内缩环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推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可逆消间隙螺母,包括分别具有内螺纹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还包括一个可径向内缩的内缩环,该内缩环置于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与所述的内缩环连接侧分别设有螺母本体倒角,所述的内缩环与螺母本体倒角的对应位置设有内缩环倒角;所述的螺母安装后,所述的内缩环提供的内缩力通过倒角将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二螺母本体推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本体倒角和内缩环倒角的角度偏差小于9.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缩环倒角的倒角角度为6.8°~47.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缩环倒角的倒角角度为12°~28.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缩环为卷弹簧、卡箍或者O型圈。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或者不开口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缩环为开口结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凯吴志敢袁武锋邹一明刘光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