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角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25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转角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螺旋杆、端盖、压板,端盖密封装配在缸体下端,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压板,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轴向内孔,螺旋杆下端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螺旋杆上部位于所述轴向内孔中,螺旋杆外周面上设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由上下两端的直槽及过渡连接两直槽中间的螺旋槽组成,活塞杆下部径向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向轴向内孔中突出并延伸至导向槽内,导向柱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该可转角油缸能够实现压板的转角及压紧,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

A Turning Angle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rnable oil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lock, a piston rod, a screw rod, an end cap and a pressure plate. The end cap is sealed and assemb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er block.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located outside the cylind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plate.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located inside the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inner hol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is fixed with the end cap,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crew rod is There are three guide groove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crew rod. The guide groove is composed of straight grooves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nd spiral grooves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straight grooves which are transitively connecte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iston rod is radial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lumn, which protrudes into the axial inner hole and extends into the guide groove. The guide column slides with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il port and a second oil The turning angle cylinder can realize the turning angle and compaction of the pressure plate,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makes full use of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角油缸
本技术涉及液压缸
,具体涉及一种可转角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缸属于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是一种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工作装置运动的能力转换装置。液压缸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与其他机构配合能实现多种机械运动,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缸一般只是实现直线驱动,在一些特殊的夹具应用方面,夹具先要做一定角度的旋转然后才压紧,就使得整个夹具系统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可转角油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转角油缸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转角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螺旋杆、端盖、压板,端盖密封装配在缸体下端,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压板,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轴向内孔,螺旋杆下端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螺旋杆上部位于所述轴向内孔中,螺旋杆外周面上设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由上下两端的直槽及过渡连接两直槽中间的螺旋槽组成,活塞杆下部径向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向所述轴向内孔中突出并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柱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在所述可转角油缸实现夹紧和放松时用于进油。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导向槽沿螺旋杆外周面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同一所述导向槽上的两直槽在螺旋杆外周面的间隔角度为90度。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下部设有台阶孔,导向柱装于所述台阶孔中,并通过螺钉紧固。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一端为圆头。导向柱端部设置成圆头,更容易滑动,减小阻力。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活塞杆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与压板配合的配合面为锥面,压板通过螺母压紧在活塞杆上。安装方便,不易松动。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杆下部设有销孔,螺旋杆下部通过销子与所述端盖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缸体之间、所述螺旋杆与端盖之间以及所述端盖与缸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保证油缸工作时,不漏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转角油缸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油孔供油时,活塞杆下移,导向柱在螺旋杆的导向槽内滑动,当导向柱在螺旋槽内滑动时,活塞杆就会旋转,并带动压板旋转,导向槽在螺旋槽的行程,正好使得压板旋转至需要位置,然后导向槽滑动至导向槽的下一个直槽内,活塞杆直线运动,下拉压板,进而可压紧工件。当第二油孔供油时,活塞杆上移,压板跟随直线上移,松开工件,然后旋转,再直线上移,跟压紧过程正好相反。油缸能完成直线和旋转驱动,实现压板的转角及压紧,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夹具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转角油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缸体,2、导向柱,3、螺钉,4、第一油孔,5、活塞杆,6、压板,7、螺母,8、油封,9、第一密封圈,10、第二油孔,12、第三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内孔挡圈,15、销子,16、螺旋杆,17、端盖,161、第一直槽,162、螺旋槽,163、第二直槽,164、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可转角油缸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可转角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杆5、螺旋杆16、端盖17、压板6。端盖17密封装配在缸体1下端,端盖17由内孔挡圈14限位固定。活塞杆5的位于缸体1外部的一端连接的压板6,活塞杆5的位于缸体1内部的一端设有轴向内孔,本实施例中的活塞杆5是集成了活塞杆和活塞的。压板6与活塞杆5垂直设置。活塞杆5的与压板6配合的配合面为锥面,活塞杆5的与其配合段为上细下粗的锥段,对应的压板6上设有锥孔,压板6通过螺母7压紧在活塞杆5上,固定很方便。螺旋杆16下端与端盖17固定连接,螺旋杆16上部位于活塞杆5的轴向内孔中。螺旋杆16外周面上设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由上下两端的直槽及过渡连接两直槽中间的螺旋槽组成,分别记为第一直槽161,第二直槽163,螺旋槽162,第二直槽163的长度长于第一直槽161的长度。三个导向槽沿螺旋杆16外周面均匀分布。同一所述导向槽上的两直槽在螺旋杆16外周面的间隔角度为90度,一般的压板6需要的旋转角度为90度。活塞杆5下部径向设有导向柱2,导向柱2向轴向内孔中突出并延伸至导向槽内,导向柱2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活塞杆5下部设有台阶孔,导向柱2装于该台阶孔中,并通过螺钉3紧固。导向柱2的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一端为圆头。导向柱2端部设置成圆头,更容易滑动,减小阻力。螺旋杆16下部设有销孔164,螺旋杆16下部通过销子15与端盖17连接。螺旋杆16与端盖17一同装在缸体1内。缸体1上部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在可转角油缸实现夹紧和放松时用于进油。第一油口连通缸体1内的第一压力腔,第一压力腔由活塞杆5与缸体1上部形成。第二油口连通缸体1内的第二压力腔,第二压力腔位于缸体1下部,两压力腔由活塞杆分隔开。缸体1上设有的油道,以连通对应油口和压力腔。活塞杆5与缸体1之间、螺旋杆16与端盖17之间以及端盖17与缸体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分别记为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3,第三密封圈12。活塞杆5与缸体1之间还设有油封8,与相应的第一密封圈9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密封圈,保证油缸工作时不漏油。本技术可转角油缸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油孔4供油时,活塞杆5下移,导向柱2在螺旋杆16的导向槽内滑动,当导向柱2在螺旋槽内滑动时,活塞杆5就会旋转,并带动压板6旋转,导向槽在螺旋槽的行程,正好使得压板6旋转至需要位置,然后导向槽滑动至导向槽的下一个直槽内,活塞杆5直线运动,下拉压板6,进而压紧工件。当第二油孔10供油时,活塞杆5上移,压板6跟随直线上移,松开工件,然后旋转,再直线上移,跟压紧过程正好相反。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板与活塞杆的配合也可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在活塞杆上设置台阶轴段,压板与活塞杆轴肩配合后,再通过螺母压紧。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的两个直槽的间隔角度,可以根据压板实际需要的旋转角度来定。本实施例中,虽然强调的是转角油缸,实际上油缸与气缸原理差不多,只是介质不同,本实施例的设计也适用气缸,做成转角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转角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活塞杆、螺旋杆、端盖、压板,端盖密封装配在缸体下端,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压板,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轴向内孔,螺旋杆下端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螺旋杆上部位于所述轴向内孔中,螺旋杆外周面上设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由上下两端的直槽及过渡连接两直槽中间的螺旋槽组成,活塞杆下部径向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向所述轴向内孔中突出并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柱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在所述可转角油缸实现夹紧和放松时用于进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转角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活塞杆、螺旋杆、端盖、压板,端盖密封装配在缸体下端,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压板,活塞杆的位于缸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轴向内孔,螺旋杆下端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螺旋杆上部位于所述轴向内孔中,螺旋杆外周面上设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由上下两端的直槽及过渡连接两直槽中间的螺旋槽组成,活塞杆下部径向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向所述轴向内孔中突出并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柱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在所述可转角油缸实现夹紧和放松时用于进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角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导向槽沿螺旋杆外周面均匀分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秀娥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鑫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