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72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其结构包括遮阳帘、连接块、吸盘、防护壳、固定块、螺丝、固定装置、连接轴、下梁,吸盘安装于连接块的后端面,固定装置包括夹块、连接架、固定销、半齿轮、移动块、连接杆、推动块,支撑弹簧的左端面与推动块的右端面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通过按钮向右按动,让按钮推动移动块同时带动连接杆向右移动,移动块向右移动时与半齿轮啮合而推动半齿轮绕固定销转动,连接架也转动拉动夹块与推动块分开,而连接杆能推动块,让推动块向右推入,连接轴便能取下,而遮阳帘左端便能向下倾斜便能拆取清洗,避免需全拆再装复杂而让连接松动的情况。

A Sunshade Device at the Front Windshield of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nshade device at the front windshield of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sunshade curtain, a connecting block, a suction cup, a protective shell, a fixing block, a screw, a fixing device,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lower beam. The suction cup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fixing device includes a clamp block, a connecting frame, a fixing pin, a half gear, a moving block, a connecting rod and a driving block, and a left end supporting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n shading device at the front windshield of an automobile, which is structurally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By pressing the button to the right, the button pushes the moving block to move the connecting rod to the right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moving block moves to the right, it engages with the semi-gear and drives the semi-gear to rotate around the fixed pin,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also rotates to pull the clamp block and the driving block separately. The connecting rod can push the block to the right, the connecting shaft can be remove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hade curtain can be tilted downward to remove and clean, so as to avoid the need for complete disassembly and re-assembly complex and loos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属于汽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就是安装在司机上方用来防止阳光刺眼的物品,用的时候可以翻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翻上去,材料为塑料,EPP,PU发泡,纸板等,可分为前挡、侧挡和后挡三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570254.4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包括遮阳板,所述的遮阳板设置在车内顶板处,所述的车内顶板上沿前后方向固定有导轨,在遮阳板与导轨之间还设有能使遮阳板沿着导轨前后移动的调节结构,但是该现有技术遮阳卷帘容易产生吸附灰尘,在车上难以清洗,导致需要完全拆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以解决现有遮阳卷帘容易产生吸附灰尘,在车上难以清洗,导致需要完全拆除的情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其结构包括遮阳帘、连接块、吸盘、防护壳、固定块、通孔、螺丝、固定装置、连接轴、下梁、连接孔,所述连接轴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遮阳帘的左端面,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与防护壳的后端面相焊接,所述吸盘安装于连接块的后端面,所述固定装置的后端面与固定块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遮阳帘的一端嵌入安装于下梁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孔的上表面与下梁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弹簧、夹块、外壳、小弹簧、连接架、固定销、半齿轮、按钮、移动块、连接杆、推动块,所述支撑弹簧的左端面与推动块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夹块的下表面嵌入贴合于推动块的上表面,所述夹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架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设有小弹簧,所述推动块的左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右端面,所述固定销的后端面垂直贯穿于连接架的前端面,所述连接架的后端面与半齿轮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面与移动块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按钮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左端面且相垂直。进一步地,所述螺丝垂直贯穿于固定块的前端面且采用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前端面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内侧与支撑弹簧的右端面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为直径10CM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采用不锈钢,防生锈,易清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采用合金钢,抗压强。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通过按钮向右按动,让按钮推动移动块同时带动连接杆向右移动,移动块向右移动时与半齿轮啮合而推动半齿轮绕固定销转动,连接架也转动拉动夹块与推动块分开,而连接杆能推动块,让推动块向右推入,连接轴便能取下,而遮阳帘左端便能向下倾斜便能拆取清洗,避免需全拆再装复杂而让连接松动的情况。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遮阳帘-1、连接块-2、吸盘-3、防尘壳-4、固定块-5、通孔-6、螺丝-7、固定装置-8、连接轴-9、下梁-10、连接孔-11、支撑弹簧-801、夹块-802、外壳-803、小弹簧-804、连接架-805、固定销-806、半齿轮-807、按钮-808、移动块-809、连接杆-810、推动块-8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遮阳帘1、连接块2、吸盘3、防护壳4、固定块5、通孔6、螺丝7、固定装置8、连接轴9、下梁10、连接孔11,所述连接轴9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遮阳帘1的左端面,所述连接块2的前端面与防护壳4的后端面相焊接,所述吸盘3安装于连接块2的后端面,所述固定装置8的后端面与固定块5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遮阳帘1的一端嵌入安装于下梁10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孔11的上表面与下梁10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支撑弹簧801、夹块802、外壳803、小弹簧804、连接架805、固定销806、半齿轮807、按钮808、移动块809、连接杆810、推动块811,所述支撑弹簧801的左端面与推动块811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夹块802的下表面嵌入贴合于推动块811的上表面,所述夹块802的上表面与连接架805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架805的上表面设有小弹簧804,所述推动块811的左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803的右端面,所述固定销806的后端面垂直贯穿于连接架805的前端面,所述连接架805的后端面与半齿轮807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杆810的左端面与移动块809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按钮808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803的左端面且相垂直,所述螺丝7垂直贯穿于固定块5的前端面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5的前端面设有通孔6,所述连接轴9的内侧与支撑弹簧801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轴9为直径10CM圆柱体结构,所述防护壳4采用不锈钢,防生锈,易清洗,所述固定块5采用合金钢,抗压强。本专利所说的螺丝7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所述支撑弹簧801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例如,小张师傅需要将遮阳帘1拆取清洗,他先通过按钮808向右按动,让按钮808推动移动块809同时带动连接杆810向右移动,移动块809向右移动时与半齿轮807啮合而推动半齿轮807绕固定销806转动,连接架805也转动拉动夹块802与推动块811分开,而连接杆810能推动块811,让推动块811向右推入,连接轴9便能取下,而遮阳帘1左端便能向下倾斜便能拆取清洗。本技术解决了遮阳卷帘容易产生吸附灰尘,在车上难以清洗,导致需要完全拆除的情况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8,通过按钮808向右按动,让按钮808推动移动块809同时带动连接杆810向右移动,移动块809向右移动时与半齿轮807啮合而推动半齿轮807绕固定销806转动,连接架805也转动拉动夹块802与推动块811分开,而连接杆810能推动块811,让推动块811向右推入,连接轴9便能取下,而遮阳帘1左端便能向下倾斜便能拆取清洗,避免需全拆再装复杂而让连接松动的情况。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遮阳帘(1)、连接块(2)、吸盘(3)、防护壳(4)、固定块(5)、通孔(6)、螺丝(7)、固定装置(8)、连接轴(9)、下梁(10)、连接孔(11),所述连接轴(9)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遮阳帘(1)的左端面,所述连接块(2)的前端面与防护壳(4)的后端面相焊接,所述吸盘(3)安装于连接块(2)的后端面,所述固定装置(8)的后端面与固定块(5)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遮阳帘(1)的一端嵌入安装于下梁(10)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孔(11)的上表面与下梁(10)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支撑弹簧(801)、夹块(802)、外壳(803)、小弹簧(804)、连接架(805)、固定销(806)、半齿轮(807)、按钮(808)、移动块(809)、连接杆(810)、推动块(811),所述支撑弹簧(801)的左端面与推动块(811)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夹块(802)的下表面嵌入贴合于推动块(811)的上表面,所述夹块(802)的上表面与连接架(805)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架(805)的上表面设有小弹簧(804),所述推动块(811)的左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803)的右端面,所述固定销(806)的后端面垂直贯穿于连接架(805)的前端面,所述连接架(805)的后端面与半齿轮(807)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杆(810)的左端面与移动块(809)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按钮(808)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外壳(803)的左端面且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遮阳帘(1)、连接块(2)、吸盘(3)、防护壳(4)、固定块(5)、通孔(6)、螺丝(7)、固定装置(8)、连接轴(9)、下梁(10)、连接孔(11),所述连接轴(9)的右端面嵌入安装于遮阳帘(1)的左端面,所述连接块(2)的前端面与防护壳(4)的后端面相焊接,所述吸盘(3)安装于连接块(2)的后端面,所述固定装置(8)的后端面与固定块(5)的前端面相焊接,所述遮阳帘(1)的一端嵌入安装于下梁(10)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孔(11)的上表面与下梁(10)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支撑弹簧(801)、夹块(802)、外壳(803)、小弹簧(804)、连接架(805)、固定销(806)、半齿轮(807)、按钮(808)、移动块(809)、连接杆(810)、推动块(811),所述支撑弹簧(801)的左端面与推动块(811)的右端面相焊接,所述夹块(802)的下表面嵌入贴合于推动块(811)的上表面,所述夹块(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碧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赛德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