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55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主管体,主管体的外层和内层均开设有主螺纹,主管体的外层套装有副管体,副管体的内层开设有副螺纹,且副管体的内层副螺纹与主管体的外层主螺纹配合,副管体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管体、副管体、密封圈,能够对阀杆与主管体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外界空气的水汽、颗粒等杂质进入连接处,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球化剂,能够使铸铁在制造过程中,对球化剂进行最大化吸收,提高了铸铁的自身质量以及提高了球化剂的吸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化
,尤其涉及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球化处理使得球状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具有很高的强度,又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其综合力学性能接近于钢,因其铸造性能好,成本较低生产方便,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生产球墨铸铁时需要进行球化处理,即向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剂和孕育剂,以获得细小均匀分布的球状铸铁。现有的阀杆螺母进行使用时,往往阀杆与螺母连接处没有保护,容易出现颗粒、水汽进入,导致生锈等情况,下次分离较为困难,而且,现有的螺母往往都是采用铜或铸铁进行制造,铸铁在制造过程中,对加入的镁的吸收率往往在70%-80%,剩余的镁往往浪费了,也会对铸铁自身质量有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和内层均开设有主螺纹,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套装有副管体,副管体的内层开设有副螺纹,且副管体的内层副螺纹与主管体的外层主螺纹配合,所述副管体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完成生产;S5:对生产后的副管体内层通过粘接固定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球化剂加入的量为3%,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优选的,所述球化剂加入的量为5%,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优选的,所述球化剂加入的量为7%,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优选的,所述球化剂加入的量为10%,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管体、副管体、密封圈,能够对阀杆与主管体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外界空气的水汽、颗粒等杂质进入连接处,提高了实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球化剂,能够使铸铁在制造过程中,对球化剂进行最大化吸收,提高了铸铁的自身质量以及提高了球化剂的吸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主管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主管体与副管体连接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主管体与副管体连接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副管体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体、101主螺纹、2副管体、201副螺纹、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包括主管体1,主管体1的外层和内层均开设有主螺纹101,主管体1的外层套装有副管体2,副管体2的内层开设有副螺纹201,且副管体2的内层副螺纹201与主管体1的外层主螺纹101配合,副管体2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3。实施例1: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完成生产;S5:对生产后的副管体内层通过粘接固定密封圈。球化剂加入的量为3%,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实施例2: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完成生产;S5:对生产后的副管体内层通过粘接固定密封圈。球化剂加入的量为5%,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实施例3: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完成生产;S5:对生产后的副管体内层通过粘接固定密封圈。球化剂加入的量为7%,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实施例4: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完成生产;S5:对生产后的副管体内层通过粘接固定密封圈。球化剂加入的量为10%,所述孕育剂加入的量为1.5%。去上述多个实施例生产后的铸铁进行镁含量的检测,得出下表:镁的吸收率实施例175%实施例278%实施例386%实施例484%综合上表可知,球化剂在7%的时候,铸铁吸收率最高。工作原理:将阀杆与主管体的内层螺纹进行连接,然后通过转动副管体,使副管体的一部分盖住阀杆与主管体的连接处,然后在副管体盖住的部分用过胶水沾上密封圈,使密封圈对主管体与阀杆连接处进行密封,当对螺母进行制造时,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对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对浇注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出料,然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处理,最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包括主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和内层均开设有主螺纹,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套装有副管体,副管体的内层开设有副螺纹,且副管体的内层副螺纹与主管体的外层主螺纹配合,所述副管体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包括主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和内层均开设有主螺纹,所述主管体的外层套装有副管体,副管体的内层开设有副螺纹,且副管体的内层副螺纹与主管体的外层主螺纹配合,所述副管体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阀杆螺母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对原料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原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2:对原料进行球化处理,将原料放入密闭的压力罐内,通过加入3-10%的球化剂,然后对压力罐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调节压力,提高镁的吸收率;S3:对S2中的物料进行孕育处理,加入1-2%的孕育剂,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等孕育剂全部溶解后,进行浇注成型;S4:对S3中浇注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楠项乾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精工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