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8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分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底座,通过上述设置,中空固定底座的设置,减少了气缸与分流板之间的热量传递,中空处的热量传递主要由热对流进行,相对于通过固体接触的热传导,传热效率降低。分流板传递到杆体的热量降低,从而气缸能够平稳工作,避免由于热量上升影响活塞的运动。

A kind of hot runner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t runner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nd a pist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fixed base connected with a shunt plate. Through the above arrangement, the hollow fixed base is arranged to reduce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the shunt plate. The heat transfer in the hollow part is mainly carried out by heat convection, which is relative to the heat transfer through solid contact. The efficiency decreases. Th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shunt plate to the rod body decreases, so that the cylinder can work smoothly and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piston movement due to the heat 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气缸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气缸。
技术介绍
热流道注胶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是通过针阀控制来完成的,针阀与模板的注胶口是通过针阀的嘴尖紧紧顶住模板的注胶进口进行密封,针阀的阀针固定安装在气缸的活塞上,通过气缸活塞的上下移动调节阀针顶住模板注胶口密封。目前,公开号为CN2053808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阀针可调式气缸,包括阀针、活塞和气缸本体,所述阀针安装在活塞上,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气缸本体内,所述阀针在活塞上的位置上下可调。采用这样的结构之后,热流道注胶时不会因为模板的厚度有变化而更换整个注胶气缸或者更换模板,只需将阀针的高低稍微调整一下即可,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可调式气缸的下端与分流板直接接触,与分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分流板的热量传导到气缸上,使得气缸热量升高,影响活塞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气缸,其具有活塞运动稳定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流道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分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底座,所述缸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通过缸体的上端通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固定底座的设置,减少了气缸与分流板之间的热量传递,中空处的热量传递主要由热对流进行,相对于通过固体接触的热传导,传热效率降低。分流板传递到杆体的热量降低,从而气缸能够平稳工作,避免由于热量上升影响活塞的运动;气缸的进气孔与出气孔都设置在气缸的上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活塞运动方向与进气和出气方向相同,避免气缸产生晃动。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为碗状,包括与缸体接触的上沿和与分流板接触的下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碗状的固定底座的下沿与分流板的接触面积小,并且固定底座的侧壁倾斜通向分流板,在相同间距情况下,倾斜的固定底座的侧壁传热距离较大,热量较少。进一步设置:所述缸体上表面在进气孔和出气孔处设置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侧面内嵌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槽以及密封圈的设置,保证了气体的稳定输入和输出,避免发生泄漏。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渡槽的侧壁设置为向外凹陷的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密封圈时,密封圈的外缘嵌入过渡槽的侧壁,提高了密封圈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密封圈的脱落。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圈为标准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准件的密封圈制造成本低,在发生损坏时更换成本较低,并且容易购买,在发生损坏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换。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的连线通过气缸的中心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与出气孔对称设置,气缸在进出气时作用力对称,避免了气缸由于气体的运动发生偏斜,保证气缸运行的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塞内开有挂抬螺孔,所述挂抬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挂抬螺栓和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与挂抬螺栓抵触。进一步设置:所述挂抬螺栓上开有用于挂接阀针的T形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抬螺栓用于固定阀针,锁定螺栓抵触于挂抬螺栓的上方,阻止挂抬螺栓发生移动,保证阀针位置的准确,提高了热流道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螺栓包括锁定沉孔,所述锁定沉孔的孔底开有通向挂抬螺栓的控制孔,所述挂抬螺栓上方设置有挂抬沉孔,所述挂抬沉孔的直径小于控制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工具可以直接穿过控制孔到达挂抬沉孔,在无需取出锁定螺栓的情况下即可对挂抬螺栓进行调节,调节准确挂抬螺栓后再将锁定螺栓拧至与锁定螺栓抵触,完成调节。在使用之后需要调节时,先松动锁定螺栓,留出间隙再调节挂抬螺栓,调节方便,避免锁定螺栓需要取出而丢失或污染。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塞的上端开有调节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凹口用于与调节工具相连接,为调节工具提供固定位置,从而可以转动挂抬螺栓和锁定螺栓,结构合理,调节工具无需另外进行固定,使用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缸采用碗装的底座与分流板相隔绝,避免热量直接从分流板传递到气缸,保证气缸的稳定运行,气缸的进气出气孔处的密封圈采用标准件,方便制造和更换;气缸的活塞内设置有挂抬螺栓和锁定螺栓,提高了阀针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活塞;3、固定底座;4、进气孔;5、出气孔;6、过渡槽;7、密封圈;8、挂抬螺栓;9、锁定螺栓;10、锁定沉孔;11、控制孔;12、挂抬沉孔;13、挂抬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热流道气缸,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缸体1和活塞2,缸体1下方设置有碗状的固定底座3。缸体1的侧壁的下端开有固定螺孔,固定底座3上开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螺孔到达固定孔将固定底座3安装。固定底座3包括碗体和扣于碗体内的连接盖,连接盖的边缘与碗体的下沿抵触,连接盖用于连接固定阀针衬套的安装板。参照图2和图3,缸体1的上表面开有进气孔4和出气孔5,分别通向缸体1内部空腔的上端和下端。进气孔4与出气孔5的连线通过缸体1的中心轴,在进出气时偏斜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缸体1上表面开有以缸体1中心轴中心对称的过渡槽6,进气孔4与出气孔5设置在过渡槽6的底部,过渡槽6的侧壁向外凹陷,并且嵌入有标准密封圈7,对气缸的排气吸气密封。参照图2和图3,活塞2中央开有挂抬螺孔13,挂抬螺孔13内螺纹连接有挂抬螺栓8和锁定螺栓9。挂抬螺栓8开有T字形槽,阀针嵌入T字形槽内后,将挂抬螺栓8拧入挂抬螺孔13内后,阀针与挂抬螺栓8轴向固定。锁定螺栓9位于挂抬螺栓8的上方,锁定螺栓9下端与挂抬螺栓8的上端抵触。锁定螺栓9上端开有锁定沉孔10,锁定沉孔10的底部开有圆形的控制孔11。挂抬螺栓8上方开有挂抬沉孔12,挂抬沉孔12的直径小于控制孔11的直径。活塞2的顶端开有与调节工具配合的调节凹口,调节工具的固定部分与调节凹口固定,然后转动带动锁定螺栓9或者挂抬螺栓8转动,避免调节时活塞2发生转动。安装时,先将缸体1与活塞2组合,阀针衬套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然后将连接盖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然后将碗体与缸体1通过缸体1侧面拧入的螺栓固定,最后将密封圈7放入过渡槽6内。将阀针嵌入挂抬螺栓8的T形连接槽内,拧动挂抬螺栓8至合适位置,最后将锁定螺栓9拧入挂抬螺孔与挂抬螺栓8抵触,完成安装。工作时,由于固定底座3的作用,分流板发出的热量对气缸影响降低,保证活塞2的正常运动。正常工作时,气体先到达过渡槽6,再到达进气孔4或出气孔5,使用过程中密封圈7持续受到气体的压力,当密封圈7发生损坏时,工作人员通过直接打开热流道系统的盖板,然后将密封圈7取出更换即可,弧形侧壁保证了密封圈7的稳定放置。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气缸,包括缸体(1)和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分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底座(3) ,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进气孔(4)和出气孔(5),所述进气孔(4)和出气孔(5)通过缸体(1)的上端通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气缸,包括缸体(1)和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分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底座(3),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进气孔(4)和出气孔(5),所述进气孔(4)和出气孔(5)通过缸体(1)的上端通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3)设置为碗状,包括与缸体(1)接触的上沿和与分流板接触的下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上表面在进气孔(4)和出气孔(5)处设置有过渡槽(6),所述过渡槽(6)侧面内嵌有密封圈(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6)的侧壁设置为向外凹陷的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为标准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太景范衡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创东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