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88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室和3个挡墙,3个挡墙间隔固装在反应室的底部并将反应室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4个分隔室,4个分隔室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隔室、第二隔室、第三隔室和沉淀池;在第一隔室的左侧壁上连通有一进水管,在沉淀池的右侧壁上连通有一出水管;在每一分隔室内各固装有一折流板,位于折流板底端的边缘与反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中每个分隔室的折流板与靠右侧的挡墙之间的空间为上流隔室,在每个上流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吸附层。本装置通过在吸附层内装填吸附剂,实现了氨氮和总磷的同时去除,磷的去除率达到了62%,氨氮的去除效率达到了55%。

ANAEROBIC REACTION EQUIPMENT WI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aerobic reaction device with the fun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chamber and three retaining walls. The three retaining walls ar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and the reaction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ompartments connected by the upper part. The four compartments are the first compartment, the second compartment, the third compartment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A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compartment.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pipe on the right wall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ach compartment is fixed with a baffle plate, which forms a gap between the edge of the bottom of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the space between the baffle plate of each compartment and the baffle wall on the right side in the first compartment, the second compartment and the third compartment is an upper compartment, and the upper part of each upper compartment is separately provided. Adsorption layer. By filling adsorbents in the adsorption layer, the device achieves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The removal rate of phosphorus reaches 62%,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mmonia nitrogen reaches 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屠宰废水中不含重金属或其它有毒物质,但富含有机物、盐类、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属于高氮高磷高COD废水。截至目前,大量脱氮除磷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均是依据标准(GB13457-92)来展开工作。多数现有技术采用了厌氧与好氧联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COD和BOD。但绝大部分工艺未考虑脱氮除磷的问题,即使某些工艺兼备脱氮除磷能力,效果也不理想,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室和3个挡墙,所述3个挡墙间隔固装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并将所述反应室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4个分隔室,所述4个分隔室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隔室、第二隔室、第三隔室和沉淀池;在所述第一隔室的左侧壁上连通有一进水管,在所述沉淀池的右侧壁上连通有一出水管;每个所述分隔室的顶部开有一排气口,在每一所述分隔室内各固装有一折流板,其中,位于所述折流板顶端的边缘和侧面的两个边缘均与所述分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位于所述折流板底端的边缘与所述反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水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中每个分隔室的折流板与靠右侧的挡墙之间的空间为上流隔室,在每个所述上流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吸附层,所述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的吸附层依次为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每个吸附层均包括:支撑装置和填充在该支撑装置内的吸附剂颗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框架和与该框架固装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包围在所述框架外,所述支撑装置的外壁与相应的所述上流隔室的侧壁的间距小于5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沿所述反应室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通过多个连接装置固装,每一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包括:连接托,所述连接托包括:圆柱体和同轴固装在该圆柱体底端的安装部,所述圆柱体的顶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端固装,所述安装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圆柱体的半径,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圆柱体的一面上固装有多个磁片;所述下连接部包括:连接托和同轴固装该连接托中安装部上的定位柱,所述下连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端固装;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安装部相对,在与所述下连接部中定位柱相对上连接部的安装部上形成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尺寸与所述定位柱相适且所述定位柱伸入至所述定位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套在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外,所述卡箍在与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2个安装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凹槽,2个安装部的沿圆周方向的边缘嵌入至该凹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一沿所述反应室高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轴,在所述安装轴的底端与所述框架的顶端固装,其顶端伸出至相应的所述分隔室外并安装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安装轴沿该安装轴的轴向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分隔室的内壁的底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最低端向下凹陷形成一排泥槽,一排泥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排泥槽内且伸入至所述排泥槽内的端口封闭,位于所述排泥槽内的排泥管的侧面开有多个排泥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分隔室的底部均安装有加热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隔室的底部通过一用于回流污泥的回流管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的底部各通入有一用于冲洗所述吸附层的反流管,其中,在所述反流管上开多个小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通过在吸附层内装填吸附剂,实现了氨氮和总磷的同时去除,其中,磷的去除率达到了62%,氨氮的去除效率达到了55%;2、吸附层的设置还可有效阻止隔室中污泥的流失,保持各个分隔室内一定的生物量;3、回流管的设置将沉淀池内收集的污泥引至第一隔室中,有效阻止了前三个分隔室的污泥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2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2的上连接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2的下连接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厌氧反应装置的实施例2的卡箍的示意图。其中,1为排气口,201为出水管,202为进水管,3为出水支管,301为反流管,4为沉淀池,5为第三隔室,6为第二隔室,7为回流管,8为第一隔室,9为折流板,10为吸附层,101为框架,102为安装轴,103为第一框架,141为上连接部,141a为连接托,141c为定位槽,142为卡箍,143为下连接部,143a为定位柱,11为排泥管,111为排泥槽,12为排泥总管,13为挡墙,14为连接装置。其中,箭头为污水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层中的吸附剂颗粒购买自购自北京开碧源有限公司,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中的吸附剂颗粒购买自购自北京开碧源有限公司。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室和3个挡墙13,3个挡墙13间隔固装在反应室的底部并将反应室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4个分隔室,4个分隔室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第三隔室5和沉淀池4,其中,使用者面对装置,使用者的左手为左侧;在第一隔室8的左侧壁上连通有一进水管202,在沉淀池4的右侧壁上连通有一出水管201。每个分隔室的顶部开有一排气口1,在每一分隔室内各固装有一折流板9,其中,折流板由一竖直平板和倾斜平板组成,所述倾斜平板的顶端与所述竖直平板的底端固装并朝向该折流板所在分隔室的左侧倾斜。位于折流板9顶端的边缘和侧面的两个边缘均与分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位于折流板9底端的边缘与反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水通过的间隙,其中,间隙的距离为3~5厘米。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中每个分隔室的折流板9与靠右侧的挡墙13之间的空间为上流隔室(污水在其中向上流动),在每个上流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吸附层10,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的吸附层10依次为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每个吸附层10均包括:支撑装置和填充在该支撑装置内的吸附剂颗粒。其中,在第一吸附层中装有由脱硫石膏经过预处理制备的粒径为0.5~3mm的吸附剂颗粒(膨润土),可实现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第二和第三吸附层中均装有粒径为0.5~3mm的沸石吸附剂颗粒,能实现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实施例2为防止吸附颗粒的流失,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3~5所示,支撑装置包括:框架101和与该框架101固装的金属网,金属网包围在框架101外,支撑装置的外壁与相应的上流隔室的侧壁的间距小于5mm。框架101包括:沿反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3个挡墙(13),所述3个挡墙(13)间隔固装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并将所述反应室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4个分隔室,所述4个分隔室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第三隔室(5)和沉淀池(4);在所述第一隔室(8)的左侧壁上连通有一进水管(202),在所述沉淀池(4)的右侧壁上连通有一出水管(201);每个所述分隔室的顶部开有一排气口(1),在每一所述分隔室内各固装有一折流板(9),其中,位于所述折流板(9)顶端的边缘和侧面的两个边缘均与所述分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位于所述折流板(9)底端的边缘与所述反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水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中每个分隔室的折流板(9)与靠右侧的挡墙(13)之间的空间为上流隔室,在每个所述上流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吸附层(10),所述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的吸附层(10)依次为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每个吸附层(10)均包括:用于填充吸附剂颗粒的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3个挡墙(13),所述3个挡墙(13)间隔固装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并将所述反应室分隔为上部相连通的4个分隔室,所述4个分隔室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第三隔室(5)和沉淀池(4);在所述第一隔室(8)的左侧壁上连通有一进水管(202),在所述沉淀池(4)的右侧壁上连通有一出水管(201);每个所述分隔室的顶部开有一排气口(1),在每一所述分隔室内各固装有一折流板(9),其中,位于所述折流板(9)顶端的边缘和侧面的两个边缘均与所述分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位于所述折流板(9)底端的边缘与所述反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水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中每个分隔室的折流板(9)与靠右侧的挡墙(13)之间的空间为上流隔室,在每个所述上流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脱氮除磷的吸附层(10),所述第一隔室(8)、第二隔室(6)和第三隔室(5)的吸附层(10)依次为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每个吸附层(10)均包括:用于填充吸附剂颗粒的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框架(101)和与该框架(101)固装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包围在所述框架(101)外,所述支撑装置的外壁与相应的所述上流隔室的侧壁的间距小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1)包括:沿所述反应室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框架(103)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103)和第二框架通过多个连接装置(14)固装,每一所述连接装置(14)包括:上连接部(141)和下连接部(143),所述上连接部(141)包括:连接托(141a),所述连接托(141a)包括:圆柱体和同轴固装在该圆柱体底端的安装部,所述圆柱体的顶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框架(103)的底端固装,所述安装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圆柱体的半径,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圆柱体的一面上固装有多个磁片;所述下连接部(143)包括:连接托(141a)和同轴固装该连接托(141a)中安装部上的定位柱(143a),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明李佳赵燕佟爽陈四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