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富暾专利>正文

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6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窗组件,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窗扇或窗框以提供热绝缘和隔音的结构。所述复合窗组件包括:通过挤压成型处理在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形成的垂直突起和水平突起。所述复合窗组件进一步包括垂直槽和水平槽,所述垂直槽和水平槽位于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预定位置并与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垂直和水平突起相对应。因此,为了将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所述窗扇或窗框,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垂直和水平突起嵌入到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垂直和水平槽内,从而防止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从所述窗扇或窗框意外地掉下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通常涉及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组件,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复合窗组件,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窗扇或窗框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以提供热绝缘和隔音的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窗扇和窗框通过铝挤压成型处理而制成。使用铝制成的窗扇和窗框具有的问题是热绝缘和隔音的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使用合成树脂做成的窗扇和窗框。但是,这些窗扇和窗框是不牢固的。因此,为了加固它们,在窗扇和窗框嵌入金属(例如铝)。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最近,复合窗组件被提了出来,其中,条形的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窗扇或窗框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以提供热绝缘和隔音。传统的复合窗组件的典型实例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图1显示的是传统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复合窗扇组件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之上形成有插入槽4。在窗扇2上具有向外的垂直突起3。这样,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强制地套在窗扇的垂直突起3上,同时,窗扇的垂直突起3嵌入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插入槽4内。图2显示的是传统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以和上述传统的复合窗扇组件同样的方式强制地套在垂直突起3上,垂直突起3位于窗框2之上。在传统的复合窗组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与窗扇2或窗框2的接合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其中,上述合成树脂泡沫组件1套在窗扇2或窗框2的垂直突起3上。然而,传统的复合窗组件是存在问题的,这是因为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很容易从窗扇2或窗框2松开。详细地,在传统的复合窗组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以与垂直突起3嵌入插入槽4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套在窗扇2或窗框2上。因此,如果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向外拉出时,因为传统的复合窗组件没有用于保持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装置,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很容易从窗扇2或窗框2上松开。同样,传统的复合窗组件是存在问题的,这是因为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由于振动逐渐变得从窗扇2或窗框2松开。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传统的复合窗组件中使用粘接剂,这样防止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从窗扇2或窗框2松开。然而,窗扇2或窗框2由铝制成,而子部件1由合成树脂泡沫构成。因此,不容易实现两者的结合。更进一步说,在传统的复合窗组件中,由于使用粘接剂,可塑性就会降低,而制造的成本还会增加。本技术的内容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窗组件,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不用粘合剂而牢固地连接到由铝制成的窗扇或窗框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窗组件,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窗扇或窗框上,包括通过挤压成型处理在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形成的垂直突起和水平突起;以及垂直槽和水平槽,所述垂直槽和水平槽位于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上的预定位置并与所述窗扇或窗框的所述垂直和水平突起相对应,以使得所述窗扇或窗框的所述水平突起嵌入到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所述水平槽内,以及其后所述垂直突起嵌入到所述垂直槽内。附图简要说明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传统复合窗扇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传统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扇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相关的窗扇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图6和7是根据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复合窗扇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相关的窗扇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图5的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以与图4所示的连接过程同样的方式连接到相关的窗框上。图6和7是根据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的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复合窗框组件的剖视图。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以与图4所示的连接过程同样的方式连接到到窗框上。如图3到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窗组件,其中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连接到窗扇或窗框上。在本技术中,子部件1可包括再生的合成树脂泡沫。复合窗组件包括通过挤压成型处理在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形成的垂直突起3和水平突起10。上述复合窗框组件进一步包括垂直槽11和水平槽12,垂直槽11和水平槽12位于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预定位置,并与窗扇或窗框的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相对应。这里,上述窗扇或窗框的水平突起10嵌入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水平槽12中,其后垂直突起3嵌入到垂直槽11中。同样地,在本技术中,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通过挤压成型处理在窗扇或窗框的外表面上整体地形成。进一步说,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上具有其中容纳垂直突起3的垂直槽11和其中容纳水平突起10的水平槽12。为了将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连接到窗扇或窗体,用户握住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并将其连接到窗扇或窗体以使得上述窗扇或窗体的水平突起10被嵌入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水平槽12中。当上述窗扇或窗框的水平突起10被嵌入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水平槽12中时,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围绕水平突起10朝着窗扇或窗框的方向旋转,如图4所示。此时,该用户精确地将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套在窗扇或窗框上,以使得垂直突起3被嵌入到垂直槽11中。然后完成将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连接到窗扇或窗框的过程。这里,因为垂直槽11向外延伸,也就是以平行于垂直突起3的方向向外延伸,所以垂直突起3很容易嵌入到垂直槽11中。不过,在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完全连接至上述窗扇或窗框后,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很难从上述窗扇或窗框移走。具体而言,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在窗扇或窗框上以不同的方向形成,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套在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之上。因此,如果以垂直方向向外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时,则水平突起10阻止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从窗扇或窗框移走。如果以水平的方向向外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时,则垂直突起3阻止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从窗扇或窗框移走。因此,不管以任何方向向外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都会被阻止从窗扇或窗框移走。这种操作能够应用到其它的窗扇或窗框中。例如,在根据本技术的另外的实施方案的图6和7所示的每一个复合窗组件中,垂直突起3和水平突起10在具有基础结构的窗框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形成,以允许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连接到该窗框。进一步说,在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预定位置上具有垂直槽11和水平槽12,它们与窗扇的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相对应。这样,窗框的垂直和水平突起3和10分别被嵌入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的垂直和水平槽11和12中。通过这种嵌入,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1连接到窗框。同样地,本技术能够应用到任何窗扇或窗框中。进一步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窗扇或窗框的结构。在本技术中,垂直和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复合窗组件,其中,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连接到窗扇或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窗组件包括:通过挤压成型处理在所述窗扇或窗框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形成的垂直突起和水平突起;以及在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上的预定位置形成的垂直槽和水平槽,所述垂直槽和水平槽与所述窗扇或窗框的所述垂直突起和水平突起相对应,以使得所述窗扇或窗框的所述水平突起嵌入到所述合成树脂泡沫子部件的所述水平槽内,并且所述垂直突起嵌入到所述垂直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富暾
申请(专利权)人:朱富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