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488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所述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驱动型电池、冷却盒体、智能冷却装置;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所述智能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能够精准的得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并基于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不仅实现了驱动型电池的常规性冷却,而且还在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实现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一次性能源被清洁能源和二次能源所取代,例如,大量的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正在崛起,取代传统的汽油汽车。虽然采用电力驱动功能的汽车能够显著的降低对一次能源的依赖,实现生态友好,但由于需要驱动汽车,其中采用的驱动型电池需要输出很大的功率,这导致驱动型电池经常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如果不对电池的发热进行预防或者制止,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某品牌手机电池发热导致的人身伤亡。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池冷却技术针对的对象均是小型电子产品,而对例如汽车这种超大功率设备的驱动电池冷却方面涉猎较少。且,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是直接测量电池表面的温度,然而,这种直接测量的方式由于测量技术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介质的限制,无法精准而迅速的表征电池实际的温度。此外,现有的驱动型电池冷却技术中并没有考虑到当电池突然急剧升温下如何保障其周围人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驱动型电池、冷却盒体、智能冷却装置;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所述智能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所述冷却盒体的底边中央处具有连接管道,所述智能冷却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所述驱动型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冷却盒体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一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使得所述驱动型电池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冷却盒体的几何中心连接的直线与所述底面垂直。所述驱动型电池的电极设置在其顶面上,所述电极通过电力线路连接被所述驱动型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负载电路。所述驱动型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预定位置。所述可拆卸的方式包括挂钩、卡槽、凹凸块、磁性吸合中的任一种。在所述冷却盒体的侧壁上高于所述电极的位置上设置有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冷却盒体内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传输至所述智能冷却装置;在所述驱动型电池的顶面上设置有温差感测装置,所述温差感测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冷却盒体内与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差,并将所述温差转换成电流传输至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冷却盒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进而将所述温度传输至所述智能冷却装置的温度通信器。所述温差感测装置包括直接与所述驱动型电池的顶面接触的半导体热电材料层、微电流检测器、超级电容、电流通信器;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能够感应到所述冷却盒体内与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差,并基于所述温差产生电力;所述微电流检测器与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检测基于所述电力产生的电流;所述电流通信器与所述微电流检测器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流传输至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所述超级电容与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微电流检测器分别电力连接,用于形成电力回路,并存储所述电力。所述智能冷却装置包括风冷部、油冷部、液氮部和主控制部;所述风冷部、油冷部、液氮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部直接连接并以所述主控制部为中心,环绕所述主控制部、相互间隔180度设置。所述主控制部包括主控制通信器、CPU、驱动器;所述主控制通信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电流,并将所述温度、电池传输至所述CPU;所述CPU基于所述温度、电流计算出准确的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并根据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选择适合的冷却方式,基于所述冷却方式输出驱动指令至所述驱动器,之后基于所述冷却方式向所述风冷部、油冷部或液氮部输出运行指令;所述驱动器用于基于所述CPU的驱动指令驱动所述智能冷却装置的旋转滚轮进而使得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整体能够以所述主控制部的几何中线为轴旋转至预定位置。所述冷却方式为风冷却、油冷却、液氮冷却;所述预定位置为使得所述风冷部与所述连接管道对接的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油冷部与所述连接管道对接的第二位置、使得所述液氮部与所述连接管道对接的第三位置。所述风冷部包括风冷部MCU、风扇;所述风冷部MCU在接收到所述运行指令时控制所述风扇以预定转速转动一预定第一时间,使得所述风扇产生的风经过所述连接管道流入所述冷却盒体的底部,并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由下至上环绕所述驱动型电池运动。所述油冷部包括油冷部MCU、油箱、阀门;所述油冷部MCU在接收到所述运行指令时控制所述阀门以预定开口宽度打开一预定第二时间,使得所述油箱中的油经过所述阀门、连接管道流入所述冷却盒体,环绕所述驱动型电池。所述油冷部还包括微型油泵,在达到所述预定第二时间时所述微型油泵将流入所述冷却盒体中的油抽回至所述油冷部。所述液氮部包括液氮部MCU、液氮瓶、开关;所述液氮部MCU在接收到所述运行指令时控制所述开关打开一预定第三时间,使得所述液氮瓶中的液氮经过所述开关、连接管道流入所述冷却盒体,环绕所述驱动型电池。流入所述冷却盒体的油、液氮的高度小于所述电极的高度。所述CPU基于所述温度、电流计算出准确的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的方法如下:(1)根据所述电流以及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的电流-温差曲线得到温差;所述电流-温差曲线是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的固有属性,横轴为电流数值,纵轴为温差数值,表征某一温差下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层能够产生的电流大小;(2)将所述温度与所述温差相加得到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3)计算在预定周期时间内所述电流的变化量,即为所述温度变化率。根据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选择适合的冷却方式的具体步骤包括:a.判断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或所述温度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如果是,转至步骤b;如果否,转至步骤c;b.选择液氮冷却,结束;c.判断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温度变化率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所述温度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第一预设变化率;如果是,转至步骤d;如果否转至步骤e;d.选择油冷却方式,结束;e.判断所述驱动型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所述第四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如果是,选择风冷却方式,结束;如果否,结束。当所述冷却方式为液氮冷却时,所述CPU输出驱动指令至所述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CPU还输出运行指令至所述液氮部;当所述冷却方式为油冷却时,所述CPU输出驱动指令至所述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CPU还输出运行指令至所述油冷部;当所述冷却方式为风冷却时,所述CPU输出驱动指令至所述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智能冷却装置旋转至第一位置,所述CPU还输出运行指令至所述风冷部。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采用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测量温差的材料层实现了精准的电池温度的测量;2、基于测量的电池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率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3、设置了环绕、包围型的油冷却方式,使得电池整体浸泡在油中,提高冷却效率;4、针对突发状况设置了足以保障人物安全的液氮冷却方式。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驱动型电池、冷却盒体、智能冷却装置;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所述智能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驱动型电池、冷却盒体、智能冷却装置;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所述智能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体的底边中央处具有连接管道,所述智能冷却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却盒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型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冷却盒体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驱动型电池设置在所述冷却盒体中一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使得所述驱动型电池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冷却盒体的几何中心连接的直线与所述底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驱动型电池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型电池的电极设置在其顶面上,所述电极通过电力线路连接被所述驱动型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负载电路。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顺坤黄凤林邓晓红孙杨刘利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汉林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