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83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以CO2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实现CO2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该方法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环状碳酸酯收率高,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经简单处理即可重复利用。

A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Cyclic Carbon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yclic carbonate. The method uses a mixture of graphene oxide, carbon nanotubes and metal halides as catalyst, CO2 and ethylene oxide or propylene oxide as raw materials, and can realiz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carbon dioxide with ethylene oxide or propylene oxide to synthesize cyclic carbonate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yield of cyclic carbonate is high. After the reaction, the catalyst can be reused after simpl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状碳酸酯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固体催化剂催化CO2与环氧化合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丙烯酯(propylenecarbonatePC)/碳酸乙烯酯(ethylenecarbonateEC)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气体分离、电化学、高分子合成、印染、塑料等领域。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的合成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尿素醇解法、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法。光气法由于原料中的光气剧毒,对人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被禁用;酯交换法由于使用的催化剂有毒且原料昂贵一般不被工业生产采用;尿素醇解法由于使用的催化剂不易分离一般不被采用;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加成法由于工艺流程短,收率高,选择性好,产品质量优,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使用的催化剂一般有有机金属配合物、季铵盐、季膦盐、碱金属盐等。但是,上述催化剂体系都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问题: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需要较高的催化剂浓度且转化率低;季铵盐、季膦盐类催化剂价格昂贵;碱金属类催化剂不易回收复用等。近期也有将固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环状碳酸酯合成过程,但由于离子液体本身价格昂贵,且固载过程往往繁琐复杂。因此,开发绿色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固体催化剂是目前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热点。综上所述,寻找一种过程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CO2环加成合成环状碳酸酯过程催化剂成本高、制备过程繁琐、稳定性差等缺陷。提供一种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为原料,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合成环状碳酸酯,该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环状碳酸酯收率高,反应后催化剂回收简单的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以CO2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其中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下:(1)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其中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5:1,氧化石墨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将上述混合物在100-200W,40-60MHz的功率下超声30-120min;(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金属卤化物(锌、铁、铜、镍的氯化物或锌、铁、铜、镍的溴化物),其中金属卤化物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0-1:30,继续在100-200W,40-60MHz的功率下超声30-120min;(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所需的固体催化剂。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质量的3%-12%。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再次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O2初始压力为2-4MPa,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为4-6h。另外,在制备本专利技术催化剂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在冰水浴中,将5g鳞片石墨和2.5g硝酸钠与115mL的浓硫酸混合均匀,搅拌中缓慢加入15gKMnO4,保持2℃以下持续反应1h,将其转移至35℃水浴反应30min,逐步加入250mL去离子水,温度升至98℃继续反应1h后,可明显观察到混合物由棕褐色变成亮黄色。进一步连续加水稀释,并用质量分数30%的H2O2溶液处理。将上述溶液抽滤,用5%HCl溶液洗涤至中性,将滤饼放入烘箱中80℃充分干燥即得氧化石墨。取0.1g氧化石墨放入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1.5h(180W,60Hz),随后进行抽滤,将滤饼放入真空烘箱中40℃(10Pa)干燥6h即得所需的氧化石墨烯。本专利技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首先通过超声处理的方法将碳纳米管插入氧化石墨烯层内,从而增加了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这对于原料和产物在反应过程的扩散是非常有利的;在超声条件下将金属氯化物加入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混合物中,利用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表面碳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空轨道配位,从而将金属离子锁定于固体表面,而阴离子(Cl-、Br-)则可以起到活化CO2的作用。加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大量的羟基的存在,可以有效吸附于活化环氧化合物,从而起到对CO2和环氧化合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协同催化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后处理简单,生产成本低。该催化剂对环氧化合物与CO2环加成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性能,而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好。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温和条件下的CO2环加成反应即可获得环状碳酸酯,有效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缺陷,如催化剂成本高、制备过程繁琐、稳定性差、反应条件苛刻、高温、操作时间长、后处理麻烦、污染环境等,有效改善了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工艺。附图说明图1新制备Cat1和评价4次后Cat1的FT-IR表征结果;其中A为新制备Cat1的FT-IR图谱,B为评价4次后Cat1的FT-IR图谱,从图1可以看出,新制备的Cat1和评价4次后的Cat1FT-IR图谱,无论是特征峰的数量和特征峰的位置都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环状碳酸酯的合成是一种稳定的催化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就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限制。固体催化剂的制备:(1)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1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将上述混合物在100W,40MHz的功率下超声30min;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0.1gZnCl2,继续在100W,40MHz的功率下超声30min;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固体催化剂Cat1。(2)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2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将上述混合物在16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60min;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0.03gFeCl3,继续在200W,60MHz的功率下超声90min;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固体催化剂Cat2。(3)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15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将上述混合物在200W,60MHz的功率下超声120min;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0.06gNiCl2,继续在16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120min;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固体催化剂Cat3。(4)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13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将上述混合物在14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60min;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0.1gCuCl2,继续在14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60min;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固体催化剂Cat4。(5)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1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将上述混合物在15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60min;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0.08gCuCl2,继续在150W,50MHz的功率下超声90min;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干燥,即得固体催化剂Cat5。(6)首先1g氧化石墨烯和0.1g碳纳米管加入100mL去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以CO2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实现环状碳酸酯的合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以CO2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实现环状碳酸酯的合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下:(1)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其中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5:1,氧化石墨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将上述混合物在100-200W,40-60MHz的功率下超声30-120min;(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金属卤化物,其中金属卤化物与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冰徐同春徐瑞诚柳娜许杰李永昕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