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hybrid materials of a fluorescenc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material field. The method is to dissolve cuprous iodide and 1,4 bis (4 pyridylmethyl) piperazine in solvent, transfer the reactant 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 to the reactor, react at 100-200 (?) C for 50-200 h, cool naturally to room temperature after the reaction, and wash to obtain colorless bulk cryst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product yield is high, an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70 to 200 K, the prepared product present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erature 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的杂化材料制备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03-23、申请号为:2018102452711、名称为: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杂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的杂化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温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是一种必不缺少的基本参数,这就要求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测量的温度计有着更高的性能。采用基于荧光为材料合成的温度测量器可以快速精准,直观的得出温度,避免了传统温度计测量时的成本高,精确度低以及时间较长等问题。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荧光为材料合成的温度测量器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的杂化材料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荧光温度测量器杂化材料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杂化材料,该材料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碘化亚铜和1,4-二(4-吡啶甲基)哌嗪溶解在溶剂中,将反应物超声处理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温度100~200℃下进行反应50~200h,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的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碘化亚铜和1,4‑二(4‑吡啶甲基)哌嗪溶解在溶剂中,超声处理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温度100~120℃下进行反应70~200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洗涤后得到无色块状晶体;其中:碘化亚铜和1,4‑二(4‑吡啶甲基)哌嗪的摩尔比为2:1;所述的溶剂为甲醇;1,4‑二(4‑吡啶甲基)哌嗪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3g:4~8mL;该无色块状晶体的分子式为C32H40Cu4I4N8,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温度测量器的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碘化亚铜和1,4-二(4-吡啶甲基)哌嗪溶解在溶剂中,超声处理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温度100~120℃下进行反应70~200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洗涤后得到无色块状晶体;其中:碘化亚铜和1,4-二(4-吡啶甲基)哌嗪的摩尔比为2:1;所述的溶剂为甲醇;1,4-二(4-吡啶甲基)哌嗪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3g:4~8mL;该无色块状晶体的分子式为C32H40Cu4I4N8,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90°,β=114.600(4)°,γ=90°,所述的洗涤是用DMF和乙醇分别洗涤1~5次。超声处理的时间为1~60min。2.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姗姗,张辉,刘少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